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一》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在国内著名的石窟中,麦积山石窟凭借山峰 "小江南"、"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在自然景色上胜了一筹。而在十分陡峻的悬崖上开凿出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这也是国内石窟中极为罕见的。
麦积山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色。
麦积山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在这些峭壁上开凿出来的,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明显带有地方特色。毫无疑问,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是"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开凿的年代大致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不断开凿和修缮,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例如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就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还是中国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如今麦积山石窟已成为了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艺术价值难以估量。它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可使游人顺利登临所有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