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店的消失不应成为阅读的挽歌

 苦夏2012 2014-07-28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上海联合举办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将从原来的12个城市扩展到12个省份,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扶持力度。
    门店租金的上涨、网络营销方式的兴起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近年来全世界实体书店都面临的问题。不仅传统的中大型连锁书店规模不断缩减,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也陆续关张。
    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很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面临的共同困境。电商的繁荣改变了人们购物的习惯,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网络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理财的习惯,而且这些改变都是初露锋芒、方兴未艾。与之相对应的传统行业正在消化这种改变带来的阵痛,有茫然和困惑是必经的阶段。
    但书店毕竟与普通店铺不一样,它在购买商品的价值之外,承载了关于一些文化、知识和品位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一个人可能没有在手机上读过书,却大多会有一个难忘的书店,有一本最喜爱的书。
    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倒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毕竟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都是善莫大焉。但问题是:数字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
    开卷有益,读书有用。如果阅读的是触及心灵、产生共鸣、提高修养的书籍,无论在纸上读还是在手机上读,都没有什么区别。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发挥培养阅读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前段时间,北京的三联书店开始尝试24小时运营,吸引挑灯夜读重开卷的爱书人。实体书店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是必经之路。 吕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