分享

中国最早出现的电影院线

 举手摘星辰 2014-07-20
 


  中国最早出现的电影院线,是本世纪初至20年代中期,由西班牙电影商人雷玛斯在上海建立的,由虹口、夏令配克、维多利亚等七家电影院组成的电影院线;其后中国影戏院公司在平、津、沪等地也建成相当规模的电影院线;20年代初中国电影资本家罗明佑在华北、东北建立电影院线;30年代,天一影片公司企业家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组建南洋电影院线。现在港台等地仍有些电影发行放映商采用电影院线体制。

  新中国成立前 天津电影院已与世界同步  

  天津电影院的起源要从上世纪初开始,那时候的景象对于一些老影迷来说,仍旧记忆犹新。

  电影院往事 "电影"一词诞生于天津  

  现在经常走进电影院的人们,很少会有人知道,"电影"一词最早出现在天津。据报载,从1896年电影登陆中国以来,它一直被称为光影戏,把电影称为光影戏,跟中国人习惯把所有演出都称为"戏"有关。直到1905年6月16日天津的《大公报》把光影戏称为电影后,人们觉得更贴近实质更准确,再加上《大公报》当时是我国北方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所以"电影"一词很快在津京乃至全国得到认可并广泛流行。

  天津人最早看美国大片

  天津人不仅在全国最早接触到"电影"这个新名词,而且还最早拥有了由中国人经营的向大众开放的商业电影院。1906年12月8日,美国平安电影商人来到天津,租用法租界内的权仙茶园(今滨江道吉林路交口)放映电影,并委派法国百代公司电影机械部负责人周紫云经营。从此,权仙茶园每三天更换一批新影片,上映的都是国外最新潮的影片,如美国侦探片《红盗》《巴林女》,战争片《美墨大血战》,科幻片《木头人》,卓别林的滑稽剧和世界风景片等,总计五六百部。一些影片在国外刚刚上映不久,就会在权仙茶园看到,于是,权仙茶园名声大噪,享有"甲于京津"之称,茶园的主要功能也变成了放电影,天津有了第一家电影院——"权仙电戏园"。

  天津吸引外国电影巨头

  由于天津人对电影格外青睐,紧接着又有天津人和租界地的外国商人相继建立电影院。英籍印度人巴厘1910年在万国桥(今解放桥)以南旧新华银行大楼对面修建了平安电影院,除放映影片外还兼营影片进口。1916年,他又在法租界兴建了一座新的影院(国民饭店现址),遗憾的是1919年新影院失火。于是,1922年他又在小营门(原音乐厅)建成新平安影院。

  1930年元旦,平安影院放映有声片《歌舞升平》,这也是天津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片,使观众耳目一新,也为影院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与此同时,电影商也看好天津市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多家外国影片公司长期驻津,其中派拉蒙、米高梅、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联美、哥伦比亚、雷电华和环球等8家电影公司,分别为大光明、平安、光华和真光4家一流影院提供头轮(一周)影片。由此可见,那时天津上映的电影已与世界同步,这无疑是因为天津电影市场的极大繁荣。

  那时的影院:天津电影院华北地区第一

  到上世纪30年代,天津的电影院发展到30多座,即:权仙、平安、蛱蝶、天升、光明、明星、新新、新中央、皇宫、河北、大陆、皇后、中央、天宫、天津、天宝、丹桂、新欣、新明、群英、庆云、第一舞台、大舞台、权乐、聚华、升平、天桂等,为华北地区大城市影院数量之冠。这些影院中,大多数为华人经营,只有平安、蛱蝶、光陆、光明、天升等少数几座由外商经营。电影不仅丰富了天津人的娱乐生活,也把西方一些时尚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传递给这座城市。

  影迷讲述:票价1元钱看电影很奢侈

  出生在法租界的高宽先生今年已是83岁的耄耋老人,他告诉记者,他10岁时曾跟着爷爷进过一次当时的电影院,叫做"权仙电戏院",在今天的滨江道上。看过什么电影他已经不记得了,只隐约记得有"天津洋人跑马"这样的内容,而且在放映的过程中,还穿插很多歌舞表演。

  "那时候看电影是个非常奢侈的事情,因为票价很贵,去权仙看一次电影票价好像是1元钱,所以电影院里大多是外国人。而且电影院里还有电风扇、点心,所以那时候谁要是能去电影院一次真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虽然我只去过权仙一次,但当时兴奋了很长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第一座新建的电影院——十月电影院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的电影院多数归为国有,一些有新中国特色的影院也随即落成。在那个红色的时代里,那些新影院和市民廉立先生讲述的看电影的经历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津电影院的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