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湿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1例临床观察

 杏林脉香 2014-07-28

除湿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1例临床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表现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性、反复发作的过程。其病理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近年来现代医学虽然在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研究进展,但其病因至今仍然不明确,在治疗上也还仍然缺乏理想的药物与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RA具有较长的历史,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表明中医药治疗RA的有效性。近年来,笔者在经方的基础上加减,自拟除湿通痹汤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1例均系20082月至20089月就诊于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病人,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国际通行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l例,其中女25例,男6例;年龄1947岁,平均288岁;病情分级,按RA关节功能分级标准,其中I27例,Ⅱ级4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1-53岁,平均39岁;病情分级,其中 I26例,Ⅱ级4例。两组一般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学会1987年修订的标准:(1)晨僵时间至少1小时,持续时间至少6周;(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持续至少6周;f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持续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x线影像学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及关节腔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定度>132。以上7项中具备4项或以上者,即可确诊。

122关节功能分级标准分为4级,即I级:日常活动不受限;Ⅱ级:有中等强度的关节活动受限,但能满足日常活动需要;Ⅲ级:关节有明显的活动受限,患者不能从事大多数职业或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 lV级:丧失活动能力或被迫卧床或只能坐在轮椅上。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选用除湿通痹汤,方药组成:桂枝12 g,芍药10 g,知母12 g,麻黄12 g,防风12 g,炒白术10 g,附子6 g(),川芎10 g,当归10 g,乌梢蛇10 g,炙黄芪15 g,炙甘草10 g。随症加减:关节痛甚,加地龙9 g,秦艽9 g;关节肿胀较明显且肤温增高者,加生薏苡仁15 g,木瓜9 g。水煎,分两次,加兑一羹匙白蜜服,每日l剂。加甲氨蝶呤片75 mg,顿服,每周1次。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2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甲氨蝶呤片75 mg,顿服,每周1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75%,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50%,血沉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血沉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或无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30%,血沉及C反应蛋白无改善。

说明:主要症状、体征是指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min)、双手平均握力(mm Hg)、疼痛水平视力对照表数值等5项。整体改善率是指以上5项指标的改善百分率,即[(治疗前值一治疗后值)/治疗前值x100]相加后求其平均值。

32治疗结果

321两组疗效比较。

322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相比,两组 ESRCRPRF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筋骨、肌肉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可见关节肿胀或畸形,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病”、“顽痹”、“骨痹”等范畴。对于其发病原因,中医学认为RA是人体反复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气,侵犯皮肤、肌肉、关节而成。RA属难治性疾病,病情较重,缠绵难愈,呈慢性反复发作,治疗宜祛湿通痹,疏通经络。笔者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基础上自拟除湿通痹方,以桂枝、芍药、甘草、白术调和营卫,补后天充溢五脏;麻黄、防风开泄行痹、驱邪外出;附子、白术燥湿除寒;知母寒凉清热兼制诸热药之燥;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痹痛;同时予以黄芪益气;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桂枝、附子、乌梢蛇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芍药、白术、知母、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在实验研究中也发现当归、川芎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可见本方具有标本兼治、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病有寒热,药有加减,老幼强弱,药量大小,临证细察,灵活应对。偏寒多用桂麻附,偏热多用知柏芍,气虚多用黄芪补气御邪于外。关节痛甚加地龙、秦艽;关节肿胀较明显且肤温增高者加生薏苡仁、木瓜。临床验证该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