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痈(秘方数:9)

 业余养生馆 2014-07-25

痈(秘方数:9)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痈的临床表现,初起患处起一硬块,上有一小脓头,肿块渐增大,表面脓头增多,局部焮红的热,高肿疼痛,伴寒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后创面渐渐坏死、腐烂,形如蜂窝状,此时高热口渴,便秘溲黄,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最后肤液渐畅泄,腐内脱落,坏死组织脱尽,疮口渐愈。整个病程一个月左右。若病人体质虚弱或糖尿病病人患痈,局部与全身症状都严重,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败血症(中医学称“内陷”),此时可见疮形平塌散漫,疮色晦暗,坏死组织难脱落,脓水清稀色带灰绿,同时出现气息急促、神昏谵语等症。
    现代医学认为痈的发生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由于皮肤厚,感染只能沿阻力较弱的皮下脂肪柱蔓延到皮下组织,沿着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的许多脂肪柱,再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多个脓头。
    对痈的治疗主要采取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夕治疗选用磺胺炎和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抗菌素,有糖尿病者必须控制糖尿病,适当给予胰岛素及控制伙食治疗。局部治疗外敷消炎止痛膏等,若肿势大,坏死组织多,脓液排出困难,应作“十”字或“廿”字形切开排脓,疮口内填纱条引流。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有头疽”范畴。发生在颈项部称谓”脑疽”,发于背部称谓“发背疽”、“搭手”中医认为外因感受风邪、湿热之毒,以致气血凝滞,邪毒聚于肌肉之内而成本病;或因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因劳伤精气,火邪炽盛;或因过食膏梁厚味,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等导致脏腑蕴毒,凝聚肌表,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所玖。(唐汉钧 汝丽娟)

方名:蒲公英清热合剂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托毒。主治重症有头疽(项后痈、背部痈)。
【处方组成】
    蒲公英30克、紫地丁30克、银花l5克、皂角刺10克、蚤休12克、连翘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体虚加黄芪太子参;热盛加川连、黄芩;恶心加陈皮、姜半夏;湿重加川朴、苍术;便闭加生军、花粉;高热神昏加犀角、生地、大青叶厥动风痉顾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等。
【临床疗效】
    治疗热毒型重症有头疽(痈)118例,均获痊愈。
【处方来源】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外科方致和等。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唐汉钧)

方名:蜂房散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脑疽、发背疽(痈)及手足背痈(蜂窝组织炎)。
【处方组成】
    大麻子仁(蓖麻子)42个、蜂房6克,取新瓦盆1个、白麻杆1捆待用。将选择好的光头大麻子放在新瓦盆内,用白麻杆烧火焙黄,去壳取仁。再将蜂房放入瓦盆内,仍用白麻杆火烧,把蜂房炙枯、炙透至黑色,存性为度,然后把2药共研为细末,入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可用米粥水调和成膏外涂疖肿脓头,每天l-2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有头疽”百余例,效果较好,一般用药2-3天,疮头脓血水可去,结成干痂,7天可愈。治疗最长时闻15天,最短5天,无副作用。
【处方来源】
    河南省桐柏县城郊向庄卫生所药公。
【按 语】
    蜂房散是药氏之先祖父遗下的秘方,用治“脚发背”、“手发背”,“对口”、“脑疽”、“发背疽”,屡见效验。(唐汉钧)

方名:老鹳草膏

【功能主治】
    功能散风消肿,清热解毒,拔毒生肌。主治发背(背部痈)。
【处方组成】
    鲜老鹳草两棵约60克、儿茶10克、血竭10克、轻粉5克、红粉4克、冰片6克、大珍珠(煅)2粒,真铜绿5克、朱砂5克、猪板油120克。将儿茶等8味药研成细面,再同鲜老鹳草、猪板油调在一起用铁锤捣烂调匀,如糊状,即成为老鹳草膏。将此膏分成两份,摊于2块布上,每块膏药贴7天。第—块贴后,会有大量脓液流出,红肿即消散,疮面可收缩一半;换第二块,再贴7天后,疮面即收口愈合。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200余例,均为痊愈。
【处方来源】
    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医院程卫鼎。
【按 语】
    老鹳草,又名老鹳嘴,系一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全草,功能散风消肿,祛湿清热解毒。轻粉红粉血竭,治恶疮溃疡,解大毒,逐湿热,疗痈疽,有以毒攻毒之功;儿茶冰片珍珠、铜绿、朱砂有清热拔毒,收敛疮面,生肌定痛,托毒外出之效;板油为润滑剂,调和诸药之用。(汝丽娟)

方名:热毒脑疽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托里解毒。主治热毒型有头疽(痈)。
【处方组成】
    当归12克、赤芍9克、丹参12克、紫地丁30克、银花9克、连翘9克、黄芩12克、生黄芪15克、穿山甲12克、皂角刺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热毒型有头疽(痈)32例,均获痊愈。治程最短15天,最长60天。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唐汉钧。
【按 语】
    有头疽患于颈项后部称脑疽,患于背部称发背、搭手,西医称痈。热毒型多发生于中壮年正实邪盛。本方以当归赤芍丹参和营活血行瘀;紫地丁、银花、连翘黄芩清热解毒;生黄芪穿山甲皂角刺攻坚消肿,托里解毒,配合外治,疗效显著。(唐汉钧)

方名:正虚脑疽方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荣,消热托毒。主治正虚型有头疽(痈)。
【处方组成】
    党参12克、白术9克、云苓12克、生草3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银花9克、连翘9克、黄芩9克、黄连6克、皂角刺12克、穿山甲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正虚型有头疽(痈)52例,痊愈51例,死亡1例(年老体虚并发紫癜性肾炎,死于肾功能哀竭)。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唐汉钧。
【按 语】
    正虚型有头疽(痈)多见于年迈体虚,气血不足者。本方益气养血以扶正;配以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皂角刺穿山甲等祛热托毒以达外邪。(唐汉钧)

方名:阴虚脑疽方

【功能主治】
    功能养阴生津,清热托毒。主治阴虚型有头疽(痈)。
【处方组成】
    生地15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花粉12克、玄参3克、黄芪13克、皂角刺12克、穿山甲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阴虚型有头疽(痈)45例,治愈44例;死亡1例(败血症)。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唐汉钧。
【按 语】
    阴虚型有头疽(痈)多见于糠尿病患者,治拟养阴生津,清热托毒。本方用生地、麦冬白芍花粉玄参养阴清热;黄芪、角刺、穿山甲托毒外出。(唐汉钧)

方名:地蜈蚣草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治痈、蜂窝组织炎。
【处方组成】
    单味鲜地蜈蚣草。用法:内服用本药30克-60克捣烂冲服;外用将鲜地蜈蚣草60克-120克洗净,捣烂加干面少许调成糊状(或在夏天收全草,洗净捣烂加凡士林适量和备用)外敷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痈21例,治愈19例,显效2例;治蜂窝组织炎7例,治愈6例,显效1例。
【处方来源】
    江苏省高邮县人民医院。
【按 语】
    地蜈蚣草又名垂盆草,性凉、味甘淡、微酸,无毒。本方仅用单味草药,内服外敷并用,疗效更佳。(汝丽娟)

方名:猪胆膏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痈(有头疽)。
【处方组成】
    牛膝120克、藤黄15克、松香1000克、没药120克、猪胆20只、生姜1000克、葱2000克、凡士林适量、2%苯甲酸钠适量。制法:先将姜、葱捣汁,放锅内煮沸;再取猪胆汁连同上药(先研末)一起放入和匀;再加入广胶90克、适量凡士林及2%苯甲酸钠即成。外用。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00余例,均获痊愈。
【处方来源】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外科室。
【按 语】
    本药因容易变硬,久置易发酵,加入适量的凡土林及2%苯甲酸,可避免上述问题。(汝丽娟)

方名:巴豆霜

【功能主治】
    功能解毒散结,祛腐肉。主治蜂窝组织炎。
【处方组成】
    巴豆一味。先将巴豆放在清水中浸泡3-4天后与熬稠的糯米浆混拌,置强日光下曝晒,经4-5小时,巴豆皮即自裂。然后去皮取仁100克,加入淀粉160克,拌匀研磨至乳白色、细松之粉末,即为巴豆霜,装瓶密贮备用。用法:将巴豆霜直接撤于溃疡面一薄层,或先撒在外用膏药上一薄层,再盖贴于溃疡面上。如果溃疡较深者,也可将本霜撒于湿纱布条上适量,再纳入溃疡之深部。重者1日换药1次,一般隔日换药1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20例,用药2次后,脓腐脱尽,嫩肉新鲜红活,收效满意。.
【处方来源】
    江苏省宜兴县中医院胡劲倍。
【按 语】
    巴豆霜虽性温,但具解毒散结、祛恶肉之功。本方取其点拥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化。(唐汉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