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防范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对策

 杏林脉香 2014-07-21

探索防范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提高静脉化疗的安全性,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培训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掌握化疗药物的分类及外渗的处理方法,制备化疗专用输液卡及外渗应急处理盒,建立护患共同防的范管理模式等。结果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掌握率达100%,化疗药物外渗比上一年下降83.3%,未发生护理投诉及纠纷。结论 明确化疗药物分类,专用输液卡及应急处理盒的应用,护患共同防范管理模式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静脉输液;化疗药物;对策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肿瘤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而许多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极易造成血管损伤,出现血管变硬、变黑及黑色素沉着,有时发生药液渗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渗漏部位的红肿、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需要外科清创、植皮,造成病人严重的伤害lll。我科通过培训护士、制备化疗专用输液卡夹、改进操作流程等,1年多以来在防范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医护人员培训

1.1 培训对象及方法

对象为我科在职护士共15人;方法主要是理论授课及资料发放,授课定12次,分别在2月和7月进行。

1.2 培训内容

以我科常用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强度、化疗渗漏的先驱症状、外渗的处理等列为主要内容。强化医护人员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1.2.1 掌握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分类根据抗肿瘤药物对局部组织的作用结果分类,化疗药物可分为三种[zI第一种为发疱剂,如外渗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有阿霉素、表阿霉素、诺维苯等;第二种为刺激剂,如外渗仅引起局部组织炎症或疼痛,不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有5一氟尿嘧啶、顺铂、泰素、紫杉醇等;第三种为非毒性剂,如外渗不引起局部组织炎症或坏死的药物,有甲氨碟呤等。

并把我科常用化疗药物按此分类制表悬挂于注射室内,以便于每位护士给病人配制化疗药时清楚它的分类。

1.2.2 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及解毒方法如果化疗药物外渗或病人出现局部疼痛或烧灼感等可疑渗漏时,基本处理原则为:①立即停止药物输人,保留针头。② 回抽残留的药物。③在渗漏部位皮下多点注射相应的解毒剂,如阿霉素可用50 200 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局部静注,或用8.4%碳酸氢钠5 ml+地米4 mg局部静注;而柔红霉素可用8.4%碳酸氢钠5 ml+地米4 mg局部静注等。常用解毒方法已制成表放于资料册中。④抬高患肢。⑤冷敷,一般情况下24h内冰袋湿敷或药物湿敷,药物可用25MGSO424NaHCO,;但是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新碱应在发生外渗2448小时内每天至少热敷1520分钟并抬高患肢,禁止冷敷。疼痛剧烈可用25%利多卡因或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1.2.3 组织实行常规性有关化疗方面防护知识考核,每季度1次,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分析及纠正,直到完全掌握为止;培训目标是要求科内全体护士对化疗药物的分类及外渗的处理原则掌握率达100%。另外科室也把培训过的内容及资料集中整理成册放在科室的资料柜内,便于大家随时查阅。

2.防范化疗药物外渗的技巧

2.1 制备专用化疗输液卡夹。我们按化疗药物分类制作输液识别卡,即在输液卡夹的右上角贴上图案色标。如:发庖剂为红色色标,刺激剂为黄色,非毒性剂为白色,以起到警示作用。因输液时巡视病房不单是责任班的事,科内每位护士都要有化疗药物外渗防范管理的意识,通过警示输液卡夹使护士有意识地增加巡视次数,观注化疗渗漏的先驱症状,及时发现化疗药物渗漏情况并做到及时处理。

2.2 制备化疗药物静脉外渗应急盒化疗药物外渗应急盒常备物有:33MGS040.9NaC110ml注射器、普鲁卡因、地塞米松、无菌方纱。要求输注化疗药物时,床边必须备有应急盒,以便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3 改进化疗操作流程为能提高防范的效果,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拿到化疗医嘱时,首先需评估药物的刺激程度,对化疗药物进行分类;其次选用化疗专用分类输液卡,对病人进行静脉化疗的宣教;准备好药物,携带化疗药物外渗应急盒,开始静脉化疗操作。

2.4 静脉通道的选择我科规定,如为发疮剂化疗药必须采用深静脉置管(PICC、锁穿等)进行输液,刺激剂和非毒性剂可选用外周浅静脉进行输液。若采用外周浅静脉输液时,必须选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使用钢针,因留置针是一种柔软的导管,可避免对血管壁的损伤,减少外渗的发生。固定留置针时需使用透明敷贴,便于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当天化疗药输注完毕即拔除留置针,第2天如需输注需重新穿刺。

3.建立护患共同防范的管理模式

静脉化疗前,一定要向病人或家属讲清化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争取他们最大的配合。将药物外渗可能产生的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详细告知病人及家属,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告知病人化疗时应身着宽松外衣,在输注化疗药物时输液肢体勿受压,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液外渗;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尽量减少活动,以免针头移位造成药液外渗;如需大小便,要通知护士,更换成非化疗药物后再进行;巡视过程中必须询问病人输注化疗药物的感觉,输注过程中有无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感,如有上述不适立即向护士汇报,以便尽早发现药物外渗情况。

4 小结

应用该策略一年以来,我们规范了静脉化疗的操作流程,强化了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防范意识,帮助护士更熟练地掌握化疗护理。化疗防护知识掌握率达100%,病人满意度达96%以上。2009年度外周静脉化疗共254例,深静脉化疗337例,化疗药物外渗只有3例,比2008年度下降了83.3(18)3例病人都是用留置针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时出现渗漏,其中1例家属发现,2例在巡视输液时护士发现,渗漏直径约为0.51 cm左右,都能在发现外渗的第一时间得到处理,穿刺处局部红、肿、痛症状得到及时控制,第2天症状就消失。全年无因化疗药物静脉外渗而导致护理纠纷和投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