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军队使大刀长矛是谣传 乾隆时士兵已多使用鸟枪|清朝|乾隆

 等待MYLOVE 2014-07-27

清朝军队使大刀长矛是谣传 乾隆时士兵已多使用鸟枪


来源:中国兰州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鸟枪”和“火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火枪”已经有了具现代感的枪托,而“鸟枪”只有一个握把,或者顶多比锯把长出一点。具有枪托,在尾端有一个较大平面的“火枪”可以扎实地抵在人的肩窝处,肩窝一方面能够固定枪托,提高持枪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缓冲后座力,使射击过程平稳。

清代鸟枪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兰州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清军只用弓马拒绝火器?乾隆时清军多用鸟枪

在近期上映的国产大片《血滴子》中,乾隆年间的秘密行动组织“血滴子”手中虽然拥有可十步外取人首级的秘密武器,但却被海都率领的火枪队和火炮杀得片甲不留,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说现在的枪械欺负几个拿刀的特工应该不成问题,但在乾隆时期,当时火器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清军用的是“鸟枪”不是“火枪”

其实,那时清军还没有这么好的武器,他们使用的还是“鸟枪”。“鸟枪”这个词现在只活在“鸟枪换炮”这个成语里,并不是一个好词,很多人认为它意味着“威力小,只能打鸟”,其实“鸟”字的意思是它准确到可以打中飞鸟。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鸟枪”开始的时候叫“鸟铳”,是由欧洲人发明的,明代嘉靖年间经日本传入中国的。从西洋火枪发展的序列来说,“鸟枪”对应的是单词“Arquebus”,它在外形上的特点就是有弯曲的握把,只能勉强抵肩。代替它的那个东西叫做“Musket”,大家熟悉的《三个火枪手》里的“火枪手”(musketeer)就是使用这种武器的高手,在这里翻译成“火枪”。

“鸟枪”和“火枪”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火枪”已经有了具现代感的枪托,而“鸟枪”只有一个握把,或者顶多比锯把长出一点。具有枪托,在尾端有一个较大平面的“火枪”可以扎实地抵在人的肩窝处,肩窝一方面能够固定枪托,提高持枪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缓冲后座力,使射击过程平稳。

鸟枪因为没有枪托,所以射击时手离脸很近,因为举枪不稳定,一般都需要支起脚架才能射击。可见,《血滴子》中,清军使用的枪并不像“鸟枪”,倒是很像“火枪”。实际的历史是,当时因为闭关锁国,清朝军队使用的还是“鸟枪”,不可能那么顺畅、潇洒地抵肩射击。

当时,鸟枪不能扎实地抵肩,并且是滑膛枪,因为没有膛线,子弹不能靠自转稳定,所以准头不如现代的长枪,但是威力其实并不小。据记载,在近距离,鸟枪可以击穿锻造人体装甲。

当时,法国狙击手在15米外开枪,子弹穿过敌人的左肩,穿过第六和第七根脊椎,最终停在肩胛骨下5厘米的背部肌肉里。

除了火枪外,电影中的清军还拥有一种神奇的大炮,它会冒着烟在天空划出一道曲线,然后在村舍里炸开,让黄晓明精心布置的防御计划瞬间被轰杀。

火炮威力并不大

在历史中,清朝确实已经大量使用火炮。从康熙十四年(1675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46年里,清王朝中央制造的大小铜铁炮共计985尊,这个数字还未包括各省就地制造的火器。

据《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清朝火炮发射的主要是实心圆球弹。那时已经有了爆破弹,但是并没有触发引信,所以不会触物即炸。那时的爆破弹需要向外引一个药捻,在发射前点燃。所以,这个东西很可能在空中爆炸,或者落地后过一会儿才炸。如果没发射出去,那炮手就要倒霉了,所以在那时爆破弹并不普及。

不过,无论火炮发射出的是实心弹还是爆破弹,它都不会一路冒烟的。如果是带有助推系统的火箭弹,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发射点燃的火球,这是冷兵器时代的事情了。抛石机可以把点燃的加了松香和硫磺的大捆稻草抛向敌阵,起到纵火的作用,但是火炮没有这个功能。

相关阅读:

澄清历史:谁说清朝军队就是大刀长矛?

近年的中文网络上,介绍中国火器发展的文章有很多。这些文章多数对清朝持否定态度,其中经常出现“清朝全面退回冷兵器时代”的说法,然而本人始终没有找到这种说法的原始出处,反倒在搜寻时发现与之完全相反的资料。

[责任编辑:蔡信]

标签:清朝 乾隆 火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