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生产方便桂林米粉 1、主要设备:锤式粉碎机,初蒸桶,初轧机,挤丝机,成型机,切割机,复蒸机,烘房。 2、工艺流程: 清水—原料米—浸泡—洗米—润米—粉碎—初蒸—压片—挤丝—复蒸一切割—装篮—烘干—冷却—包装—成品; 3、操作要点: (1)浸米洗米。见冷轧桂林米粉。 (2)粉碎。将洗好的米涝出,润米2小时左右,并沥干水分,然后在锤式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原粉通过60目振动筛,筛去粗粉。 (3)初蒸。筛好的桂林米粉加入适量的水分及添加剂,使蒸后的原料粉含水量达38%。蒸煮时应间隔搅拌,以免料粉结成大球。蒸料时间约7—10分钟,压力为0.05兆帕。 (4)初轧。将初蒸好的原料粉倒人进料斗中,打散较大的团块,喂人初轧机。开始时由于轧筒的热量不够,轧出的粉片较生,应返回重轧。 (5)挤丝。粉片压出后,喂人挤丝机中,由挤丝机的轧头压出桂林米粉丝。挤丝机一般分两个轧头,每个轧头的轧板分3~4组挤丝孔,轧出后形成6。8条粉带。应注意:初轧压片时喂料要均匀,以免挤丝时粉带厚薄不匀。 (6)复蒸。粉带通过输送运送形成波纹后,进人复蒸器复蒸。复蒸时间为15~20分钟,即粉带走进复蒸器到走出复蒸器为15~20分钟。复蒸后的粉带输送至切割机,切分成长约10厘米的粉块,干后重量约75克。 (7)烘干。将切分好的粉块装入烘房的吊篮中,由链条输入烘房烘干。链条走速约为1.28米/分,干燥温度为55—60℃。 (8)冷却。烘干的粉块用鼓风机吹凉或自然冷却到30℃以下,即可包装入库。 (9)质量标准: 感观指标:粉块表面呈波纹状,粉条粗细均匀,无夹杂物,无斑点;粉条呈米白色,光洁,有油润透明感;有桂林米粉正常气味,无霉味、酸味和其它异杂昧;沸水煮2~4分钟,或开水冲泡6。8分钟,有韧性,不粘糊,不夹生。 理化指标:水分≤14%,吐浆度≤1.0毫升/克,碎粉率≤2.0%,断条率≤9.0%。 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