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撑伞少女的困惑

 宏琰飞815 2014-07-20

“社会看客”与“低碳死法”

   

     近日,一则“撑伞女孩”的新闻引起热议:11岁的杭州小学生曹婉婷,为一晕倒路人撑伞遮雨,而身后则是一排扶着自行车不敢上前的叔叔阿姨。据曹婉婷讲,当时来来往往那么多大人,大多都在旁围观,有的居然还说:快让让,快让让,别堵着路了!

    一则小新闻折射出社会的冷漠。诚如媒体评论:见惯了救人变成讹人的悲剧,听惯了助人却是骗人的闹剧,敢不敢为晕倒的路人撑伞,似乎也成了人生课堂的复杂问题。所幸女孩年纪尚小,这个问题对她来说不过1+1这般简单。但她总会长大,这简单的1+1,或许将成为那个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唯一的解法在于,在女孩成长之时,这个世界能否一起成长?

    “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般,眼里现出一种攫取的光……”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如今,社会看客的种群似乎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富人看穷人,一脸的厌恶和鄙夷,毫无悲悯之心。这不,日前媒体又爆出一个“活不起,也死不起的老人”。老人名叫陈炳德,退休14年,和下岗在家的儿子一起生活,住在单位的破旧宿舍楼中。他收入微薄,活着拖累儿子,如果死去,又为殡葬费犯愁。为此,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省钱的死法:将遗体捐赠给国家。还美其名曰“低碳死法”。

    然而,令国人不解的是,今年6月,由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发起“捐赠承诺”活动,说服美国上百位亿万富翁在有生之年或去世后,将大部分个人财富捐出。截止8月4日,已有40位富豪和40名歌手宣布将把多半财产捐出做慈善。初步估算,这项行动将募集到6000亿美元。

    时下,中国贫富悬殊愈演愈烈,能否从富人攫取的钱财中抠出一点来用于慈善,不仅考验着国人道德良知和国家财产政策,也是社会和谐与否的试金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