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以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调查

 杏林脉香 2014-08-06

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以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状况,探讨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LES)159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试。结果159名护理人员SCL90总分、阳性症状数、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1);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2.4%,检出率居前3位的项目依次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LES总分≥2O分者占48%,其中总分≥32分者占38.3%,居于较高水平。SCL90总分、阳性症状数、各因子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O.05)。结论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不容乐观,且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应引起医院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着力改善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状况。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生活事件;相关性

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是造成心理应激、诱发负性情绪、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应激源,与心理健康有关。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面对来自医疗与非医疗两方面的压力事件,较一般人群有更多的紧张体验和心态,容易出现各种身心不适,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队伍的稳定及整体医疗护理质量的优劣。本文旨在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事件的特点及相关性,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制订心理健康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3月~20103月对我院169名护士,均为女性,纳入调查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统一指导语,在护理单位完成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59份,有效回收率为94%。调查工具包括2部分。

(1)症状白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该量表由Derogatis1973年编制,包括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9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每项症状按1-5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总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分>2可考虑筛查阳性。

(2)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ealeLES):该量表}“张林和杨德森于1986年编制,包括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涉及家庭生活、工作学习、丰十交及其他3个方面,以负性事件分、正性事件分、生活事件总分为统计量,综合考查事件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问和发生次数。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在1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I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t检验、百分比及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2.1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159名护理人员心理问题总检率为32.4%,心理问题检出率居前3位的项目依次为:

强迫39.7%、抑郁34+6%、人际关系33.6%。SCL90总分为(151.30±42.291)分,高丁全国常模(129.96±3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1P=0.000);同时其阳性症状数、各症状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

2.2生活事件:159名护理人员生活事件总分为(21.22-4-48.08)76IEs总分≥20分,占48%,其中LES总分≥32分有61名,占38.3%,居于较高水平。48项生活事件中,居前3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作学习中厂卡力大(4.69±10.047)分、对现职工作不满意(3.814-9.189)分、生活规律重大变动(2.98±10.060)分。

2.3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分析: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正性牛活事件相关不明显。

3.讨论

本研究显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表现在明显的强迫症状、抑郁情绪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究其原因如下:(1)职业环境造成的高紧张度、高危险度、高责任度迫使护土力图保持对自身和环境的严密控制,注重细节,做任何事都力求准确_完善,对自己和别人要求过严。(2)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提出_r更高的要求,但护士的付出并未得到相应的肯定与同报[2],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使得临床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常造成心理负担过重,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3)护理丁作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医护之间、护患之间、护士之间、上下级之间、与医技后勤人员之间等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易造成护理人员人际关系不适。

生活事件对护理人员影响泛,使护理人员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更大,以工作学习性压力大、对现职工作不满意、生活规律重大变动3项问题最为突出。护理工作难度大、责任重、范围广,但现有护理人员人力不足,造成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还要不断学习,加之社会的偏见,护理人员的地位、待遇、晋升等方面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护理人员难以从T作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另外,三班轮班制扰乱了护理人员正常的生活节律,造成疲劳的积累或过度,对身体机能产生较大威胁;晚夜班限制了护上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得护士较少参加社会活动,家人团聚时问较少,对其社会和家庭生活有明显影响。

个体长期处于生活事件引发的心理应激状态,会造成心理健康状况下降,负性心理体验增多。超负荷工作量、频繁晚夜班轮班、人际关系冲突、内心期望与现实差距等造成护理职业应激,长期紧张的职业应激状态导致护理人员生理性和心理性疲劳,对护删人员的生理、心理、社会、人际等诸多领域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职业女性,她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承担起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受到家庭生活紧张因素的影响,使其工作中的压力状态在家庭中得不到良好松懈,心身进一步受损。目前多数护珲人员未接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及训练,心理卫生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与平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较差,与生活事件相关,尤其表现在作学习方面,需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努力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环境与待遇,增强其社会支持力度,以提高整体护士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