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抓痧法治疗失眠症23例临床观察

 杏林脉香 2014-07-28

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抓痧法治疗失眠症23例临床观察

失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得眠”、“目不暝”、“不寐”等,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安,时醒时寐,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难眠。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推拿疗法是在传统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于临床治疗的中医症外治手段之一,临床经验证明该治疗方法对改善失眠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疗效。我们在临床上采取足太阳膀胱经抓痧法治疗失眠症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l一般资料

23例患者中,男7例,女16例。其中年龄最小31岁,最大67岁,3040岁的患者2例,4050岁的患者5例,5060岁的患者5例,60岁以上11例。平均年龄62.33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个月。

2诊断标准

2.1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1998)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小时;症状持续在1个月以上。

2.2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精神科学会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1995年的失眠诊断标准:

(1)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或妨碍社会功能。

(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3治疗方法

3.1操作部位

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位置及后背正中的督脉。操作时可先操作足太阳膀胱经的两条侧线,然后再操作督脉。

3.2操作手法

①先以掌擦法推擦足太阳膀胱经的两条侧线及督脉1分钟,透热为度,然后以大滚法放松脊柱两侧竖脊肌3分钟。

②以抓痧法操作两侧膀胱经及督脉,反复交替操作约58分钟左右。先以小力轻抓,待局部皮肤微微出现红软后,即可逐渐加力,使痧痕慢慢透出。在使用重抓时,要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既疼痛又舒适的施力水平,不可使用暴力。抓痧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医生拇指自然伸直,余指指间关节屈曲,腕关节略背伸,使整个手型呈鹰爪状。以食、中、无名、小指的指端同掌根部协同用力,将被施术部位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或者连同肌组织一起抓起,指端用力内扣,至患者感觉有轻度疼痛时,掌指部松劲撤力,放开所施部位的皮肤或连带肌组织。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反复操作。

③以轻柔和缓的掌揉法操作膀胱经及督脉3分钟,并以叩击法操作1分钟结束本次治疗。

3.3操作疗程

一般患者可每日操作1次,如果患者施术部位皮肤疼痛较重,可隔日操作1次,5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施术23个疗程。疗程间可间隔2日。

4.疗效观察

4.1疗效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统一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根据WHO最新颁布的睡眠率检测法,将睡眠质量分为5级。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达75%以上。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达65%以上。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达55%以上。无效症状如前,睡眠率达在40%以下。

4.2治疗结果:23例中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

5.讨论

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是由于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导致经常性入睡时间不足,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并认为“阳不入阴,阴阳失调”是该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调和阴阳”是目前中医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治则。应用本法治疗失眠症,从治疗部位而言,《难经·二十八难》道:“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直通于脑,又有支脉络肾贯心。而膀胱经在循行过程中“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人络脑”,故刺激督脉和膀胱经可以使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功能恢复正常…。同时,膀胱经络肾,与阴阳跷脉关系密切,跷脉入脑之后与眼睑的第二次联系可表现在司眼睑开合而主睡眠[2]

从治疗手法而言,抓痧疗法体现了刮痧疗法与推拿疗法的双重效应,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解除局部肌痉挛和肌紧张、减轻疼痛、松解组织粘连的作用。抓痧疗法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的“痧”,实际上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瘀斑的现象,此类血凝块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这样可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状况改善,同时使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强,从而起到调治失眠症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