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理论基础知识

 远望鱼香肉丝 2014-07-21


 

如何认识事实和新闻的关系?正确认识这一关系对新闻工作有何实际意义?

答: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第一,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人们每天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从新闻媒介那里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新闻媒介为人们提供的大量的信息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编辑、记者关起门苦思冥想臆造出来的,而是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经过艰苦的劳动,收集了大量的事实,最后把它制作成新闻奉献给受众的。客观世界每天发生的事实,是新闻媒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事实就写不出新闻,新闻报道也就无从谈起。有了事实,才能有新闻报道;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就是无中生有、向壁虚构,就是蓄意编造谎言。

第二,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事实是怎么样,新闻报道就应当怎么样,对事实要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古今中外许多新闻报道之所以失实,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不了解或不尊重客观事实,对事实采取不老实的态度。

第三,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反映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事实在前,新闻在后;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只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报道它、解释它,而不应作任何曲解、增添或减损。新闻报道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

第四,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

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的关系,是新闻理论中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从属问题,也不是“第一”和“第二”的排序问题,而是坚持唯物主义新闻观还是坚持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原则性问题。事实与新闻两者之间的关系,万万颠倒不得,一旦颠倒了,就会给造谣、撒谎、曲解、虚夸大开方便之门。


如何认识新闻事业的性质?媒体是社会公器吗?

答: 一、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即新闻事业具有为全社会提供新闻,满足人们对信息需求的社会性,这是新闻事业的共性;同时,当新闻事业进入到阶级社会后,又具有为一定阶级服务的阶级性,这是新闻事业的个性。

1、新闻事业的社会性

新闻事业的社会性是指它面向整个社会,为各个阶级的社会公众提供无差别服务的性质和功能。首先,新闻事业的前身,即新闻活动,它产生于人类的社会交际和劳动中,劳动和交际需要交流信息,这种交流信息的活动直接推动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次,新闻事业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的信息和舆论工作。这是古今中外新闻事业所具有的共性,也是新闻事业区别于文学事业、政治法律机构的个性特征。另外,新闻事业这种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信息需要的基本特征又决定了它的社会性质。新闻事业的这种社会性质使它成为社会中的人们进行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物质手段。综上所述,从共性的角度来概括新闻事业的性质,可表述为: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功能的社会舆论工具。

2、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在新

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立场和观点,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舆论机构及其活动,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在阶级仍然存在的社会里,新闻事业就必然具有阶级属性。首先,在这样的社会里,新闻事业的从业者都是有一定阶级立场的人,他们对新闻的选择和评价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其次受众也被划分为阶级,他们的新闻需要也会带有不同的阶级倾向,会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趣味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者,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行政管理,都为维持统治阶级的权益而对新闻传播行为施加带有阶级倾向性的控制。总之,无论是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还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都以其鲜明的阶级倾向性,成为该阶级该国家的思想阵地和舆论中心。它们对于敌对阶级的思想体系和敌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都会在新闻传播中旗帜鲜明地公开批判。当然,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运用报道事实和评价事实的新闻手段来体现。

总之,出色的新闻传媒和成功的新闻报道应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媒体并非社会公器。

马克思主义的领袖人物,总是指明新闻媒体同阶级、党派的密切关系。18491月,恩格斯在《瑞士报刊》一文中指出:“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1957518,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谈到:“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新闻观点和新闻政策。”“无产阶级的新闻政策和资产阶级的新闻政策,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新闻有阶级性、党派性。资产阶级报纸只登对他们有利的东西,不登对他们不利的东西。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报纸也不登对我们有害的东西。这都是阶级利害关系,是普遍规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不自由的情况依据不同的阶级利害关系而不同。”

    新闻的阶级性、党派性,是指新闻、新闻媒体站在某个阶级、党派以及由阶级、党派掌控的国家、政府的立场上说话,反映他们的观点,维护他们的利益。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新闻媒体平时强调客观、公正,反映各方面意见,为全社会效力,掩盖、否定具有阶级立场和党派倾向。伊拉克战争是具有不同立场、利益国家、政府之间的生死搏斗。由于美、英国内不同党派、集团之间斗争激烈,以及美、英同法、德、俄、中等众多反战国家间的矛盾重重,反映在有关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上,倾向性比平时直率、露骨,承认或指明:美国同世界多数国家媒体对伊拉克战争报道迥然相异,是由于立场不同、利益不同。这同恩格斯、毛泽东的上述论点,比较接近。

    由于在伊拉克战争中说了真话,说了违背布什政府战争政策的话,而被美国新闻界扫地出门的著名记者彼得·阿内特的遭遇,引起国内外新闻界的众多议论。有文章提到,199182,在美国CNN交叉火力”节目中,主持人问:“一名美国记者在战争时期有义务竭其所能地帮助他的国家打赢战争吗?”阿内特答:“我认为他们(记者)的职责首先不在于为美国效力。而在于告知公众。”另有访谈文章就阿内特事件指出:“作为瞭望者、观察者的新闻工作者,和充当某一利益集团的喉舌、马前卒、代言人是不一样的,应该尽可能和各种利益保持一定的距离。”

    上述议论涉及新闻媒体的性质、地位问题,新闻工作者的职责由此派生。当今世界上对此的答案大体有两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媒体是阶级、党派、国家、政府等特定群体的喉舌,媒体及其新闻工作者要反映他们的观点,维护他们的利益。西方新闻学、传播学一般主张,媒体是社会公器,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瞭望者、观察者,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为全社会服务。

    在世界上存在着阶级区分、党派林立的时期,在国际上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在国内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激化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就不能不带有阶级性、党派性,不能不是某个阶级、党派、政府的喉舌。

    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是公共信息平台;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瞭望者、观察者,为全社会效力等论点,听起来十分诱人。但在现实世界行不通。每个国家都有立场不同、利益不同的众多阶级、党派、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能一视同仁地反映他们的观点,维护他们的利益吗?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政府,能容忍媒体违背他们的重大政策,危害他们的根本利益吗?阿内特终究为所在国家和媒体所不容,原因就在于此。

    伊拉克战争中,媒体、新闻工作者的阶级性、党派性、政治性表露明显。平时,这些色彩较为淡隐。但在总统竞选等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又会显现。伊拉克战争基本结束以后,有关开战理由是否可靠的争论,正在美国、英国日趋激烈。媒体的党派性、政治性随之显露。

    伊拉克战争中战事同一报道迥异”,以及战前、战后的众多情况都表明:新闻媒体是阶级、党派、国家、政府等特定群体的喉舌,并非社会公器。

    由于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利益,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从总体上说,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不具有这种属性。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则。在新闻实践中,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始终不渝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积极为党和人民鼓与呼。但是,在采编过程中还存在着重业务,轻政治;重市场,轻导向;重新闻规律,轻党性原则的现象。这都给我们的工作乃至大局带来不利影响,需要认真解决。
  首先,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必须在思想上、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澄清糊涂认识和错误观念,牢固确立党性原则在新闻实践中的首位意识和核心地位。
  其次,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做深重大主题和正面典型报道,努力提高引导水平。
  不仅如此,唱响主旋律,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还必须积极地化解各种矛盾,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我们的新闻媒体要卓有成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牢牢把握这样三点:一是积极,二是审慎,三是正确。所谓积极,就是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从大局和中心工作出发,追求最佳的社会效果,有效地防止和克服其负面作用;所谓审慎是相对于轻率而言,是指要有科学的态度、严格的程序,而不是不讲究分寸和方法的鲁莽之举;所谓正确,是相对于失当或错误而言,是指出发点要正确,揭露或批评的事例要准确,批评的方式和分寸要得当,力求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进步潮流。
  第三,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讲政治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的每个环节。
  就宣传内容而言,大到舆论导向、报道的选题,小到版面的安排、标题的制作,乃至字、词的使用,都有一个政治判断问题。报纸固然要以独到、及时、翔实的新闻报道,鲜明、生动的评论,以及引人入胜的版面和标题吸引读者,但是,当我们运用这些手段传递新闻信息和表达某种观点时,都要全面、准确地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图和立场。
  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对我们广大采编人员来说,就是要有全局意识,做到对上负责对下负责的统一。既要大力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又要大力反映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中央决策和部署坚决拥护和贯彻落实的情况;既要大力宣传中央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也要大力反映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如果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认为只要对上负责就是党性,只要对下负责就是代表人民利益,这是十分错误的,不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态度。新闻媒介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往往就是对社会不同舆论的引导,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中肯分析、释疑解惑,使各种议论、意见沿着正确的轨迹聚拢,从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为党和政府的工作营造一个正确的舆论氛围。尤其是在党和政府出台一些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时,媒体的责任就是要紧密配合政府工作,做好解释、引导,使人民群众能够尽快地理解这些举措的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帮助政府做好工作。我们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把握总体事物的真实性。要善于从事物的总体联系中把握真实,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显示事物的基本趋向与主流,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