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肌梗死的医学护理与心理护理

 杏林脉香 2014-07-21

心肌梗死的医学护理与心理护理

我院自2000 年~2005 年收治53 例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男39 例, 女14 例, 年龄38 岁~87 岁之间,平均年龄58 岁。

治愈46 例, 转院5 例, 死亡2 例。住院时间545 天,平均22天。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通过对患者进行医学护理和心理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1]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是指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各种原因导致血栓形成、斑块脱落或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中断, 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 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对应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 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2.心肌梗死的一般医学护理措施2.1 心肌梗死一旦发生, 首先让病人安静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再走动, 更不要慌忙搬动病人。如给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不见效而疼痛未减轻时, 应观察病人脉搏是否规律, 若有出冷汗、面色苍白和烦躁不安加重的情况, 应安慰病人使之镇静,去枕平卧, 并测量血压。初步处理平稳后再转送医院治疗。

如病人发生心脏突然停跳, 可在其胸骨下段用拳头叩击, 进行胸外挤压及人工呼吸。

2.2 持续吸氧, 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

2.3 心理护理保持病人精神上舒畅愉快, 应消除紧张恐惧心情, 不要激动。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急性病人面临生命威胁,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 有助于转危为安。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 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及心理疏导工作。

2.4 卧床休息急性期应加强护理, 严格卧床休息。进食、漱洗、大小便均要给予协助, 尽量避免患者增加劳力。以后可按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室温合适。

2.5 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及便秘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做肢体被动活动, 避免肢体血栓形成。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 容易引起便秘。要提醒病人排便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 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 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 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2.6 清淡饮食要吃易消化、产气少, 含适量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和豆制品等, 每天保持必需的热量和营养, 少食多餐, 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忌烟、酒。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如动物内脏、肥肉和巧克力等, 有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正确记录出入量。

2.7 警惕不典型的发病表现有时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症状很不典型, 如有的病人可出现反射性牙痛, 胃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凡有冠心病病史务必提高警惕。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3.心肌梗死的特殊医学护理措施

3.1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后应收入监护病房, 给予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及时治疗, 防止复跳后再停跳。有气管插管指征者应准备呼吸机, 并调试合理通气模式。注意观察患者神志, 呼吸频率、深度以及是否存在人机对抗, 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医生解决。按时湿化气道、翻身、拍背、吸痰以预防呼吸道感染。

3.2 溶栓后的护理经溶栓治疗的患者应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口腔黏膜出血, 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 鼻腔是否出血; 肌肉注射、静脉穿刺动作要轻,拔针后局部压迫时间>2 分钟; 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及是否出现咯血、呕血黑便、血尿等出血倾向, 警惕合并脑出血、肺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出血。及时检查出凝血时间。

3.3 心律失常的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常易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如为偶发或无血液动力学改变, 可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如出现频发早搏或短阵室速等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心律失常,应时报告医生, 对症处理。

3.4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应密切观察微循环情况, 如出现手足发冷、每小时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均为早期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将相应的临床资料及时报告医生,以分析休克的原因: 是合并右室梗死血容量不足; 心律失常或梗死面积延展引起泵衰竭。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 注意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

参考文献

1.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 157163

2.刘晓红, 楚更五, 贾富军主编. 护理心理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1 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