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与思路

 杏林脉香 2014-07-29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与思路

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在中国已经被肿瘤患者广泛接受,得到了我国肿瘤学界的认可,并受到国际上的关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是我国防治肿瘤的特色之一。中医药治疗肿瘤,经过几代人数千年的努力取得了如下成绩:一是形成了既掌握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并具有较高中医临床水平,又较好地理解现代肿瘤学包括临床诊断和有关治疗手段地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二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和阐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机理,系统整理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防治规律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三是研制出有较高实验与临床验证水平的治疗肿瘤的中药。正是以上三点,为中医药肿瘤防治研究的新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中医药能够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

中医药在防治肿瘤中广泛运用,属于辅助治疗或支持治疗范畴。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常与化疗、放疗、手术相结合,或者对那些不能接受化疗、放疗、手术的患者长期单独使用。

一、扶正培本中药在肿瘤治疗中

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扶正培本类药物能补益滋养,用治人体的各种虚证,具体地说,能改善血象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调正机体免疫状态,增强对外界恶性刺激的抵抗力;加强激素调节功能,促进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环腺苷酸的相对值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并有利于保护骨髓,增强放疗和化疗的效果,控制复发,达到抗癌、抑癌的作用。临床实践也证明恶性肿瘤患者恢复期给予扶正治疗后,一般状况、血象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扶正固本类药物多用于消化道肿瘤,其次用抗肺癌、白血病、肝癌及妇科肿瘤,常与其它类抗癌中草药、化学药物、放射治疗、外科手术等配合使用,既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抗癌作用。

在几十年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治疗方法。近年来,基于正气内虚为恶性肿瘤重要的发病学基础的共识,以扶正培本为主导的治疗方法,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渐渐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另外,近年来,树突状细胞(Dc)在抗肿瘤早期免疫应答中的关键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DC作为免疫佐剂在B淋巴瘤、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肾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我们的研究证实肿瘤患者机体普遍存在着免疫功能和DC抗原递呈功能低下,并将中医扶正培本治则即提高机体抗邪机能的机制与DC抗原递呈功能有机地结合,应用扶正培本为主的中药或复方制剂(益肺清化膏和肺瘤平膏)作为外源性免疫调节剂,发挥中药复方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优势,通过干预和调节患者DC抗原递呈功能,提高了患者抗肿瘤免疫机能,间接抑制肿瘤形成、增殖、侵袭与转移。并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中医药扶正培本治则抗肿瘤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开辟新的思路与治疗靶点。

二、中医药增效减毒,促进康复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研究证实了中药可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中医学认为化疗可以损伤人体正气,造成骨髓抑制,免疫低下,胃肠道反应及肝肾亏损。临床常用补益制剂生血宝、十全大补汤等对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或红细胞减少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益气养血、化瘀通脉类中药如生脉散、血府逐瘀汤等,可减轻化疗引发的心肌损伤;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中药如六君子汤等,可减轻化疗后胃肠反应;猪苓多糖注射液等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化疗时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肝胃不和的症状;可以选用桔皮竹筎汤、旋复代赭石汤、小半夏汤、藿香正气散等。放射治疗、一些化疗药如马利兰(白消安)长期服用,可引起闭经,男性可引起睾丸萎缩,已稀雌酚在治疗绝经期后乳腺癌时可以引起阴道出血等症状;可采用补肾温阳、活血化瘀中药(金匮肾气丸、桃红四物汤、二至丸等)减毒。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鬼槽碱(VPl6)、紫杉醇(TAXOL)等化疗药都能引起脱发,依照中医理论“发为血之余”,可以予生血丸、七宝美髯丹加减治疗。在放化疗程的1-2周后常见倦怠乏力、精神不振、心慌失眠、口干舌燥、虚汗出、手脚麻木,这是神经系统的反应,在此期间除格外注意饮食营养、起居冷暖外,可用中药杞菊地黄丸、归脾丸加钩藤、夜交藤、鸡血藤补气养血通络。

放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在组织损伤及对骨髓的抑制。合理应用中药对放疗后反应进行综合调理,可以减轻头颈部放疗引起的口干、咽燥等热毒伤阴、气阴两虚症状;可缓解急性放射性肺炎引发的咳嗽、肺通气障碍等症状。研究表明,中药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总黄酮可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放疗所致组织细胞损伤、保护SOD活性,减少肺癌术中放疗时肺组织充血、胸膜粘连和食管粘膜糜烂等损伤。

三、肿瘤术后中药干预

肿瘤的复发与转移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术后抗复发与转移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医药与手术治疗临床研究表明,术后辅助治疗,可减轻手术的损伤,有利于术后的康复,减少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存期,同时为患者接受放化疗创造条件。

近年来,在中医药术后抗复发转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表明:(1)术前使用中药可以改善患者体质,减轻因其他疾病引发的肝肾功能障碍,为手术创造条件;中药可使肿瘤灶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增加,使肿瘤灶周围的降解酶受到抑制;康莱特注射液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病灶坏死,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2)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减轻手术的损伤,有利于术后康复,并减少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存期,同时还可为患者接受放化疗创造条件;对于术后患者常出现的气短、乏力、汗出、恶风等元气亏损、卫表不固的症状,采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加速体力恢复,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对于术后出现的食欲减退、腹部胀满、神疲乏力、便秘等,应用益气健脾、和胃消导中药(如补中益气汤、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等)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肿瘤不仅通过肿瘤血管从宿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且还通过肿瘤血管向宿主输出大量的恶性细胞,导致肿瘤的不断生长和转移。肿瘤转移复发与人体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正气亏虚以及机体抗病能力降低等内环境失去平衡有关,瘀血内阻f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血液高凝状态)是癌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活血化瘀药物对防止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人参皂甙Rg3在抑制Lewis肺癌瘤体生长的同时,对肿瘤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同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康莱特注射液系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活性成分,此药能显著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免疫功能低下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中药扶正则可提高癌症免疫功能和减少肿瘤细胞表面活性物质;消化道肿瘤处于脾虚状态特别多,所以健脾益气有可能抑制肿瘤的转移复发。扶正培本药物还具有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内分泌体液的调节功能、调节细胞内cAMP含量及cAMPcGMP的比值等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所必需的条件。既往的基础研究也证实,中医药在干预抗复发和转移的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苗头,将是今后中医药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中药抗肿瘤成分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药理学研究从整体,发展到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药理学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天然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生物碱、蛋白质、苷类、油脂等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多种功能,其中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及抗肿瘤作用倍受关注,中药多糖作为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是通过影响内皮系统的功能来实现免疫调节。大量药理试验证明,多糖不仅能激活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M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细胞(CTL)、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树突状细胞(Dc)等免疫细胞,还能促进细胞因子生成,激活补体系统,促进抗体产生,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清热解毒类药物的较广的抗菌谱,能抑制病毒,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对一些实验动物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癌细胞与白细胞也有杀伤活性,因而具有消炎、杀菌、抑癌、排毒和退热等作用。它们中不少药物已分离出有效的抗癌活性成分,如喜树碱、多糖,三尖杉酯碱、靛玉红、长春花碱等。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减低血小板凝集,可以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种植、从而减少转移;能影响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以改善实体瘤局部的缺氧状态,提高治疗敏感性,这样有利抗药物,免疫淋巴细胞及其细胞毒素到达肿瘤部位,药理抗癌作用。有些药物能提高机体、补体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纤维母细胞亢进的胶原合成作用,减少粗糙型纤维母细胞生成,因此可以预防或减少治疗引起的组织纤维化。中药这个宝库需要我们利用现在科技手段来发掘,结构修饰是开发天然抗癌药物的捷径。TaxolCamptothecin引发了对喜树碱类药物研究的热潮,很多研究者和厂家相继通过结构修饰得到了大量衍生物、类似物。我国喜树碱的原料丰富,而且从全合成角度讲,喜树碱的合成也较容易,所以其研究开发一直很有潜力。利用免疫抑制作用来筛选抗肿瘤药物,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个普遍的规律。雷公藤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功能,但它毒性大,古称”断肠草”。其主要成分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TNF诱导的NF-KB的活化,但并不依赖P53基因;它与紫杉醇存在协调作用,某些方面比紫杉醇还要优越。通过增加水溶性进一步改造其结构,可以提高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

我国已经批准的一类新药参一胶囊(人参皂甙 Rg3)是由中药人参提取而成。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是自古以来治疗虚证之要药。可补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鼓舞脾胃,益气养血。药效学试验结果证实:该药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和抗转移作用,即对小鼠移植性黑色素瘤、Lewis肺癌、S180肉瘤有抑制作用;对裸鼠移植人体B16黑色素瘤实验转移、Lewis肺癌自发转移、 Lovo人体肠癌转移、MGC人体胃癌转移模型有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参一胶囊与化疗合并用药对气虚证肿瘤患者有增效减毒作用,能够改善气虚证候,提高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增加体重,是安全有效的中药一类新药。最近的研究发现,大蒜新素在抗肿瘤和抗真菌方面已经显露出良好的苗头,值得关注。

五、今后的研究思路

可以预见今后我国肿瘤防治的模式,是根据肿瘤的生物特性和病程特点,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入临床治疗,强调将宏观与微观、辨病与辨证、整体与局部、治本与治标、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制定出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体系。随着传统医学与现代生物、物理技术的不断融合、多领域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中医药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将会得到充分地发挥,也将有利于创造出优于其他任何单一疗法或医学体系的新医学模式。

当然,在目前的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存在问题,缺乏严谨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循证规范;不但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极少,统计方法相对落后,且盲法应用较少,缺少对临床不良反应和预后终点的评价,尚未建立起充分反映自身学科特点的科学的辨证与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因此,在中医理论框架内,进行专业设计,对中医肿瘤证候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对现有治疗方案进行有效性评价,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的辨证与疗效评价体系规范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是有益和可行的。另外,当前中医疗效的评价多数以计分的方式,对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结果的判定或多或少有些主观随意性;可否通过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对中医药干预调节某些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表达进行前瞻性研究与探索,以期最终将恶性肿瘤标志物引入到中医药有效性评价,以促进中医肿瘤疗效评定的客观化。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程特点,将整体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入临床治疗,强调将微观与宏观、辨证与辨病、局部与整体、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制定适合治疗对像个体的最佳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标准。有计划地把中药治疗和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相结合,达到既增加疗效,又减轻毒副作用,并最终将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