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循经穴位注射加艾条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杏林脉香 2014-07-26

循经穴位注射加艾条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骨痹”范畴。轻者疼痛不便,重者影响关节功能。近年来,笔者采用循经穴位注射加艾条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5年军2008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最小者41岁,最大者74岁,平均(41±6.5)岁;病程最短者35 d,最长者9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者73岁,平均(407.0)岁;病程最短者35天,最长者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按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拟定:(1)膝关节痛在就诊前1个月,疼痛时闻≥14 d(2)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3)X线示:膝关节骨端边有骨刺形成。(4)膝关节周围有肿胀。(5)晨僵≤30 min(6)年龄>40岁;具备(1)(3)(1)(2)(4)(5)(6)即可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

1.3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或其它治疗停止一星期以上者。同时排除膝关节肿瘤、类风湿、结核、化脓及关节内骨折急性期者;有明显关节内外翻畸形及患肢有血管神经损伤者;严重心、肝、肾疾病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1)取穴:足阳明胃经:足三里、解溪;足少阳胆经:阳陵泉、阳辅;足太阳膀胱经:委中、昆仑;足太阴脾经:阴陵泉、商丘;足厥阴肝经:曲泉、中封少阴肾经:阴谷、复溜;经外奇穴:内膝眼、外膝眼。(2)操作:患者坐位或屈膝卧位,按膝关节疼痛部位,取以上12条经络的穴位及内、外膝眼。穴位常规消毒后,每穴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1-1.5 mL,使针感沿经络传导。再在穴位注射处加艾条温和灸约15 min,至局部皮肤微微发红,隔天1次,10d1个疗程。疗程间休92d,共治疗2个疗程。

2.2对照组

(1)取穴: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委中、阴陵泉、阿是穴。热痹加大椎、曲池;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旭痹加肾俞、肝俞、悬钟。(2)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取以上穴位,针刺得气后,行之补泻手法,留针30min1次,d10 d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2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年内无复发。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或症状、体征消失,但1年内有复发,经治后好转。有效:疼痛、肿胀、膝关节功能好转。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3.2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O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4.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常见有内治和外治,我科采用循经穴位注射加艾条灸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穴位注射能达到宣通经气,疏通经络,扶正驱邪,消炎止痛之功能。穴位注射疗法是将针刺的机械性刺激,药物对于机体的药理作用,经穴的开阖与传导作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传统中医特色,又具有现代医学的药理特点,充分发挥了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复方当归注射液是中药制剂,含有当归、川芎等成分。其中当归甘温和血,川芎补血润燥,活血行气,两药合用,有活血行气、舒经活络之功。现代研究认为复方当归注射液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流,增加血供量,改善局部供血状况的作用。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的作用。艾条燃烧时皮肤灼热感强烈,这种热感渗透到皮肉筋骨之中,促进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而达到驱风散寒,舒缓筋脉的疗效。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嘱咐患者减少活动,劳逸结合,免受寒凉,配合适度功能锻炼.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