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释和译文(5)
(10):
然君子立身,务〔1〕修〔2〕其本〔3〕。扬雄〔4〕谓:“诗赋小道,壮〔5〕夫不为”,况复溺〔6〕思毫厘、沦〔7〕精翰墨者也〔8〕!夫潜〔9〕神对奕,犹标〔10〕坐隐〔11〕之名,〔12〕乐〔13〕志垂纶,尚体〔14〕行藏之趣〔15〕。注释: 【1】 务:必须,一定。 【2】 修:学问、品行方面的学习、锻炼和培养。 【3】 本: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 【4】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以文章名世,成帝时召对承明庭,奏《甘泉》、《校猎》、《长杨》等赋。除为郎,给事黄门,后仕王莽,为大夫,又着《太玄》、《法言》、《方言》等。后人辑有《扬子云集》,扬雄尝惟其少作。《法言》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壮夫不为也’。” 【5】 壮:大,有力,强盛。 【6】 溺:沉湎,无节制。 【7】 沦:沉没(mò),降落。 【8】 潜:隐在水面下活动,藏。 【9】 对奕:下棋。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古画二,一作五丁开山,一作帝仙对弈。” 【10】 标:显扬。 【11】 坐隐:下围棋的别称,宋黄庭坚《弈棋》:“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12】 乐:对某事甘心情愿。 【13】 垂纶:垂钓。三国魏嵇康《兄秀才穆入军赠诗》:“流磻平皋,垂纶长川。”据传姜太公未仕之时垂钓渭水,后以“垂纶”喻隐居。 【14】 体:亲身经验、领悟。 【15】 行藏:犹言进与退,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然而,君子处世,一定要修炼基本的技能。扬雄说:“诗赋是小道,大丈夫不吟诗作赋。”何况沉溺于思考用笔,在书法里埋没精力呢!集中精神下棋,还有“坐隐”的美名;醉心于钓鱼,也体验着“行藏”的情趣。 (11):
讵〔1〕若功定〔2〕礼乐,妙拟神仙,犹挺〔3〕埴〔4〕之罔穷〔5〕,与工炉而并运。好异尚奇之士,玩〔6〕体势之多方;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7〕赜〔8〕。著述者假〔9〕其糟〔10〕粕〔11〕,藻〔12〕鉴〔13〕者挹其菁〔14〕华〔15〕,固义理〔16〕之会归〔17〕,信贤达之兼善者矣〔18〕。存精寓〔19〕赏,岂徒〔20〕然欤!
注释: 【1】 讵:表反问,相当于“岂”,“难道”。 【2】 定:使安定。 【3】 挺:亦作“埏”,用水和土。 【4】 埴:黏土。埏埴,和泥制作陶器。《老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河上公注:“埏和也;埴土也。谓和土以为器也。” 【5】 罔穷:“罔”犹谓无,没有。《史记·秦始皇本纪》:“初并天下,往不宾服。”(宾服:服从)。“穷”指穷尽,完结。柳宗元《非国语·三川震》:“阴阳之无穷。”,“罔穷”犹言变化之无穷。 【6】 玩:观赏。 【7】 奥:含义深,不易理解。 【8】 赜:深奥,玄妙。奥赜:《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探赜”指精微的意蕴。《旧唐书·方伎传·一行》:“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优之。” 【9】 假:借。 【10】 糟:做酒剩下的渣子。 【11】 粕:米渣滓。 【12】 藻:指华丽的文彩、文辞。 【13】 鉴:观察,审察。藻鉴:品藻和鉴别。唐刘禹锡《上门下武相公启》:“藻鉴之下,难逃陋容。”。 【14】 菁:华采。 【15】 华:精英。菁华:精华也。《尚书大传》:“菁华已竭,褰赏去之。” 【16】 义理:合乎一定伦理道德的行为规则,犹谓道理。苏轼《与章子厚书》:“追思所犯,真无义理。” 【17】 归: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 【18】 贤达:贤明通达,有才德有声望的人。汉王充《论衡效力》:“文儒非必诸生也,贤达用文则是矣。” 【19】 寓:寄托。存精寓赏:把最好的见解存录下来,让有识之士来鉴赏。 【20】 徒:白白地。 何况书法有宣扬礼乐的功绩,如神仙一样妙不可言,象陶匠运用黏土,制作无穷的器皿,似金工运用炉锤,铸出无尽的器物。喜欢奇异的人,观赏书法的各种形态;喜欢探究精微的人,探索书法演变的奥秘。着书立论的人,采用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精于鉴赏的,真正吸取它的精华。书法也是义理的集中表现,贤达的人兼擅其长。存录精华,供人鉴赏,难道书法这样的作用是白费功夫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