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家下午茶之六十四:PE求贤若渴:老马的新名片与郑伟鹤的好心情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8-02
    老马笑呵呵地递过来一张新名片,上面写着:马卫国,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合伙人。

  身旁的郑伟鹤笑着说,这个头衔马上要改成“执行总裁”。

  这一周多来,原华泰联合证券主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马卫国投身PE界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不小涟漪。

  甚至有业界评论说,这可能意味着一轮券商人才投身PE的大潮开启。

  而在消息的发源地,深圳福华三路国际商会中心的办公室里,郑伟鹤的心情看起来的确不错。

  他主动谈起老马,第一句话是:“这可不是一时兴起的挖角,我们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

  他如此描述老马加盟的原因:彼此之间熟悉,认可,没有过多的交易成本。

  在此基础上,“第一有股份,第二有薪酬,第三做出项目有好的提成。”

  “此外还有一个平台,有了一定的资金、人才、项目贮备、案例积累,比白手起家要好很多。”

  老马其实正当壮年,现年43岁的他,在联合证券有着辉煌战绩。

  1997年,马卫国正式加盟联合证券,成为早期元老之一。随后在投行业务条线一路成长,2006年正式出任联合证券副总裁,全面负责投行业务。

  随后,华泰联合投行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2007年3个IPO项目;2008年8个IPO项目;2009年IPO开闸后不到半年,又发行了8个IPO项目。

  2010年马卫国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当年华泰联合的投行业绩由上年的第11名猛然跃至第3名,仅次于平安和国信。

  投行部员工也达到300多人,几乎都由马卫国一手组建起来。

  投身PE之后,原来多年投行生涯所积累的资源,顺理成章地成为老马的独特优势。

  就在我们聊天的前一会,老马刚接到一个前同事的电话,“以前联合出去的,说有个项目下周一起去看看。”

  我问老马,“接下来会不会召集当年的投行旧部过来?”

  他说,短期看,由于券商的保荐人制度带来的红利,很多人出于薪酬原因暂时不会动。但从趋势看,从券商投身PE界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这种趋势背后,一方面是现有券商的机制不够市场化和灵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去年以来市场形势的变化,创投公司面临更大的找项目压力。

  多方迹象表明,随着创业板和中小板二级市场估值的持续下降,PE最好赚钱的时代可能正在过去。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现在新股发行市盈率很多也就20多倍(市盈率)。而pre-ipo的报价,在前年和去年高峰期有的甚至已经接近20倍。这种情况下,加上锁定期,后期项目获利的空间已经不大。

  于是,近段时间,整个PE界最热的话题是一个词——天使——继续向上游走,以更低的估值,介入更早期的项目,以图更丰厚的回报。

  不过另一面则是——天使投资对于PE机构找项目的能力,以及看项目的眼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郑伟鹤说,老马加盟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为将来的美元基金寻找下一个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合伙人。

  而另一家著名PE达晨创投的总裁肖冰则告诉我,“我们永远在寻找合适的人。”

  听,这是一个行业对人才的呐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