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锋刀法.破锋八刀

 章意率 2014-08-06

破锋刀法.百度百科

破锋八刀.百度百科

所谓破锋八刀,就是使用大刀的八套刀法,其每招每式都干净利落,刀刀可中敌之要害,是专门针对日本鬼子擅刺的特点编制的。破锋八刀出自于兰州武术名家马凤图为西北军编写的《破锋八刀》和《白刃战术教程》,西北军训练出的大刀队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技法

破锋,击破刺刀。八刀,共8个刀式。刀,大刀,刀身长约60公分,刀柄长约20公分,双手握持。刀身宽约10公分,开长短双血槽,刀头有尖,为60度锐角。刀背和刀尖之间有一圆孔,用来系穗子。刀重4斤。刀后有圆环,用来系刀柄上的缠布和用来擦刀的手巾。

破锋八刀 刀谱
   破锋八刀,是典型的双手刀法。融会了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程宗猷《单刀法选》和清代吴殳《单刀图说》等古典刀法的技法精华,包括埋头刀、拦腰刀、斜削刀、漫头硬舞等技法,动作简捷精炼,大劈大砍,迅猛剽悍,具有明显的军旅实用特色,与现在以花法为主的表演武术有质的区别。
    据“破锋八刀”传人、兰州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体校教练、马凤图先生的嫡子马颖达先生的女婿郭乃辉介绍:
  “所谓'破锋八刀’,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大刀的八套刀法,其每招每式,都干净利落,刀刀可中敌之要害,是专门针对日本鬼子擅长刺刀的特点编制的。'破锋八刀’,共八刀四招,每两刀为一招,并配有歌诀,全歌共八句,一句一刀。在军中训练时,按照'一、二、三、四’喊口令,一步一动,集体进行训练。”
    

破锋八刀”刀谱

    刀诀:“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起手   
    身体左面向前侧立,双脚分开,左前右后成高虚步,左手前平伸,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右手执刀在身体右侧,刀尖向后,刀刃向内。   
   
1、迎面大劈破锋刀   
动作:
   (1)上步左劈刀:上右脚成右虚步,在运动过程中变右高弓步。左手竖起掌,掌心向右,掌指向上,然后从下向后摆。单手刀从右后、右上向左下斜劈。等刀劈到左下时,左臂弯曲,左手在腹部前迎接在右手腕外部,手心向左,手指向上,双手基本呈交叉形。 2、上步右劈刀接跟步下按刀:左脚上半步,成右跪步。单手刀从左臂外侧继续向左上走,从左上向右下斜劈,一直劈到右膝盖外侧。右手向后上摆,刀劈到左下方时候,右手正好曲臂摆到左肩。然后左手附在刀背上,左手扶刀背,手心向下,手指向右。刀在下劈过程中是向后滑动的,左手本来在刀中后部,最后停在刀背前部。   
   技击:
   此刀是对方刺我,我上步换位,大刀从对方中门侧面下劈,故称迎面大劈。此刀关键是右脚上步自然换位使得对方刺刀刺空,我一刀把对方枪隔开,反手一刀砍对方颈肩膀。如果我刀劈空,对方一定是先收枪后缩,在我出击时出枪反击。我此时仍需要向前冲,左手放在刀背上助力向下压。一边劈一边往后收,连劈带按带后拉刀。用来压对方刺来的枪。   
刀法:  
   其一、劈刀:刀从上向下为劈刀,力达刀刃。刀和手臂成直线。   
   其二、按刀:刀刃向下,有短促的长劲移动。   
   
2、掉手横挥使拦腰   
   动作:   
   (1)上步斜上架刀:向前大步迈出左脚成左弓步,双手位置不变举刀架至头顶前,刀刃向上,刀尖向左,刀是个斜向的,右手高左手低,右手在头正前。
   (2)上步横抹刀:双手从上向下向外分张,右手持刀走一个顺时针小的极扁椭圆圈从右至左横抹,刀与面高,是平抹,左手后平摆,掌心向下,掌指向后,刀抹到身体左边时左手手心向下迎接刀柄,握于右手之后,此时上右脚略成右弓步。   
   (3)上步转身横扫刀:再上左脚,以右脚前掌为轴右后转身面向右后方,成右跪步。双手持刀转锋由左至右横扫出270度,刀一直要扫到右腰以下到膝盖位置,重点在于扫腰部的位置。  
    技击:   
    此刀是对方刺我,我用刀上架。接着上步用一刀横抹其颈部,对方收枪急退,我上步转身斜扫他腰部一刀。   
    刀法:   
    其一、架刀:力点在刀身中部,上架,刀刃向上,肘关节伸直。
    其二、抹刀:旋臂,曲肘,边抹边用抽,抹对方颈部。   
   
3、顺风势成扫秋叶   
    动作:   
    (1)上步撩刀:转身,向左前动一下左脚成左高弓步,双手从上向下向外分张,左手掌心向下,掌指向外,右手单手持刀从右下向左上撩刀,刀与面高,左手由身体左向前下、前上画弧线,左手接刀柄握于右手之后。   
    (2)上步扫刀:进右脚成右高弓步,两手向前推,使得刀从上向下画一个逆时针小弧线,从左上向右下斜平扫----基本平扫,刀比腰高大约在横膈膜位置。   
技击:此刀是对方刺我,我上步撩其前手,把对方枪一撩,对方必然缩手,我趁势扫其上身中段。   
   刀法:  
   撩刀:刀由下向前向上为撩刀,力达刀刃前部,刀要贴近身体。   
   
4、横扫千军敌难逃   
    动作:   
    (1)上步左平扫刀:左脚向右脚略跟进,与上动构成一个完整的连枝步。身体后坐,把刀竖起来,刀刃向外,然后放倒,刀刃向前,上左脚跟右脚成左跪步,双手持刀从右向左横扫,刀与腰高。刀走到左腰侧前即可。   
    (2)上步右平扫刀:上右脚跟左脚成右弓步,双手翻转,双手持刀从左向右横扫,刀与腰高。刀走到右腰侧前即可。   
    技击:
    此刀是我运用腰力横扫对方腰部,一刀不中再扫一刀。   
   
5、跨步挑撩似雷奔   
    动作:   
    (1)左转身:以右脚尖为轴,左脚向后伸,左转身。   
    (2)上步挑撩刀:上右脚成右虚步,左手向外向上斜直线分张,先是掌心向下,掌指向前,超过头顶。从右下至左上挑撩刀。然后刀向左下运行时,在此时左手合到刀柄上,在右手后。这一挑撩刀不过肩膀,向外侧而非外侧上,更多的是以挑为主。刀柄高于刀身。   
    (3)上步撩刀:右脚向前迈步,左脚跟上,身体右转,成右高弓步。双手持刀从左下至右上撩刀。这一刀是从身体正下方直接撩到正上方,而且柄先动。两手持刀柄高举过头,在头正前方。   
    技击:
    此刀是我以刀挑撩对方握枪左手,随即撩对方身体侧面。是由下向上撩割。   
    刀法:   
    挑刀:力达刀尖,刀臂成一直线。   
   
6、连环提柳下斜削   
    动作:   
    (1)上步撩刀:双手分张,左手在前,掌指向前,掌心向下。右刀在后,刀刃向下。然后上左脚成左高弓步,右手刀从右下向左上撩刀,左手从头顶走到身体左后,掌心向上。   
    (2)上步削刀:上右脚左脚跟进连枝步成右跪步,双手先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内,手指向右上,手心向内,再向外分张,掌心向侧前,掌指向左后,右手刀向右方平砍削,刀与腰平,刀尖向前。   
    技击:
    撩刀术语为提柳。一个技法是抓对方枪杆直接撩对方腋下,另一个技法是直接撩对方前手,对方或者松枪后退或者收枪后退,我立即跪步乘其下部空虚直削其膝盖。   
    刀法:   
    削刀:刀刃由前向下、左、右,刀刃斜向下。   
   
7、左右防护凭快取   
    动作:   
    (1)上步架刀:上左脚跟右脚连枝步成左跪步,右手刀先沉腕,刀刃向前,刀尖向斜上,向左上用撩的轨迹架,刀尖向前,刀刃向上,左手在右手后接刀。   
    (2)、上步架刀:上右脚跟左脚连枝步成右跪步,双手持刀柄为主要移动点,以护手为中心走U字形,向右上撩架。   
    (3)上步劈刀:上左脚跟右脚连枝步成左跪步,左手向左张开掌心向前,掌指向上走到头部正前方。右手刀刃向右横抹一小段接着刀刃方向不变向左横抹到身体正前方(就是走一个顺时针小圈,下与嘴平)后,双手握刀提起过头,左手在前,向下直劈。   
    技击:   
    此刀是左右外磕架刺刀。轨迹短,动作快。然后上步,挑出对方刺刀露出空当后下劈,故称快取。   
   
8、移步换型突刺刀   
    动作:   
    绕步刺刀:第一步左腿向前垫半步,第二步右腿越过左腿向右走,第三步左腿继续越过右腿向右走,第四步右腿越过左腿向右走成右弓步,双手分张,右手刀前刺,左手掌心向外,掌指向后分张。面向右前。   
    技击:   
    此刀是利用步法转换位置径直撞刺对方胸部。因左右脚轮换上步,故称移步换型。   
    收刀   
    刀先向外上挽花,这个外上的圈一定要大,否则走不出下面的剪腕花。此时左手在右肘处,掌心向下,手指向肘,随即转身成左虚步持刀亮掌,掌心向右,掌指向上,右手刀在身体右后面,刀尖向后,刀刃向内。   
   刀法:   
   剪腕花:以腕为轴,刀刃和刀背要分明,刀要绕立圆,刀要贴紧身体,力达刀尖。


“破锋刀歌”是马凤图写于西北军中的刀法歌诀,“破锋八刀”歌诀全歌共八句,一句一刀:“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八刀是典型的双手刀法,融会了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程宗猷《单刀法选》和清代吴殳《单刀图说》等古典刀法的技法精华,包括埋头刀、拦腰刀、斜削刀、漫头硬舞等技法,动作简捷精炼,大劈大砍,迅猛剽悍,具有明显的军旅实用特色,与现在以花法为主的表演武术有质的区别。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

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注释:双手握大片刀,刀尖朝下, 当鬼子刺刀刺过来的一瞬间 把刀挑起挑开鬼子的刺刀或挑偏鬼子的刺刀 这时因为是向上挑起所以刀是在头上的 这时就可以顺势劈下 一刀就可以解决鬼子劈成两半。配合步法用刀尖左右拨开鬼子刺刀的同时 双手握刀突刺 。
第一式:带刀势
足并立,右膝稍弯,名曰『雌雄脚』。左手按刀鞘,右手按刀把;左肩向前颠步,进左脚于右,再左转;进右步,拔刀。
第二式:出刀势
右手阳掌,出刀于右,斜横刀尖在左,示胃腹大空向敌,彼枪札入,略偷左脚移于后,用刀把枒下枪,随加左手共持刀把,则刀尖斜横右边,以右肩向敌。彼枪又札入,即起拏砍一刀,以成外看势,彼枪又札入,斜进右脚,刀背勾开枪,即进右脚砍杀。又一着如前出刀之势,彼枪札入,亦如前移步,刀把枒下枪大份左脚,右转身,进右步,背砍一刀。
第三式:压刀势
右手阴持刀,蹲身压下低势。左手直伸于后,刀尖斜向上,以便下式丢刀高起。
第四式:丢刀接刀势
压一刀,刀口向下,丢起刀,俟刀落下,右手阳仰接刀,刀丢起落下之时刀身毋需转动,则接手持把,刀口向前,则便运用,如刀丢起落下时转动不定、接持刀口不能向前、或左或右者,则刀难于运用矣。
第五式:按虎刀势
接刀在右,再好进步,听变埋蛇入洞二,劫从便砍杀。
第六式:背砍刀势
如先立外看势,彼枪从右札入,刀往右推,进左脚,偷右步,左转身,横靠一刀。
第七式:低插刀势
先立低看势,彼枪札左脚,低插一提,彼枪起札面,刀背开枪,斜进右脚砍杀。
第八式:单提刀势
右持刀,左身并手侧于右,突露左手外腹诱敌刮入,斜进左步于右,左挽枪,进右步,单刀直刺。
第九式:单刺刀势
单手刺刀,回挽五花,曲左肘,垫刀背,往上过,担右肩。
第十式:担肩刀势
刀横放右肩,前手垂于左。突露右手腹协,诱敌枪入札,左肘往右横垫开敌枪,左右二脚斜踏而入,随加左手,共持刀把砍杀。单提担肩二势,乃倭奴谲诱之法也,但人见此大空门而欺之,多用枪着实刮之,常堕计中矣,故云欺敌者亡。
第十一式:斜削刀势
如抱刀怀中,右肩向敌,彼刮右脚,用刀斜削开枪,然则刀偏于右,彼起枪札面,偷左步刀绕开枪,顺砍一刀。
第十二式:收刀势

破锋八刀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势成顺风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
跨步挑撩似奔雷,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搬拦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这套抗战军旅刀法没有找到像样的注解,云某练刀,稍有感悟,就来尽我的理解来注解这套刀法吧,云某在此献丑了,有疑问的地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啊!

迎面大劈破锋刀,(以快刀抢攻对方头部或者面门,出招要快,具有突然性,打乱对方阵脚)

掉手横挥使拦腰。(在劈砍一刀后的瞬间,变换换刀和手腕的方向,拦腰砍杀,变换一定要突然性,使得对方难防并无预见性,更能打乱对方阵脚)
势成顺风扫秋叶,(当刀重重的劈砍后,不用变换刀的运动方向,顺着刀的惯性方向(俗称:“刀势”)成下盘连环砍杀,身法以腰部使力,成旋风式,攻击部位在下盘,以脚踝、膝盖与胫骨这些脆弱部位位置作为目标,要使出扫秋叶的气势,连贯,稳狠、一气呵成!这招估计对付多个敌人时也有效果,下盘一般难防,而身处下盘,对方也难攻。一砍多的典型招数!)

横扫千钧敌难逃。(借用腰力这些身体上的力量,以合力的方式横砍,刀式沉重,犹如下山猛虎,无法招架,要带着来人砍人,来刀砍刀的勇猛无畏信心,千钧的一招,对方是无法招架的,如果遇见日本刀或者刺刀,连人带刀一并两截,是这刀所追求的效果)

跨步挑撩似奔雷,(跨出一步,目的应该是避开对方的攻击,到达攻击位置,同时挑的目标是直接刺入对方颈部、主身体,撩估计目标是对方手腕等关节部位,或者阴部(真够阴狠的),而奔雷,指的是速度一定要快,要有爆发性。应了中国古代拳谚中的那句话:“不招不架,就是一下!”)

连环提柳下斜削。(这个动作估计是这套刀法下刀下亡魂最多的一招了,提柳,指的就是用刀背,格开对方的兵器或者刺刀,而刀背格开的同时,刀锋已经在砍杀位置,这时候“下斜削”,一刀毙敌!真的是完美的一击啊,没有任何多余动作!主要攻击目标还是以颈侧动脉或者腰间的肾灯位置为主,从解剖学上看,其它部位有骨骼阻挡,不好使出一刀必杀的效果,而这两个位置,是人类暴露在身体外最脆弱,无骨骼肌肉防护的非常致命部位)

左右搬拦凭快取,(防御动作,左右格挡,不知道搬拦指的是仅仅竖着拿刀格挡,还是仅仅是一个泛指拿刀格挡,凭快取,指的是速度一定要快)

移步换型突刺刀。(这招个人估计,要在事先判定双方的距离,在中距离适当的情况下,一刀刀式挥完后,突然爆发,发力向前跃出或者跑动这个就是配合突刺的移步,一定要突然,这个也许是换型所指的,突然变换招式。然后使出突刺。目标以颈、心窝这些主要目标为主)

总的来说,这套刀术没有讲解每一招该从哪里到哪里,但是,没有个套路就是实战的需求,手对手哪里有时间想,练熟刀式,潜意识的使出来足够了,可惜这套刀术被新世纪一招一式刻板定死的,因为现在已不是那个年代,也不需要这些直接致命的招数,它已经完成了它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且湮没在浩瀚的历史海洋里面。当今练刀者,大多中老年人以活动筋骨,习些慢动作的套路,如此对于运动足矣,可惜这些实战的招数,将会随着时间消失,无法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