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电视台采访录

 闲云189 2014-07-25

妙笔传承写丹青

--访古典山水画家刘安祥

记者:刘安祥老师,你是画古典山水的,为什么钟情古典山水呢?

简言之,为民族,为艺术,为传承。为民族是讲中华民族如果没有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和艺术体系,恐怕也难成为文化强国。中国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之一,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第一大科,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是国人情感最为厚重的积淀。人们为什么偏爱山山水水,是中国人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是道德学中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人格、灵魂、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

记者:怎么理解为艺术?

中国绘画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艺术性最鲜明的艺术,相传有一次,张大千去拜访毕加索,毕说,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何以要到巴黎来学艺术?不要说法国巴黎没有艺术,就是整个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笫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笫三,非洲的黑人艺术,除此外,白种人根本没有艺术,你看,世界艺术大师是这样看待中国画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不值得我们去宏扬吗?

记者:怎么理解为传承?

为传承是讲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在近百年时间里,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遭到极大破坏。在文化艺术这个领域,民族的、传统的东西是最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支撑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強国之林几千年,并不都是落后的,西方文化艺术在中国实验了百来年,也并不都是先进的,丟掉自己的去学别人的恐会东施效频,越学越丑,邯郸学步,只有自已爬回去了。现在从中央到民间都倡导复兴中华文化艺术,我们这代人有责任担此复兴重任,这也是我的作品內在精神所在。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就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记者:刘安祥老师,你是山水画的行家,请介绍一下中国传统山水画概况

中国山水画萌于晋,成于唐,盛于宋元,他是以山水为描写对象,借景喻人,借景抒情,借景论道的一门艺术。

道学是什么呢,我写过一部《王者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的书,以老子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学,他不是道教道士之学,而是一部专门论述为官之道与为官之德,论述为政之道王者之道的书。所以,有大志向的人和有作为的高官帝王都把他当经典,而昏官昏王则视为禁书。魏晋时期曹氏司马氏也是禁止文人论政的。所以文人们就以书画为伴,山水画的创立,本意就是要宣扬道发自然、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等核心道学理念。你不准议论,我就用书画的形式来表达思想,这就是山水画创立的初衷。

山水画在唐代就分科创立齐全,之后经历了多次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和高峰是宋元时期,宋画称为北派山水,以山为主,高大威猛,雄伟壮观,象征男人的阳刚,更是厚德载物旳体现,传达的是山川大地厚德载物,他向人类奉献了一切而不索取回报的精神。元画称为南派山水,以水为主,隽秀典雅,简约清丽,象征女人的阴柔,更是上善若水的体现,传达的是水利万物而不争,永远甘居下游但又有滴水穿石的坚韧性情。他是民族的底蕴、国人的精神、世人的性情、自我的形像。

记者:按一般说法,山水画到明清时期就萎靡不振,是何原因?

论其原因,表面现象是一味仿古没多少变化,深层原因是一些文人主导思想和理论主张有问题,他们泯灭了书画艺术的思想性精神性,主张以自娱自乐为目的;主张师古、师自然但却不知怎么师法,陷入摹古泥坑或写实歧途;主张以笔墨变化,笔墨情趣论高下,却以怪诞画法为突破口,这就造成大家都去比拼笔墨变化,千奇百怪的画法都出来了,画面却都丑陋不堪苍白无力,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今越演越烈。

记者:请评价一下中国当代山水画的现状

不敢说评价,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书法很正宗,人物花鸟有奇功,山水画坛乱哄哄。山水画因变化多,各种画法千奇百怪所以有乱哄哄的感觉。

这种乱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百花齐放,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爱好。现代绘画欣赏人群与古代不同了,在古代,书画只是文人雅士权贵富商的把玩,审美取向较单一,现代随着普罗大众生活水平和文化提高,书画已开始向民间普及,而民间的审美取向本来就是五花八门的。

不好的一面是弱化了传统,让几千年的传统艺术瑰宝有失传的危险,现在的许多山水画家都一窝蜂去作中西结合的彩墨写真山水,很难见到正宗的传统山水画了,许多人虽然声称按传统笔墨作画,但也只剩笔墨这张皮,画出的东西却没有传统味道。

记者:你认为中国山水画怎样发展才好呢

两句话,坚持传统,百花齐放。现在百花齐放这一方针贯彻比较好,各种流派、各种风格争奇斗妍,而传统这一块相对较弱,所以我想重点说说传统,坚持传统实质就是坚持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师古人是历代大家的共识,师古人的要义并不是去摹仿古人的画法,而是要坚持传统要有古意。

记者:中国山水画的出路何在?

中国山水画经过千余年发展,巳高度成熟并出现宋元两个高峰,明清数百年皆无突破和超越,因此人们普遍感觉找不到突破和发展的方向,因此提出了向西画吸取营养的主张,中西结合也是一条发展之路,但这条路实际是背离国画写意不写实的路,是一条反传统有方向性错误之路,我更主张国画应在传统基础上发展

通过研究传统绘画的发展规律和前人的作法,其实路是很多的。山水画尤讲究创新,古称求变,并举出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一变也,李刘马夏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正是这些变化成就了宋元两个高峰。其实这种变通常是指对象之变、笔墨之变、构图之变、画法之变,有了这些变化,风格自然就变了。

记者:具体怎么变呢?

山水画的对象世间万物皆可入画,例如,古有清明上河图都市风情画,现代的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气象万千,成就斐然,却无人用画笔去呕歌,所以不妨把思维放开一些就能找到新题材。

笔墨之变主要有线法、皴法、点法、染法、画法、构图法之变等等,古代的变法包括宋元的大变也就是这样变,从而创造出线法十八描,二十多种皴法,几十种点法、染法、构图法,山水画就是这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并非无路可走。本人也实验过三种新线法,九种皴法,四种点法,多种染法、画法、构图法,使得作品千恣百态,风格各异,其本意也是要在创新上作一些突破性的探索,这些成果已反映在近期出版的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丛书中,大家可以去看。

记者:继承传统应坚持什么呢?

继承传统并不是去摹仿古人的具体画法,古人创立了许多重要理念,这些即是技法要点,又是发展方向,包括气韵生动,意在笔先,迁想妙得,形神兼备,以书入画,逸笔草草,骨法用笔,有笔有墨,超神尽变,师长舍短,饱游妖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等,这些在我的山水画总论中有解述。

记者:这些理念怎么去理解呢?

这些理念要正确去理解,不能解歪了。例如师法造化,也叫师法自然,就有多种师法,一曰取其形,即画写生,二曰取其景,只取有画意的一山一石,一树一草,三曰取其貌,只取大概面貌,四曰取其神,提炼出景物的主要特征来组合画面,使画面神似,五曰取其灵,是景物给画家某种灵感,是灵感的运用,真正的师法自然重在后面三条,而不是单纯画写生。现在许多人一谈师自然就讲写生,这实际上是受西画的影响太深之故。

又比如迁想妙得,现在不讲这个,认为是唯心主义,而事实上他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创作是什么,创作就是在原型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夸张想象,因此,他已不是原来的景,而是画家心中景物的再现,是世上没有的景,因此,一个人没有想象力成不了艺术家,没有想象力也就没有西游记,就没有武侠小说中那眼花潦乱的神功和招式。又如逸笔草草,这本是国画最高境界的象征,但许多人理解为草率、潦草,从而画得凌乱不堪,还自榜为文人画,正是这些错误的解读和作法,也将文人画带入了死胡同。

记者:继承传统还应注意什么呢?

山水画的发展有几个重要关系需要理顺。一是思想性与技巧性的关系,二是形与神的关系,三是几种审美观的关系。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意识形态的一部份,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精神,所以说她是精神产品。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只是画得花俏,打得热闹,却不能给人以某些思想启迪,读出作品精神,必是平庸之作。所以要提倡作有追求、有启迪、有正气的作品。

现在的艺术家大多有个误区,倾尽毕生精力去修练笔墨技巧,而很少修练自身精神和作品内涵,所以作出的东西没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中国文人画一直主导着画坛,文人画的灵魂不在技巧,而是人品、学问、思想、才情。思想性是指画家的思想境界和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有什么样的画品,画品是人品的反映。如果画家满脑子铜臭思想,很难出有品味的作品。

记者:形神关系一直有争议,当如何看待?

形与神的关系一直困扰着画坛,皆因苏轼一句话,若以形论画,当与儿童邻,其意是绘画不能画得太逼真太写实,应在似与不似之间,苏轼追求的情趣美,讲究抒情达意,注重精神情操。艺术是写心的行为,是艺术家真性情的流露,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意图,只是这种情怀不单是自我的,而是代表了普罗大众,反映着民族的国家的精神,这样的情怀才有价值,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这一理论很有见地本无可非议,但也造成许多人画画就不再重视形态美。形似与形态美是两码事,形似是指画得逼真,是一种写实画法,形态美是指画面布局,景物造型要有美感,形象生动,让人赏心悦目,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艺术就是制造美的一种劳动,任何优秀的作品都要注重形态美,作到形神兼备才行。就象相亲,笫一眼笫一感觉就是看形态美,如果形态不美,可能扭头就走了。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许多人趋向写实画法的形似逼真,却忽视形态美,值得注意。

记者:怎么看待审美观的变化?

关于几种审美观问题,国画的变化是由审美观主导的,如果自已都不知何为美,甚至信奉以丑为美扭曲的审美观,怎么创作出美丽图画。历史上审美经过几次变化,唐宋时期是遵循晋代顾恺之的以形传神审美,所以尤重形态美,后又有唐代王维的意境美,宋代苏东坡的情趣美,明代董其昌的笔墨美,本来这几种审美是融合关系,是内涵的扩展与提升,即要讲形态也要讲意趣笔墨,但有的却强调一项就否定另一项,象猴子扮玉米,扮一个就丢掉另一个。山水画由形态美为基础增加了笔墨情趣美的内涵,这本是好事,但明代后把笔墨情趣鼓吹得无以复加,却忽视了形态美,因而许多作品也大失层次,所以我曾说,宋元之画兼备神形,明清之画得意忘形,今人之画,狂怪失形,照此下去,死于无形。我反复说这个事可能与行内的潮流相背离,但却是画坛结症所在,至于笔墨,这对于一个成熟的画家来说,笔墨技巧只不过是随心所欲的基本功,如果连这基本功都值得炫耀,岂能当画家之名。

记者:还有什么忠告吗? 

山水画主张师古人,本意就是坚持传统,但有多种师法,也反映了不同层次。一是师形态,就是临摹,是初级水平传承;二是师笔墨,即依照古人的笔墨技法去画;三是师神韵,是自创新的笔墨技法,但其山水之神态有古韵;四是师精神,即不一定按古人意图作画,而要探求提炼新的时代精神,并用画笔去表现精神。如齐白石把各种小昆虫都画得那么可爱,乃热爱大自然的精神,是作品精神化的体现,是最高层次的传承。                                                                            

目前一个最不好的现象是市侩风气太浓,名利思想太重,当今艺坛出现了一个偶象派现象,是相对于实力派而言,偶象派主要是为娱乐大众而存在,并不太讲真本领,但往往又还比实力派红火实惠,这就引导了许多艺术工作者,特别是年青人走上这条路,心思都去拼如何出名如何获利,而不是研究如何画得好画得精,所以精品少见。一个画家的成功不在于金钱,也不在于新奇,而在于有无传世作品。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自已的山水画

(背景结合作品展)

这些年我主要作了两件事,一是探索怎么在传统基础上去创新突破,所以动手实验了二三十种不同的画法,自创了十多种新的画法。元画宗师赵孟頫说过,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近代画家黄宾鸿也说唐画是曲,宋画如酒,元画似醇,明清之画是加水的酒,当代绘画只有水而无酒。唐宋元代山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经典,我的作品均以他为宗,这个宗是宗神韵和精神而不宗笔墨,主要以唐代的渲染画法,宋代的勾皴画法和元代的素画法基础上加以变化,融入自创的笔墨技法,并用作诗词的六法精要入画,从而创立了有自己风格的新古典山水画法。

二是探索怎么画得细腻精美,生动传神。我比较注意把唐宋的形态美,宋元的情趣美和明清的笔墨美结合起来,把书画的章法美、景物的造型美放在重要位置,并努力发掘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各种美学价值,将书画笔墨美、诗词意境美、书典思想美、音乐浪漫美、奇石形态美五美融合。从而使作品形神兼备,赏心悦目,千恣百态,风格各异,克服了许多作品远看尚可,近看粗糙、零乱、生硬、厚黑、不自然的通病。

记者:大家很喜欢你的作品,想学习购买怎样联系你呢

我在网上有很多信息,有兴趣的朋友可上网搜索刘安祥,就可找到联系方式。例如搜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网www.ccct798.com<</FONT>刘安祥书画百度空间>

最后,用一首诗来结束吧

他人皆醉我独醒,超凡脱俗心空灵。以古为师重造化,传统精华要传承。

世人都称笔墨重,吾曰笔墨害死人。技巧堆砌不可取,国画之要在精神。

形神争论千余载,失形缺神皆妄行。技巧章法都要紧,五美具备方感人。

众采博取集于身,虑实优劣辫分明。劝君读书破万巻,下笔自然就有神。

---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家之路"栏目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