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肢(指)再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

 杏林脉香 2014-07-28

断肢()再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断肢()再植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断肢()再植手术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本组断肢()再植手术病人断肢()成活率约达90%。结论:血管吻合技术虽然是再植成功--5否的关键之一,再植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提高断肢()成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断肢();圃手术期;观察和护理

对完全离断或不完全断离的肢体,采取清创、血管吻合、骨骼固定、肌腱和神经修复等一系列外科手术,将肢体再重新缝合回机体原位,加之术后各方面的综合处理,使其完全存活并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即称为断肢()再植。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使断肢()再植的成活率不断上升,而肢体成活的关键,不但依赖术者精湛熟练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也至关重要。通过积极细致地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如: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感染等先兆,并及时处理是肢体再植成功的重要保障。我院白2007年至201 1年共收治断肢()再植病人21例,经过合理精心护理和科学的功能锻炼,较好地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手术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7例,其中男2O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40.1岁,其中前臂5例,下肢3例,断指l9例,其中成活24例,坏死3例,住院l1128d,平均住院24.5d,全部病例均顺利出院。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断肢()再植患者多由于意外伤害所致,患者比较担心术后再植肢体能否成活,是否影响正常的功能、外观,如男性患者担心给工作带来影响、女性患者担心影响美观及带来生活的不便,还有的患者担心医疗费用太高无法负担,精神高度紧张,所以病人入院后首先要考虑病人的主观要求,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年龄、职业、生活需要,耐心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向其介绍医院环境、床位医生和护士,详细说明手术的目的、效果以及麻醉方法,讲解同类病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对手术及预后的恐惧感,使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术前准备

入院后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尽快了解外伤史、现场急救情况和离断肢体保存方法等,注意有无休克、颅脑、胸、腹部等重要脏器损伤,并将离断肢体送至手术室4 冰箱保存。患肢予以加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止血时,每小时放松1次,每次1O15min,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常规抽取血标本、留置导尿管等,遵医嘱输液、止血及全身支持治疗,必要时给予及时足量的输血输液,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脱去或剪去创伤部位的衣服,局部清洁剃毛,减少感染机会,需植皮或皮瓣转移时,同时做好供皮部位的皮肤准备。断肢()再植术后患者应住专用病室,室内一切用品用84消毒液擦拭干净,紫外线空气消毒,铺好无菌床单,备好肢体支架、烤灯等。

2.1.3 断离肢体的保存

常温下肢()断离至重建血循环的时间,即热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一般不超过6h,如气温低或经过冷藏,则相应延长时限。高位离体肢体在常温下如超过6hl~[1不宜再植。所以再植的时限与肢体损伤的程度、环境温度、断肢()保存方法等条件有关,若断肢()完全离断,应保持离断肢体干燥,切忌用任何液体浸泡,禁忌直接浸泡在冰块或冰水中,可用消毒的棉垫、纱布包裹,放入塑料袋,再放入加盖容器中,再将此容器放入另一大容器中,周围置冰块,以防冻伤,并尽量减少离断物的污染机会,同时通知手术室,并将断肢()送手术室冰箱保存。

对于不全离断,可用夹板固定,使不全离断肢()体和近端固定在一起,防止连接的组织牵拉,撕扯再受损伤,影响再植成活?。肢体离断后,组织进行无氧酵解,积存大量有毒物质,接通血管后回流至全身,可引起急性中毒,应迅速配合医生尽快做好术前准备,争取在断肢发生不可逆病理变化前进行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常规护理

术后病人应置于单人病室,以便于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术后要求室温处于2225℃恒温,湿度60%左右,房间应定时通风消毒,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室内物品及地面定时用消毒液擦拭。控制探访人员,室内禁止吸烟。断肢()再植一般均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安返病房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值医师。

2.2.2 术后体位

病人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7l0d,因体位改变可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而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极为敏感,极易发生痉挛。患者取平卧位,禁止患侧卧位,以防止血管吻合处受压,影响患肢血管的血流速度。搬动病人、更换敷料及衣服时动作要轻柔,保持病人体位舒适,严防突然坐起。患肢功能位制动并抬高,可垫软枕,一般高于心脏水平l020cm,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用敷料或石膏托妥善固定的患肢,包扎不宜过紧,指()端暴露,覆盖无菌巾或纱布,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注意防止伤员入睡后移动肢体,防止吻合的血管因活动而受牵拉,使血流循环受阻。

2.2.3 局部保温

除要求室温处于2225℃恒温外,术后患处局部保暖也很重要,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3O50cm,并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lDn速组织耗氧代谢。使用烤灯一般需710d左右时间。夏季室温如高于30"C应停止照射。病情稳定后寒冷季节可戴特制棉布套保暖。

2.2.4 术后再植肢()血运观察 再植肢()体皮肤颜色应是红润而带微黄,指甲粉红色,皮肤表面有数量不等的皮纹,每个指肚丰满,有弹性。由于再植后血管危象多发生在术后24h35d[2],因此,术后严密观察再植肢体的皮肤的颜色、皮温、指腹张力、指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针刺指端放血情况,术后2d内应每小时观察1}如病情稳定,术后35d改为4h观察1次;术后57d可改为24次/d,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皮肤由红润变苍白、皮温降低、指腹塌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超过2s,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痉挛或栓塞,即动脉危象。若皮色暗紫、皮温下降,指腹肿胀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1s),动脉搏动存在提示回流受阻。若发现患肢()皮肤较健侧青紫,皮肤皱纹减少或消失,严重时逐渐出现皮下水泡,23d后就可能出现瘀血性坏死,此时要立即报告医生,同时抬高患侧高于心脏10cm,一般2h后症状就有减轻,若甲床末梢有轻微的暗色花纹或变成一片瘀血,应配合医生行“滴血法。

2.2.5 疼痛的护理

由于外伤和手术引起的组织创伤,患者都有疼痛的主诉,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查看疼痛是否是手术部位敷料或石膏包扎过紧、或局部肿胀所致,患肢保持舒适体位,避免受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要耐心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可采取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等方法减轻患者疼痛,必要时适当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使患者较舒适地渡过术后疼痛期。

2.2.6 预防感染

保持患肢()伤口敷料干洁,渗血较多时及时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遵医嘱给患者输液、注射治疗,有静脉留置针者,告知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透明敷贴与皮肤粘接不牢,透明敷贴应视粘贴膜脱落及污染现象及时更换,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留置导尿者应在无菌操作下更换集尿袋,每日做会阴护理2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发热患者保持衣被干浩,防止受凉感冒。

2.2.7 饮食指导

创伤及手术后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促进伤Iq的愈合,要让患者了解肌体抵抗力的提高对断肢()再植成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多吃鸡、鱼、肉、蛋及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铁、钙、纠正贫血,增强抵抗力,促进骨折愈合;嘱多饮水,另外还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长期卧床者引起便秘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血管痉挛发生。

2.2.8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由于肢体疼痛病人不愿意主动锻炼,应首先向病人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说明功能锻炼对术后康复、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性,首先取得病人配合,让病人能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医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尽可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如在锻炼过程中,出现肿胀,疼痛时,可减少或停止锻炼,抬高患肢,待肿胀缓解后再逐渐锻炼。

3.出院指导

3.1 继续功能锻炼在院内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告知患者出院后可按在院内的练习方法继续锻炼,若出现水肿,疼痛,末梢皮肤颜色发紫时及时来院复查。

3.2 适当活动可从事日常家务及体力活动,散步等,因再植的神经暂不能支配末梢的肌肉和皮肤,防止烧伤或冻伤。

3.3 定期复查出院后1个月复查1次,46N待骨折愈合后,可拍x线片,决定适时拔除内固定。

4.结语

断肢()再植主要以显微外科为主,它使许多常规肉眼下无法进行的手术获得成功。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对手术的预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严密细致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及时预防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手术的预后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