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嘴唇干裂,脾火上升

 风雨狂7 2014-07-29
昨天把关于汉服和汉人的帖子整理成一篇,发到汉网上去了。汉网就是大汉族主义者的集中营,在那发这种帖子,就知道会被人批死,所以做了心理准备。可今天到那一看,还是吃惊不小,怎么呢?二十五个回帖骂我的且不说,这篇杀千刀的帖子,连带我的ID全都被封禁了,而且昨天汉网的管理员还专门发布了一个“ID封禁管理办法”,然后临时招集人马,讨论通过。原本只打算发一点不同的看法,交流一下而已,没想到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怪不好意思的。
 
今天梁燕诚的讲座,听得我真感动。仁者爱人,这句话在中国说了两千年,却始终是重视抽象的内涵而疏于具体的形式,以至于今天孔儒之道难以播于四方。孔儒和道教在形式方面,一定要向耶教学习,不是仅在心里爱人,而要有意地表现出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否则在今天将难以宣传、播散。
 
这两天歧黄之术上问嘴唇干裂的特别多,于是心时琢磨,这段时间是怎么了?昨天刮大风,刮得满天黄土的,成都这边少有刮风,这么大的风肯定是要变天了,而就有同学在这个时候牙龈出血跟嘴唇干裂一块来了。嘴唇干裂应该是和脾有关,五藏对应五官,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火亢盛就会让嘴唇裂口子。那么,脾和天时有什么关系呢?咱从四时特点上来试着说一下。
 
四时的特点是春温,夏热,夏长湿,秋燥,冬寒。这些特点与阴阳的变化,特别是阳气的运动是分不开的。

春:冬至过后,一阳复生,到了春季,阳气逐渐表现出来,自然会温。

夏:到了夏天,阳气益盛,自然会热。

长夏:夏之后,就到了长夏了。长夏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长夏不是夏,而是指夏季过后,从立秋到秋分的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阳气存留于地上,阴气滋长于地下。当阴气滋长到一定程度,就会自下而升,与地上之阳相遇,“聚而为云,合而为雨”,所以长夏主湿。
  长夏主湿,对应五藏为脾。脾性为湿,故“喜燥而恶湿”,可长夏湿气重呀,这时候脾会怎么样?甭问,肯定是更湿了,这一湿不要紧,它能把脾里的阳气给闭住。阳气被闭住不得散发可是个大事,西周末年,陕西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周臣伯阳父解释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是有地震”。瞧瞧,这阳气一闭,弄不好就导致地震。当然了,我们脾藏的阳气被闭住还没那么严重的后果,不会导致什么地震,但是会久而生火。脾火亢盛,根源也正在于此。

秋:秋分时,阴阳相半,寒暑均平,而秋分一过,阴气就比阳气盛了。此时,没有阳气的生发,湿气再也升腾不起来了,于是出现了秋燥。在人体内,湿气一弱,脾火得以发泄,自然亢盛,而脾火一盛,又加剧了人体的燥症,这样就出现了嘴唇干裂的情况。

成都这地方,本来就湿,容易导致脾火亢盛;昨天虽不是秋分,却是气候变化的日子,怎么知道呢?昨天下午一点多钟,快两点那会,一阵妖风刮过……说错了,是一阵冷风刮过,顿时黄沙漫天,阴气大盛,然后晚上下了场雨,今天天气就冷得吓人。在这时候湿气消散,脾火上升,所以嘴唇愈会发干裂,或者牙龈会出血,这些实在是天时使然。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大概地说一下,各人的具体情况要复杂得多,不能就此一概而论。

那么,该怎么办呢?得看程度了,要是严重的话,得上经典名方“升阳除湿汤”。不过这方子有点重,而各人又都有各自的情况,所以不建议轻易使用,还是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诊断后再说吧。要是没那么严重话,不妨多喝些冬瓜汤,会有一定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