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显微鉴真技术

 RK588 2014-07-27

2010-02-04 15:22 网络转载

青花" target="_blank">元青花自问世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陶瓷艺术瑰宝,极具文化价值,由于它存量稀少,近年来一些企业、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仿烧元青花,以假充真,从中获取暴利,但真的就是真不了,假的真不了,元青花经历漫长岁月,肯定留下了很多变异特征,只要我们发现及掌握其岁月特征,就能鉴真剥伪。

近年,本人对隐藏、馆藏元青花的收集研究,终于发现并掌握元青花秞层内其微妙变异特征,这种变异特征,使我们对元青花的鉴真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元青花这些微妙的变异特征在瓷器秞层内形成,我们用肉眼和低倍数的放大镜是无法看到的,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效仿者是无法也不可能将经过几百年岁月形成的变异特征仿制出来。就算近些年高仿烧制的“元青花”也只能骗倒一些不学无术、自以为是、自我陶醉、未掌握鉴真技术的人。

显微鉴真,方法简单,容易掌握。首先我们用100倍以上带光源的显微放大镜,轻轻紧贴青花瓷的白色釉面,仔细调整好焦距,如果是元青花,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特征:在放大镜内必须看到两种不同的气泡,一种是最表面的泡——釉泡,又叫水泡(这泡是因落后的人工炼泥方法炼不到位,含有机介质造成的,或者是秞里有水产生的气体破化早的时候形成的);另一种是里层的泡,称为胎泡,是由胎体正常产生的。在原位置再调整焦距,放大镜能看到秞层与胎体的接触面,又叫交接层,这交接会呈现出哑光的特征。

需注意的是,瓷釉中间里层的泡(胎泡)必须呈不透明状态,大小距离不等;而表层的水泡也同样大小分布不均匀(如果分布均匀就不是人为炼的泥,是机器炼的泥),泡体更明显混浊,边缘闪闪发光,形成一道光圈,环抱整个水泡,并星罗棋布在整个青花釉层上,十分壮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