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跟痛专题

 胡水英 2014-07-23

    郑重声明,本博客观点皆为原创,不见于目前各类中医针灸杂志和刊物。多为中医针灸临床及理论的论述,以供医生(无论中医西医及医学爱好者)临床运用和探讨研习。可下载、传播、和临床运用,但不得擅自引用于发表论文或专著而不加出处。

    本文由叶智祺同学根据小讲课录音整理,由本人核对上传。 

    “本次讲座可能与我们平时所听过的一些讲单病种的课程不一样。平时书上讲疾病,只是围绕这个疾病的病因病机去分析,然后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去治疗,如果是中医方面,就说一些取穴及各种治疗方法,于是我们就去用了,有效的话当然很好,但是无效了怎么办?或者有一点效果但是几次治疗后效果不理想了怎么办?这就常常不得而知了。

     因为每个医生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病种各不相同,所以我在这里不可能将所有病种一一讲解,本次讲座只是通过一个单病种“足跟痛”来给你们一个思路,一种方向性的概念,而后通过这个概念或者思路发散开去便可以思考如何从中医针灸角度治疗其他的病种了。当然我所讲的东西不是金科玉律,更不可能面面俱到,虽然我已尽可能详尽地去阐述,但因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不要拘泥地看待问题。希望这堂课之后可以增强你们的思辨能力,能在今后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多因素、多角度去思考。古人有云“知其要者,一言以蔽之”;“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要”这个字解释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有人告诉你遇到足跟痛取什么穴,用什么方法,就是散在的知识点,点和点之间没有规律,有再多也是没有用。而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总结以往知识点,更可以让你思维发散,去寻找新的有效的突破,发现新的知识点。而现在我们搞科研无非也就两种研究,一种回顾性研究、一种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是对以往的总结,即综述。前瞻性研究是提出一个理论假设引导以后研究的。

    开场白长了些,现在言归正传。从大约03年左右我碰到了第一例足跟痛患者,并且治愈,至今已经有十年了,期间我也陆陆续续地碰到了几十例的患者,具体数字没有统计过,效果都是很不错的。03年以前我基本根据书本上写的打法来用,效果不好并且往往对于患者来说痛苦大于疗效,因为有些书上讲足跟上进针的嘛,当时用下来效果很短暂,可是当短暂的疗效失效时,也不知道要换什么方法。(很多针灸医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无效时该怎么办?)方法与另一个方法之间该怎么去衔接?通过这么长时间对足跟痛这个疾病的观察和总结,有些体会我在这里详尽地讲,来帮助解决这个共性的问题。

    不同于面瘫的讲课,足跟痛我想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讲,一是辨证,二是辨病位。以后我也希望你们在遇到所有针灸可以治疗的问题时试着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思考。举例来说,腰痛病,什么证型?不是中医内科所讲的气滞寒凝这类的,而是讲什么经络,脏腑,具体病位在不在腰。怎么证明你辨证辨病位是否正确?有什么依据?错了怎么去修正改进?

    当我们碰到一种疾病时往往先去了解西医这一块,无论是温故还是知新,从书本也好,去找西医医生聊聊也好,为自己奠定一个基础,西医通俗易懂,一定要先去掌握,为什么呢?为了不诊断错误。在搞中医之前,西医就像一碗米饭一样是基础,有普遍性,千万不要丢了西瓜去捡芝麻(空谈阴阳性命之学)。足跟痛大概分为几种类型,具体的你们还要去翻翻书,包括跟骨骨刺,跟腱膜炎,脂肪垫萎缩,先天发育不良,手术之后出现的等等,当然西医有一个将疾病越分越细的趋势,所以我们也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这些是有好处的,比如你先去问哪些类型是针灸治不了的,需要手术的,比如足跟痛就算躺下来还是痛的类型,有人讲是内囊高压综合征,这些是要手术的,并不是针灸治疗范畴内的,这要先搞清楚的,将外围障碍先扫清楚。

    我们讲辩证先从腕踝针讲起。书上写的是埋下1区向下(我们今天只讨论足跟部,不讲足底前部,内外侧疼痛,因为讲了一个,其他方面读者可以类推。若对足跟痛一无所知的读者可以先读一下张心曙在腕踝针这本书中对足跟痛的简单讲解)。这个打法说明两个问题一个说明指向病所,另一个说明所调经络。之前遇到一个女病人足跟痛,半夜上厕所及清晨疼痛加重,她给我形容这种疼痛很形象,说是像脚踩在碎玻璃上的感觉,通过她的描述我才深切体会到这个疾病有多痛苦。后来随着我打针方法系统的改变,但这个疾病其实一直贯穿其中,包括内科疾病引起的一些久治不愈的足跟痛也很多。这个女病人的足跟痛相对比较单纯且没有其他疾病参杂,所以她前3次效果很好,到了第5次就不进步了,我就去查文献,里面提到了两个经验穴,一个后溪,另一个大陵,用了后者无效,然后用前者效果又一次递进,因为下1区代表泻肾,后来我在对侧还加了昆仑、束骨、照海、然谷等,9次后痊愈。

通过刚才这个例子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治疗的结果一般就以下这几种情况:

1.    痊愈    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2.    好转    显效 疗效在进步但是没有完全治愈

              有效 即时效应存在,隔天就退回原点,之后疗效逐渐降低。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再提升

3.    无效    病情完全没有改善

这时腕踝针就可以提示很多东西:无效提示你辨病位、辨证全错了。若这时你埋下1区向下,就说明肾的实证不用考虑了,一共12条正经络,一虚一实,24种可能性,这时1/24的可能性排除了,那么可能肾虚吗?有可能,反向试试,无效,则1/12的可能性排除了。通过腕踝针去进行这种早期的探索是必要的,为什么?而我们打一针太溪是看不出是否能排除肾实的可能性的,腕踝针就可以。我们继续看,膀胱虚。可能吗?可能性不大,有一种可能有效,就是腰部问题引起的足跟痛。若再配合症状,比如这患者同时又有小便次数多,大肠部位的舌苔比较厚等表现的,下6区向下一埋好多了,基本就是膀胱实证。你们看这样选对的概率就大多了。通过这样一步步排除,这样去修正。我们会越来越接近答案。

    那么病位呢?我们针尖向下提示病位在足,那么如果这个足跟痛是颈椎腰椎引起的,疗效就不佳了。所以无效的时候,腕踝针就说话了,告诉你很多信息,这个信息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医生的分析能力的强弱。

    对于留针时间的问题我顺便提一下,因为腕踝针是治疗足跟痛的主要手段,所以留针时间可以相对较长,一般大于2h,(我最长留过6-7小时)当然要注意埋针的安全问题,提醒患者埋针期间不要不恰当用力,比如开车骑车等都不可以的。并且埋针处不要碰水和脏的东西)同时埋针有个缺点就是某个部位埋了次数多且埋得时间长了,往往就不容易再埋了,这可能和局部炎症或机化相关,到了第4次左右就在操作时比较容易引起疼痛且不适,第一次埋的时候最容易了。

     若是打完后有效,则提示是辩证不全对,或者病位定错了。那我们埋了下1区,除了肾实的病人(且病位就是足跟的)效果最佳外。膀胱虚的病人也会有效果,肾虚的病人也会好转,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可能第一次有效果有下次就不见得有效了,腕踝针就是选对经络就会有效,但是虚实辨证准确疗效才会更进一步。(Q:如果是肾虚足跟痛,针尖是往上的吗?不朝向足跟方向?A:可以。其实真正肾虚足跟痛倒是不多见,并且针刺肾虚足跟痛的患者选针尖向下且配合打复溜和照海、肾俞、水泉、肓俞也会有好转。)(也就是说从辨证学角度我们只要选对经络再配合五俞穴即可调虚实。而针尖方向指向病所,向下偏于足跟,向上偏于腰部)。下1区向下有效存在以下4种可能:肾实、肾虚、膀胱虚、甚至膀胱实,这是从单经络的表里两经去考虑。当然也存在着不是肾的问题的可能性,比如肾之子:肝,肾之母:肺,这些引起的足跟痛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遇到“有效”的时候思路要打开。再从症状学中去找,比如小便次数多且黄,膀胱经部位有苔,那么就偏向膀胱虚证或肾实去考虑。

     效果有所反跳的情况下,还要找其他经络的问题。回到最早的病例就是我第一次治愈的女病人,她在第3、4次效果不再进步,而打了后溪有效,这是去思考小肠经病合并肾的实证可以吗?当然可以,所以再加了1针就有效果,所以它其实是两条经络的问题造成的。总结一下,单经络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表里两经着手,而当疗效进入瓶颈期,我们再从二元角度去考虑。我们在看文献的时候要从单穴后溪里面看到小肠经的可能,从大陵里面看到心包经的问题,这样以后碰到足跟痛可以着重从小肠或者心包的症状群去提问,比如怀疑小肠引起的足跟痛,你可以问问颈椎的问题,夜尿多不多等,如果病人所描述的症状符合,就可以确定这条经络的问题了。作者写其一,我们们便可以深入下去知道其二、其三,我不需要被你的散在知识点所拘泥,我们可以去扩充。所以我在看一些书上文献中的经验穴、反应点,首先看它在什么经络上的,效果特别好的,那么这条经络可能就与这疼痛有关。如果你选的经络和所关联的症状群符合的话,就更好。当然也可以去考虑其他经络,但是要逐条认识不能乱。以上讲的是辨证不全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拓展思路。

     下面我们讲讲病位。有些病人往往当时效果好,但维持的时间不长。这就可能是辨证准确而问题出在病位上了。例如:一些症状的改善,比如小便黄的变清了,舌苔上的变化等等。这里举个例子,以前遇到一个跟骨长了根很长的骨刺的一个足跟痛病人(伴有前列腺问题),最初局部下一区腕踝针效果不错,但打了几次后效果不递进(此时他的小便改善)时,我又详细问了他病史,他描述自己有颈椎及腰椎的病史的,后来我就在天柱这里给他加了一针,打打脖子,疗效又增长了。我们的骨骼体系都是关联的,病位不对,当时你把足跟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回去之后因为腰、颈问题造成的整体受力不对,着力不平衡,又会造成足跟局部炎症的重新回来,所以去除足跟痛的病因之后就可以彻底痊愈了。

     下面我们谈谈显效时所考虑的问题,一般我们认为病位对了,但是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不增长了,可能是选穴比较少,我们下1区埋好了,对侧我们加一针然谷加强泻肾或者昆仑补膀胱。我们通过巨刺法来验证经络辨证的正确与否,所以初学者应该通过腕踝针去入手探索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顺便提一下腕踝针里关于调针的问题,需要通过调针去到达效果的,这条经络十之八九就是实证。我原本以为微调针尖是调整角度去指向病所,后来通过实践发现微调的作用可能就是泻法的作用,摇大针孔嘛。腕踝针偏于输穴的作用,补泻是不明确的,我们可以通过加取五俞穴去引导补泻。

     总结一下,我们遇到逐渐无效的病人,可以去考虑下病位的问题。可以考虑多经络问题。可以考虑辩证虚实是否错了的问题等。总之要善于从失败中思考。

      脏腑病也可以表现为外部的疼痛,有些疼痛不是经络所过之处才有的疾病,看病的思路就是先去解决最常见的问题,然后再去分析,从整体或者局部再调整。巨刺法对于整体效果比较好,局部的问题不佳。所以疗效要上一个台阶,要在病位和辩证方面做文章。

     第三点我讲讲杂论,一些足跟痛的轻症,发病时间短,可以用一些发热的膏药贴在患处,泡脚的话疗效一般,足底按摩效果不佳。还可以贴耳穴,足跟这个点。西医康复上的手段不多,打封闭针,或者穿矫治鞋,主要原则是休息,高跟鞋不能穿,不能负重,不能走健康石子路。中药方面就是六味地黄丸,但是极少数病人有效果。”

感谢小叶同学的整理,本人校验修改。本人文字功夫欠佳,读者若有读不懂的地方或发现错漏处,请告我知。我将继续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