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高考教学的探索

 率我真 2014-08-06

(本文在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优秀论文教学录像和教学课件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

 

近十几年来,书法本科专业陆陆续续在大学开设,目前全国招生院校达到50余所,每年招生人数接近2000人。书法高考也和其他艺考一样,在全国各地得以发展,成为艺考的一个门类。书法高考生也和美术、音乐等高考生一样成为艺考生的一族。

相比美术、音乐艺考教学,因书法专业在大学本科设置较晚,书法高考教学是一项新的艺考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情况远没有美术和音乐教学那样受到关注,专业影响程度较浅。大部分学生选择学习书法专业作为高考方向时基础较差,甚至有的考生在这之前没有写过毛笔字,零基础的不乏其人。另一方面,通过大学本科招生试题来看,书法专业高考要求和内容日渐提高:考试的临摹要求逐步加宽已经涉及到了书法的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考试的创作要求也涉及到了两种或三种书体的创作。这些矛盾给考生增加了压力,也给书法教学提供了挑战。

经过三年教学实践成绩斐然。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对于书法教学的重视,也得益于广大师生的辛勤和努力。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在书法高考备考教学方面我们做了以下探索:不仅如此,相对于考生书法专业学习的时间来说,却相对较少。伴随着考试要求的逐步深化,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考试的标准和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任务。我校自2008年开设书法高考专业来,不断探索书法高考教学,

一、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书法专业考试的要求,提高书法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让学生在没有毛笔字的基础,在学习时间短的情况下达到书法专业的要求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从书法艺术上来讲,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书体各有不同的特点,各有不同的技法特点。而且每种书体不同的书家又自成一体,篆书仅仅就时代而言有大篆、小篆的不同,赵之谦、吴昌硕、邓石如同写篆书而又面貌不同,《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都是隶书,却一碑一貌。楷书又有魏碑、唐楷的区别,唐楷四大家也是特点鲜明。行书和草书也是这样。而且从考试的临摹测试内容来讲,出现在以往考试的碑帖在五、六十种以上,要想让学生面面俱到在学习时间短的情况下也是办不到的。不仅如此,考查还要求学生掌握两种至三种书体的创作,这就更增加了备考压力。

从书法艺术的学习上来讲,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是基本的学习原则,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合乎规律的经验之谈。书法三要素在学习中最容易首先掌握的是结构,我们是由结构这一突破口开始。篆书结构、笔画在五种书体中是最简单的,但是由于篆书是古文字不易识读不易记忆,学习书法首选篆书看似最佳,实际并不理想。在五种书体的学习中,隶书入手是比较好的,隶书结构容易掌握,短时间能够见效。在书法教学中我们从隶书教学开始的探索方法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字体虽然各有不同,汉字和书法用的是同一载体,汉字的五种字体演变是文字的演变,但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不一样。汉字应用取的是音和义,书法取的是结构的造型。尽管五种字体不同,是在结构安排的艺术角度方面却有相同点。比如结构的伸缩避让,在五种书体上却是相同的。在教学中,我们是从这一点开始,使学生明白共同点,这样从共同点又进而更好地把握不同点。

二、重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临摹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感悟能力,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

精选了合理的教学内容之后,还要探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是简单地研究教学方法,更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研究学法,重视临摹教学指导,引导学生走临摹结合,以临为主,摹为辅的路子。书法专业的学习,临摹是学习的不二法门。临摹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模仿能力、领悟能力、创造能力,进而提高书写基本功。从古到今临摹的方法在古今书法家的理论中讲得可谓很多,临摹方法无非三种:对临,背临和意临。在实践中掌握好并努力实践做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临摹是书法学习重要方法,但是在临摹学习中重临不重摹,重视对临忽视背临,使学习效率大大折扣,学生“照着字帖会写,离开字帖不会写。”的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背临,看似你写了不少,其实你脑子里一片空白,可以说那种“临摹字帖不错,一创作便无从下手”和“一创作就是自由体”现象也根源于此。

对这些零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我们充分考虑到了上述现象,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尽量避免出现上述情况。高中生学习书法不同于小学生,对临是第一步,走临摹结合,以临为主,摹为辅。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的提高很重要),对临字帖选择通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种方法不利于记忆,也不是字帖的每一个字都是好的,通临字帖的初学者为什么提高慢或者一身习气和笔病就在于此,往往好处没学来毛病学的不少。对临字帖要选临,教师在这一步比较关键,选出字帖中写得精彩的字去反复临摹。

三、欣赏与实践结合,指导学生有心去感悟带着创作意识去临摹。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寄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怀。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她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讲气势、讲质感、讲节奏、讲力度。书法之道,即是做人之道。书法教学必须认清书法的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鉴赏与感悟。正如语文中的诵读,不能为了赶时间就丢掉这些传统方法,否则欲速则不达。教师以各种形式,经常指导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有意识、有计划地加进书法作品的欣赏课教学,教师适当渗透一些浅显易懂的书法理论;利用我校校园文化和书法艺术特色学校的优势,带着学生观摩校内书法作品,现场对书法作品进行讲解和分析,从不同角度认识形式各异的章法款式,认识精彩纷呈的艺术风格。通过引领学生欣赏名作、参观展览、讲授分析等等,大大开阔学生视野,赏心悦目,从而对于书法艺术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章法美、空间美有深切的感悟,提高其书法素养。

中国书法发展到当代,“临摹要有创作意识”的理论提出,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邱振中、沃兴华等先生的理论著作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特别是邱振中先生的《中国书法167个练习》一书,很是受用。在书法高考专业的学习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应在适当时机用适当的方法切入,使学生逐步向创作过渡。在临摹中我们将字帖上的字按照偏旁部首归类,让学生分类记忆;将字帖上的字按照结构相同的归类,让学生记忆。同时,我们在临摹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同一偏旁,同一结构的字进行组合新字练习,用字帖中同一字的不同写法讲解,使学生能够运用临摹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组合新字练习逐步加强创作意识的体现。经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带着问题临摹,不断进行这一练习,使临摹向创作的过渡自然衔接。避免了“照着字帖会写,离开字帖不会写”和“临摹字帖不错,一创作便无从下手”的现象。

四、借鉴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对文化课观摩教学中,集思广益,触类旁通,对于书法教学大有裨益。在高中教育中,书法高考教学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是我们不能去孤立地看待它,而是让专业教师参与到其他文化课的教学观摩中。尽管未必对于书法专业有直接的受益,但是教学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可以使专业教师提高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并得到专业教育的启发。比如专业教师也学习文化课教师利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过去需用几节课讲解的课程缩短了为一节甚至更少。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以提高:学生理解起来更直观,更明了。

书法高考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示范必不可少。但是传统的教师写学生看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师的示范通过投影仪的演示提高了效率,使学生看得更仔细、更直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解决了过去那种因观看角度的不同,而致教师示范多次学生却观察不到理想效果的问题。

经过我们多方位多角度的专业教学探索,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展现。在今年的书法专业高考中,学生的专业课成绩在其参加考试的学校中名列前茅,更加坚定了我们教学探索的信心,以期待更大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