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祁连,探秘张掖(下e)

 老沈阅览 2014-08-03

深入祁连,探秘张掖(下e)

    11放生雪豹与临松的金塔、马蹄寺石窟( 610日)

来到张掖没几天就听说林业局在人烟稠密的村庄附近捕到一只雪豹。雪豹本是生活在雪山雪线以上的动物,怎么跑到平原上来了?我想它肯定是饿极了,下山来猎食家畜,由此想见祁连山生态的恶化,由于雪线不断上升,致使生活在雪线以上的雪豹不得不下山捕食。

我见到这只雪豹时,它蜷缩在铁笼中,对眼前的肉视而不见,一双警惕的眼睛扫视着围观的人群。

放生仪式在610日上午举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记者跑来拍摄放生仪式,我也被邀请参加,那只关在笼中的可怜的雪豹被置于会场前供好奇的人们参观,它始终蜷缩着,似乎从来没有更换过姿势。

仪式结束后,载着雪豹的小卡车向祁连山驶去。我的车紧随在雪豹车后,清楚地看到笼中的雪豹站立起来,凝视着雪山,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雪山渐近,这只雪山精灵预感到新生活即将来临,身体中的野性开始复苏,浑身的毛也竖立起来。

我没有跟随它走到放生地点,没有看到它走出铁笼时的样子,因为我进了马蹄寺石窟。后来听林业局的人说,它一走出铁笼就窜入林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我常常回想起它与我对视时的目光,默默地为它祈祷,不要再落入人类之手。

马蹄寺、金塔寺、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等八座寺窟分布在尧熬尔的神山——奈曼额尔德尼北麓临松山下,奈曼额尔德尼又叫“八宝山”或“牛心岭”,原属尧熬尔鄂金尼部落,今划归了青海省。“临松山”名副其实,山的南面就是茂密的松林,站在山上的洞窟前就能望见,松林再往南是雪山——雪豹放归的地方。

十六国的后凉-北魏时,临松山下设立了临松郡,建立了北凉的卢水胡就生活在这里,马蹄寺石窟群窟就开凿于那个时期。据说第一座洞窟是北凉沮渠蒙逊为其母所开,当然也有敦煌隐士郭瑀等在张掖讲学时所开的说法(见《敦煌县志》:“郭瑀,晋敦煌人,......隐于临松  谷,凿石窟而居”;《甘州府志》载:“城南百余里临松山下  谷中,以石上有马蹄,俗名马蹄寺,有石门二十,石洞七,俱凿大小佛像......,石窟始于郭瑀及其弟子,......”),若以实物论,目前的石窟保存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塑像和壁画。在茂密的森林和四季积雪的群峰环抱中,这座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并称河西三大艺术宝库的石窟群静静地俯视人间已近1600年。

河西走廊石窟众多,不算张掖以外,甚至不算张掖其他各县,光肃南一县就有马蹄寺石窟群、金塔寺石窟、文殊山石窟、前山千佛洞、前山万佛洞、石佛崖石窟、泱翔石窟、景耀寺石窟等,但以风景和规模论,金塔寺与马蹄寺分别首屈一指,金塔寺石窟中北魏时期的260多身高肉雕泥塑飞天更为全国独有,是国宝中的国宝。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大都麻乡境内,距离张掖不过60余公里。从张掖去马蹄寺只要从环城西路一直向南,经过大满与花寨两个乡镇,在到达南古镇前右转走208县道即到。由神山下泻的马蹄河与大都麻河在马蹄寺旁悄悄流过,生活在这里的藏民其实是西夏党项人的后裔,统治河西的西夏被蒙古军攻灭后,西夏遗民渐渐融入了唐代以来迁来的藏族之中,他们自称“唐兀特”以与藏族相区别。

走进马蹄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40多米之上、气势恢宏的三十三天。佛经上讲,须弥山顶中间有帝释天,四面有八边,共为三十三天,是诸神游戏之处。它以塔状分七层开凿于如墙的红岩峭壁上。看得出来,过去的三十三天外面应该建有如莫高窟一样的层楼,如今,层楼已毁,洞窟外露,细数有二十多个。在其周边的崖壁上,还分布着南北坐佛殿、药王殿、马蹄殿、马王殿。远处观望,我正纳闷如何上得崖壁,裕固族导游已把我们带到一个不显眼的山洞前,原来这就是攀爬三十三天的入口,而连接三十三天各洞窟的隧道全都在崖壁里面,站在外面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攀登三十三天颇费体力,崖本来就高,绝对海拔更高,我走得气喘吁吁,仍然兴致盎然,洞窟内魏晋风格与唐代风格的造像与壁画以及典型的萨迦派雕像如一幅幅历史画卷深深吸引着我。

来到洞窟最高层,俯视整个景区,临松山草丰花繁,一派夏日风光;极目南山,翠柏苍松,黛山浮雪,真是美不胜收!

马蹄寺的东北约1公里是千佛洞,千佛洞分南、中、北三段,北段是浮雕石塔林,内有一座是西夏时期留下的,颇为珍贵;更远的金塔寺在20公里以外,金塔寺与马蹄寺之间是上、中、下观音洞,它们都建在崖壁的高处。

前次从扁都口回张掖途中草草游览了马蹄寺,今天要去金塔寺。

马蹄往金塔的20公里全是越野路,途中草原虽然鲜花点点,大多却是白色的狼毒花。狼毒花是毒草,牲畜不能吃,是草原退化的标志。    途中看过悬崖绝壁之上的观音寺窟,进入了遮天蔽日的林莽,在高大繁密的松林中不辩方向,只能随土路前行。来到一处空地,竖一块国家级文物保护碑,金塔寺到了。从松林的缝隙望出去,是一块上百米高的红色砂岩岩壁,两座洞窟并列其上。沿着200多级的石阶紧贴石壁上攀60多米,来到洞窟门前,两扇相对的门都被铁索紧锁着。幸亏是以考察的名义前来且有裕固族自治县的领导陪同,景区派专人来打开3重铁索,让我见国内仅有的260多身高肉雕泥塑飞天。这些飘然欲飞的立体飞天,一个个表情生动、自然,比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和影壁飞天具有更大的想象力!除了飞天,窟内还遗存着唐代、西夏彩绘的千佛、说法图和残存的北凉时期的壁画,全是佛教绘画中的精品。我想留影,未得允许,可见管理之严!

从金塔窟前遥望4000余米的雪山近在咫尺,雪山晶莹,林莽苍翠,山泉淙淙,那一幅山水美景让我永生难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