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养阳听听老中医怎么说

 雨雪无睛 2014-07-22
夏季养阳听听老中医怎么说

夏季有暑有湿,而夏季常见病就和这两个字有关。那么,夏季我们怎样才能养好身体呢?常州市中医院的4位老中医给出的答案都是一个,即养阳。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充分释放到了体表,体内的阳气就不足了,容易呈现一个“虚”的状态。只有养好了阳,人才会觉得舒畅,精力充沛。  

老年人和产妇重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夏季,自然界阳气的分布特点是外盛内虚,而人体阳气的分布规律则与自然界类似,表现为体表容易出汗,而体内胃肠消化能力减弱,容易头昏头沉。

市级名中医、神经内科主任张元兴说,每到夏天,在他的门诊病人中,头昏病人会增加20%左右,多为老年人和产妇,表现为走路不稳,改变体位时眼前容易发黑,吃东西没有胃口,容易恶心甚至呕吐,脾气急躁。

对于夏季容易头昏的人来说,张元兴的建议是:

①少熬夜;少吃生冷食物及隔夜食物;不当风而卧;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

②遵医嘱服用黄芪口服液、生脉饮。另外,还可以将绿豆、西瓜皮以及西洋参一起煮着吃,具有益气养阳、清暑化湿的功效。

慢性肾病患者常备清热解暑药

慢性肾病患者在这个暑湿较重的季节,体内阳气容易不足,身体耐受力较差,免疫力低下。如何做好夏季的肾脏保健与养阳呢?市级名中医、肾内科主任陈岱的建议是:

①慢性肾病患者不能让自己出太多的汗,以免加重肾脏的负担。

②酷暑时节,暑热湿盛,肾病患者因机体本身就水湿不利,容易导致暑湿并袭,应随身常备清热解暑药,如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另外,还可常喝绿豆汤、酸梅汤等。

③夏季高温,一些肾病患者喜欢以冰淇淋、冰水解渴,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尚可,但不能一味贪凉;忌食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的食物。

④尽量不用或少用补品、补药,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女性多晒背能“以阳补阳”

夏季雨水较多,人们容易感染湿气,脾胃虚弱的人容易遭受外湿侵袭,从而困阻脾胃的消化功能,常表现为胃口不太好、舌苔黄腻、容易腹泻等。很多女性又喜欢贪凉,对身体的护理不周到,所以夏季痛经的人特别多。

对于女性的夏季养阳,妇科主任、女子保健部主任李淑萍的建议是:

①饮食上要偏温,不能太寒凉,西瓜等瓜果虽然能消暑,但不能贪吃,以免伤到脾胃,可以适当多吃扁豆、薏米、莲子肉等,或到中药店买点藿香、佩兰等泡茶喝。

②夏天晒太阳,不仅能预防骨质疏松,还有助于卵巢功能的稳定,这在中医上叫“以阳补阳”。很多女性担心夏天晒太阳会晒黑皮肤,脸上晒出黄褐斑和雀斑,其实只要把握好时间就行了。早晨9点多或下午四五点钟,晒15分钟,别忘了多晒晒背部,因为背部有督脉。

经常给孩子推推脾经

要弄清楚小孩夏天怎么养阳,先要了解小孩的体质。儿科主任王乐平说,小孩体禀纯阳,大多属于热性体质,新陈代谢比较快,而植物神经功能尚不稳定,好动,容易出汗。所以,小儿夏季养阳,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①不要让孩子贪凉。一到夏天,到医院看胃肠道痉挛甚至呕吐的孩子特别多,一问家长,不是冷饮吃多了,就是在空调房间里待的时间太长了。小孩出点汗没什么,只要不是满身虚汗就行。

②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营养和水分,饮食要清淡一些。要是孩子出汗多,可以在白开水里适量加一点盐。另外,黄瓜、苦瓜、丝瓜不妨多吃。

③夏季养阳,重在健脾开胃,不妨多给孩子推推脾经,如板门穴(在大鱼际,大拇指根部鼓出的一块),属于脾经主穴,两只手分别按顺时针方向各推5分钟,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能缓解孩子肚子胀、呕吐等症状。另外,还可以沿两侧肋骨(内侧)往下分推5分钟,有促进孩子食欲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