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类天堂的神仙们作者:周七月

 灵魂出窍KKK 2014-07-20
另类天堂的神仙们作者:周七月

[转载]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念王世襄先生

 

周七月

 

 

       王世襄先生今天(五月二十五日)整整一百岁了。

       但在大家的感觉中,他还生龙活虎地活着,因为他的收藏和研究,越来越成为当今的显学,家具就不用说了,铜炉、鸽子、鹰鹞、鸣虫、古琴、犬狗、葫芦、烹饪……都成为大家静静乐道的题目。他经手过的物件成为各个拍卖会的新宠。只要被他收藏过的物品,都身价百倍。

 

[转载]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他是一个永远乐呵呵的人,但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老运动员”,最困难时曾经睡在一个箱子里。他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之坎坷,他的老邻居黄苗子先生的一句话可以生动地概括之:你怀里的蝈蝈比你幸福。

 

[转载]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老先生晚年没有运动之苦了,甚至可以说衣食无忧,但他就舒心了吗?

       我看未必!

       我知道王世襄先生搜集了上百部“工匠则例”。比较著名的《髹漆录解说》就是经他整理并出版的明代漆工则例类书。我看过他收藏则例目录,什么花轿则例、锡器则例、蜡烛则例……林林总总,五花八门。那时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现在看,整理这些则例当然就是挖掘和保护中国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非同小可。

       我从小喜欢手艺,对这些则例的整理抱有很大希望,看它们总不出版,就小心地托朱家溍先生从侧面问问,是否需要一些经济支援。

 

[转载]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转载]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没想到王世襄先生很快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不是缺钱,而是缺人。用朱家溍先生的补充话语说,年轻人不愿意整理这些东西,况且这些东西没有一点学问,没有一点底子,还真干不来。

       用现在的话说,年轻人不愿意做这类无钱无名的工作,即使愿意做,给他钱,他也没本事完成。

       看到王世襄先生的信,听到朱家溍先生的解释,我真是很茫然。我感到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对传统的信念和爱戴就这样眼睁睁地消失着,从王先生眼前,从朱先生眼前,从我们的眼前……

 

[转载]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朱家缙和王世襄

       我常常想是不是有天堂?如果有天堂,会有多少个?人类的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天堂也应该不同。

       我总觉得应该有这样一个天堂:这个天堂不必大,这里的神仙未必高大,未必纯洁,未必英俊……他们生前未必有级别,未必被授过大师,未必享受过什么津贴,未必有一大堆头衔和名片。但他们一定是神仙,因为他们在人间时就已经是神仙了。

 

[转载]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我想,他们中间可能有司马迁、有嵇康、有辛弃疾、有朱耷、有徐渭……应该还有老舍、林语堂、李叔同、丰子恺、吴祖光、傅抱石、李可染、傅雷夫妇、陈梦家、钱钟书夫妇、启功……他们中间那位光着膀子骑自行车满街跑的就是王世襄。他回到天堂中的新家后,还是要给自己的夫人袁荃猷做饭。

 

[转载]另类天堂的神仙们

王世襄夫妇

 

       外国这样不计名利地生活一辈子且对人类科学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有一大堆,其中当然有梵高和萧邦。

       将来,我们还可以在他们中间看到一个总叼着烟斗的人,那不是丘吉尔,而是黄永玉。

 

       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