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卫平:浪漫赌徒的离场

 谢芪 2014-07-24

在先后经历了数次生死大考与一系列集资、收购和破产等事件后,身心疲惫的宋卫平最终选择了放弃,这场绿城罗生门也终于走向了自我终结。

□文/本刊记者?覃?澈

5月23日,绿城新闻发布会现场传出足以引起中国房地产行业“地震”的消息:融创以总计62.98亿港元购得宋卫平与寿柏年等人手中24.31%的股份,与原第二大股东九龙仓并列为绿城第一大股东。

这个中国地产行业最具理想主义的大佬,挥手告别了自己的绿城。


大佬的背影

早在绿城传出将进行股权转让时,业界谣言四起:“宋卫平玩不转了”、“宋卫平没钱了”、“宋卫平在拉斯维加斯输得倾家荡产,不得不转让股权来偿债”……

尽管宋卫平随后发表了“股权转让的决定首先来自于退休的需求,不是我,是我的兄长、同学寿柏年……”这篇字字深情的“千字文”以示清白。同时,融创董事长孙宏斌也仗义回击谣言“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但众多媒体依旧接连向宋卫平追问求证。

沉默之后,宋卫平淡定地讲到:“有关系,百分之三吧!因为我真的是棋牌里面的高手。赌博是一种诱惑,你可以去探寻里面的规律。好像有规律,又好像没有规律的变化,那是高智商的事情。我挡不住考量的诱惑。”

这是宋卫平为数不多公开宣称自己是“赌徒”的时刻。

其实,自1994年进入房地产行业起,宋卫平和绿城就无时无刻不在“寻求规律”。从最早摸石过河探索高端市场,到后期逆市而上疯狂置地。这个喜欢足球、麻将和围棋等竞技项目的男人,总习惯以壮士断腕般的气势,来意图驾驭规律,并获取最大化的回报。

然而,在连续数次败走于自己苦心经营的赌局后,宋卫平发现自己开始看不懂规律了,于是不再坚守,转身离去。


冒险的赌徒

绿城之后再无房产——这是房地产业界对宋卫平最具代表性的评价。霸气之余,还彰显出绿城对品质的追求。

宋卫平是个骨子深处流淌着理想主义血液的男人,他希望能将“浪漫”注入到冰冷的建筑中:“房子是有生命的,是我们生命精华的转移。”

据说,在打造绿城巅峰之作“桃花源”时,他不但从备选方案中挑选了成本最高的中式园林,就连对于每块景观石都严格要求。当公司高管告之“桃花源”每平方米造价将达到6万元,超过预期时,宋卫平也毫不在意:“艺术是无价的,不要考虑成本。”

不出所料,造好后的“桃花源”在杭州引起了轰动。那段时间,绿城就是“品质”的代表,公司开发的任何项目都能以最快速度售罄。区域市场上的连连告捷让宋卫平野心大增。他希望能打造出更多高品质的楼盘项目,从而迈向全国市场。

2009年,宋卫平先后掷出400多亿元在全国大肆买地,绿城相继在多个城市成为“地王”。

就在他疯狂拿地的前一年,国家定下了“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政策基调。绿城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危机,一度被逼到了破产边缘。

尽管最终绿城凭借政府出台的四万亿救市政策成功自救,但“活过来”的宋卫平却并没有对政策波动心存畏惧,反而这种刺激的感觉将他内心的赌欲彻底点燃。他固执地认为,绿城要借势发展,就必须要把土地拿到手:“只有手上有地,我们不怕。”


理想破灭

危机很快再度到来。

2010年,国务院出台“新国四条”。这一在后来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让绿城很受伤:在限购的城市中,基本都能找到绿城项目的身影。

为了减轻影响,宋卫平不得不在一个月内贱卖了总价值超过20亿元的6个项目。

不得不说,绿城连续几次在政策调控时“受伤”,和他好赌的性格以及其发展思维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个时常自称“不是商人”的男人,总是将所有筹码押注在房屋品质上,但在过度追求项目品质时,却没有建立与品质相关的商业管理。

绿城有口碑有品质,但企业毛利率过低,这让绿城得不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于是,在“资本为公司生存依赖”的房地产行业中,绿城因资金断流而屡陷险境,以至于最终不得不壮士断腕。

绿城业绩的持续下滑让宋卫平开始急了,他不得不跟资本打起交道,以争取摆脱困境。

2012年6月,绿城以24.6%股份的代价融到了约51亿港元救命钱。半个月后,融创以33.7亿元代价收购绿城旗下9个项目股权,同时双方成立了各占50%股权的上海融绿。

艰难度过“卖儿卖女”时代的宋卫平依然在经营上坚持己见。2014年,九龙仓曾建议他在市场持续降价跑量,但这一提议被他当即驳回。以九龙仓为代表的股东更希望获得卖房子的利润,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物业服务成本。这让宋卫平出离愤怒,意兴阑珊的他有了“退出”的想法。

2014年,宋卫平开始为绿城物色起接盘人。在此前绿城与融创合作开发地产过程中,宋卫平发现孙宏斌同为性情中人,同样充满理想主义情怀,这让宋卫平依稀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2014年5月,融创正式宣告收购绿城中国。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似乎是宋卫平当下最好的写照。

从5月23日挥手告别绿城的那一刻起,宋卫平便一头扎进了他的新事业——蓝城。

不愿再回到房地产领域的他,选择了盈利能力有限,但更符合自己心态和价值观的养老地产,来作为自己人生的下半场。

不知不觉中,宋卫平从昔日年少轻狂的房地产大佬,变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或许,他之所以如今如此热衷养老事业,更多的原因正是希望能为自己找到一条合适的后路。

其实,早在宋卫平还是“绿城董事长”的七八年前,他就已经开始探索养老地产。2006年,宋卫平在浙江乌镇景区不远处买下1500亩土地,搭建起了名为绿城雅园的养老地产项目。骨子里的浪漫理想主义从未减弱的他,对自己人生的下半场分外憧憬:“丢掉了一个传统地产开发模式的宋卫平,可能会找到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做养老地产的宋卫平。”

对于这个养老项目,宋卫平甚至勾勒出了一幅“老年乌托邦”的画卷。他计划着将小区打造为一个桃花源似的小镇,园区里有超市、老年大学、幼儿园……可以解决居民生活中90%的内容,甚至周边还有农业和农副产品供应。

习惯在事业疆土上穷追猛打的宋卫平,一口气在浙江安吉、德清等地接连开发了3个类似的养老项目。这些项目最大的优势在于地价低,相对于市中心动辄2000万元一亩地的价格来说,这些小镇通常只有50~80万元一亩地。

宋卫平的底气还在于,一个项目能够容纳3000~5000位老人居住生活,而一旦有一定数量老人入住后,它会构成新的生活景象,这对很多潜在养老人群来讲,会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多年前,宋卫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在小学的时候就从来没有考过第二名,这是应该有的志向。”而今,宋卫平说自己属狗之人,天生就是看家护院,为众生服务,身居何位,并非人生最重要命题。

——个中滋味,令人唏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