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阳“两改”:巾帼干将

 秋天的海 2014-08-07

 

  襄阳汉江网消息(襄阳日报) 记者 邢敦杰 通讯员 王照远 王春梅

  经过大手笔“城中村”改造,把檀溪湖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女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第三届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她就是檀溪湖社区党委书记肖明芝。

  敢吃螃蟹创佳绩

  檀溪湖过去叫檀溪村,虽然是农业村,人多地少,但地理环境优越。1983年,被村民推选到村主任岗位上的肖明芝提出了“以工兴农、强村富民”的工作思路。

  她的第一步棋是,利用檀溪路工程扩建和周边企业用地,村里获得的一笔土地补偿金,在近郊的一片烂泥滩上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宾馆。农民办宾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襄阳,不能不说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举措。方案一出,众说纷纭。肖明芝却十分坚定:“我们不能只顾眼前不求长远,说什么也得给子孙后代留点家业!”

  1990年5月12日,一座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宾馆——溪苑宾馆正式开业。肖明芝引进现代化的管理体制,溪苑宾馆发展成为鄂西北地区第一家农民办星级宾馆,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三星级”宾馆。之后,肖明芝又先后办起了制箱厂、轴承厂等14家村办企业。

  在肖明芝的带领下,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肖明芝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改善居住环境上。她请来规划专家制作了《檀溪湖社区规划建设图》。1998年,兴建了全市第一个村民公寓。由集体投资300多万元,对村级道路统一硬化、绿化。

  2008年1月,他们在全市第一个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为我市今年“两改两迁”探索了路子。经“城中村”改造,522户村民搬进了檀溪新居。

  如今的檀溪湖,已是拥有固定资产5亿多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的小康社区。

  当好代表为人民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肖明芝就当上了区人大代表。1993年,肖明芝当选省人大代表,此后连任4届。20多年来,作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的肖明芝,无论工作再忙,每个星期都要到社区里转转,和乡亲们交心谈心,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

  社区每年拿出几十万元用于困难户、老年人生活补贴、居民子女上大学奖励。

  经过数年发展,社区经济强大了,但新的问题和矛盾也随之出现了:集体的土地被不断征用,社区人员在不断迁入,集体资产和人员的构成日益复杂。在土地等集体生产资料的占有、征地补偿费和集体资产经营收益的分配等方面,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老成员与新成员之间、成员与非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稳定。

  怎么破解这些难题?肖明芝向上级反映寻求指导,向律师请教寻访良方,买来书籍自己寻找答案。

  在肖明芝的努力下,2007年10月,檀溪湖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集体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成立檀溪湖社区股份合作社,肖明芝任董事长。

  实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集体每年的纯利润除提取必要的管理费和公益金、公积金外,60%左右的红利将分配给股东(村民)。改革当年全村1784名股民人均分红1087元,最多的领到2646元,共支出股金194万元。2012年1771名股民人均分红3828元,共支出股金680多万元。

  集体经济从“村两委”管理,变为全体股东管理,做到了改革成果全民共享。

  “当代表就要能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当代表就要能带头,能走在群众的前面、干在群众的前面。”肖明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肖明芝当人大代表后,提出了多个有价值的建议。在今年1月省人代会上,肖明芝提出“关于制定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条例的议案”。肖明芝还建议在推进“城中村”改造中,要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和群众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

  她当人大代表几十年中,先后提出意见建议40多条,履行了一名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