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肌梗死的护理有哪些

 宁静致远2023 2017-02-06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对治疗疾病大有裨益。

护理评估的具体内容:

1.身体状况评估:询问病人心绞痛发作史,疼痛加重的临床表现特点,疼痛发作诱因,部位,程度发作频率,疼痛是否放射以及伴随症状对硝酸酯类药物的反应尽早发现梗死先兆。

2.突然严重心绞痛发作或原有心绞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繁,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3.心前区疼痛伴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

4.中老年人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而排除其它原因者。

5.心电图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下降,T波高尖、倒置。

6.发作时伴有血压剧增或剧降,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

心理社会因素评估:1.心理状态,冠心病是心身疾病,患者常有情绪稳定性差、暗示性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主要有恐惧,焦虑,抑郁,注意心理应激反应很可能是再次诱发和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善于发现病人情绪和行为反应,并寻找应激源,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社会状态,护士应了解病人的职业,文化,经济条件,家庭成员和社会对病人的支持程度等。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者应做到细致,认真,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认真做好评估,做好每一项指标的记录,准确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护理干预,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护工作,这样更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心梗的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远大心胸视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