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之韵:透视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心灵

 云卷云舒漫 2014-08-07

海之韵:透视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心灵

2014-08-05 家庭学堂

声明:本文已获得作者海之韵授权发布在家庭学堂微信平台

只要感觉稍微敏锐,谁都知道如今的教育出了问题。教育中分数至上,没有培养健全的人格,而是训练考试的机器。以“应试”为特征的教育难以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造成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工作效能感下降,极大地影响着几代中国人的素质。也因为关涉着千家万户的利益而引起全社会的吐槽和不满。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教师需要迎接变革的挑战,优秀的教师必须让自己处于变革之中。检视教师自身面对变革所具有的精神风貌和观念问题就变得重要了。本文对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心灵做以透视,梳理出三方面的问题。

虚无主义情绪

虚无主义是教师在认识上否定教育变革的可能、不相信教育变革的意义、不相信教育能通过变革获得改变之时,所表现出的无奈、沮丧、绝望、混世情绪。对教育变革本身的认识是变革能否进行下去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否定教育改革成为认识上的时尚时,教育的改善便无从谈起。在当下,认知上的虚无主义已成为教育获得改观的最大隐性障碍,必须破除。

当说到教育问题时,人们常常将问题归因为体制,即使不知道教育体制到底怎么规约教育的,根本问题到底在哪里,也不妨碍他们反复不断地提到它,认定“体制如此,没有办法”。体制被想象为一个庞然大物,教师则是只能顺从和依附它的弱者。这时教师是把自己从现有体制格局的构造者中摘出的,实际上也是否定自身教育变革主体的地位,这意味着拒绝对教育变革承担责任。在对体制的规塑力量极力渲染之下,人们投身于教育变革的热情被极大贬损,直至消失殆尽,这是虚无主义情绪流布的原因,又是其表现。

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和虚无主义情绪则是一体两面。人们想要的是立竿见影的变化。从没有一个长时段的视野,没有对历史的承担意识,从不希冀我们要为下一代人累积点什么。因为行动不能带来明显的立即的变化,所以就干脆拒绝改变。这种拒绝不一定被言明,是在实际行为中得到表现的,比如:

抱怨。抱怨工作劳累、薪水低下,学生难教、领导不公平,等等。

投机。干劲十足,但却缺乏行动的道德目标,一切以个人是否得到经济实惠和经济利益为导向,唯利是图。

随大流。不想任何问题,泯灭自我于众人之中,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上述行为虽然表面看内容不同,但实质相同,套用一句俗语,就是混日子。不过是有的消极地混,想得过且过。有的卯着一股劲地混,要混出名堂。个人无法成为变革的力量,教育行动无法和教育变革之间建立起关联。这些行为在教师群体当中广泛存在,到处可见。

破除虚无主义情绪需要教师正确对待教育变革的困难、正确对待自身在变革中的角色、正确对待行动的效果。对体制力量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教师对教育革新所面临的阻碍有所意识,在教育政府垄断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层面自主革新的空间尚且狭窄,认真追索起来,几乎全是难题,做出改变确实有太多的牵绊。但必须意识到,对体制的约束若强调得失去了节制,实际上体制就成了个人放弃努力的借口,这个影响是很坏的。将一切归因为体制也是取巧的做法,它实际上取消了个人朝向美好教育所有可能的努力,导致普遍的畏难情绪,缺乏价值关切,回避问题或者对问题漫不经心,教育中人的行为常常无关于教育的理想和真意,主动地迎合环境或者被动地被环境所裹挟。

在这个话题上,我们可温习一下迈克尔·富兰对于问题的理解。他认为“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只有我们积极地去寻求和面对那些实际上难以解决的真正问题,我们才可能对复杂情况做出有效的反应。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问题是通向更深入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对困境和问题予以正视、积极探究的态度,意味着教师是把自己作为教育革新的主体看待的,既非旁观者,也非被动的执行者。这里还涉及对行动收效的认识。教育的改变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任何有志于教育改善的教师都需要对此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这是一种心智的成熟,更是教育超越意识的展现。教育信念需要我们葆有耐心和毅力,勇于面对挑战,知其不可而为之,为后来者铺路,去做经过深思熟虑的认为恰当的事情而不是以立即起效作为行事原则。没有这种超越性的责任与使命意识,教育变革是不可能的。

自居弱小的心态

在笔者长期和中小学教师观念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有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把教师看做是这个体制下单纯的受害者,以弱小者自居,从而将对教师思想观念的批判看做是对教师个体的指责和怪罪,你一批判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有些教师就拿出一副被人欺负了的样子,感到冤屈和不平。这差不多已经演变为一种新的“政治正确”,好像老师已经很不容易了,谁批评谁就是刻薄,就是不厚道。这种心理状态不妨概括为“弱势者的强势”,也就是说,有些老师是把弱小当做了武器。可惜这个武器用错了地方,用在了诚心想和他们一道促成教育改变的人身上。他们不会理解,教育思想的系统批判是教育变革实施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也不否定别的探究路向有其价值,比如课堂教学技艺的探索,但是,没有深层教育观的改变,课堂技艺必定流于技巧和术数。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并不考虑这些,他们面对观念的批判有一种十分隘的心理,抱以防御的姿态。这本身就是个需要破除的观念问题,也是精神面貌问题。本身就说明这些教师心智还是封闭的,不理解批判的意义,不理解思想的功用。

这里我们还需要深入思考的是,教师是弱小的吗?教师是无辜的吗?

的确,教师很不容易,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当分数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时,教师不得不与学生一起陷入茫茫题海当中,身体和精神有双重耗损,焦虑和倦怠成为教师职业的寻常现象。但我们思维不能停留于现象,还要更深一步去想,教师这么苦,这么累,没有自身的因素吗?都是体制自上而下的加害吗?显然不是。教师绝非置身于体制之外,而是和教育行政人员、家长一道,是这个体制的共同构造者。一方面,教师被动地执行着大量不合理的反教育的规章制度,缺乏有意识的思考,甚至压根就没意识到,那套做法有什么不对,或者反思不深刻,其结果,就使体制中反教育的因素得以顺利延续。另一方面,教师批判精神的匮乏,教师经验主义的盛行,理论素养的低下,与不合理的教育体制相得益彰,是滋养它的养料。教师的生存状态固然需要去同情,但是这个同情不能失却边界,不能把教师摘出这个体制之外当做单纯受害者看待,而要认识到,他们既是受害人,同时,也是施害者。把教师从恶劣的教育生态的构成者中摘出,这如果不是出于取悦迎合的虚伪,就是严重误判。

这意味着正视教师在教育场域中的主体地位。弱小和无辜的论调,其实是教师还把自己看做执行者,而不是教育运转的主体、教育变革的主体。是把当下问题重重的体制,看做是与自己无关的存在。如果教师以弱小者和受害者自居,不能在思想上成长从而承担起作为主体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而是放弃努力当鸵鸟,听到批评指责就不悦,那么教育就注定继续沉沦。毫无疑问,教师当下的苦和累也只能继续。以弱小者自居,是卸责,同时也必然使得教师自身继续沉陷于教育的困境当中。

摆脱受害人和施害者身份的关键,就是教师的觉醒,让自己精神独立,思想壮实,心理健硕。不觉醒,就只配奴役,而且还会去害人,那就是处于这个体制最终端的群体——学生。这个关键的地方不把握好,不管教师自己觉着多么用心做教育,也是枉然,任何努力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努力越多,为害越大。

面对教育重重的困境,教师需要的放弃自恋与自怜,放弃弱小者的心态,拿出勇气,拿出担当。当教师觉得自己是弱者的时候,教师始终给予自己的是消极暗示。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来说,就成了屌丝和苦逼,弱小者心态就是屌丝和苦逼心态。可能我们的确心理上有太多的顾虑、怯弱,但是在一点点挣脱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变得强大。这之中要紧的是重视理性批评,有对个人观念和精神的无情反思。

孤独感和虚假共同体意识

不否认有一部分教师是怀着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在做教育,他们忠诚于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保持了起码的独立思考,在困境当中,宁可被边缘化也不肯随波逐流,孤独的感觉浸润着心灵。这一孤独感固然有其价值,那就是让教师不会浮躁,在喧闹当中保持一份必要的冷静,在教育良知被放逐之时有珍贵的坚守。同时对于那些灵慧的教师来说,孤独感作为一种存在性的体验可以帮助他们得以触摸和理解人的本质、命运这些有意义的命题,并将这种理解融入到教育认知当中。这些都是有意义的。然而必须还要看到,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孤独的体验也改变着教师的性情,让他们变得孤僻,刻薄、峻急,深感纠结和痛苦。如果你和他们聊起教育方面的话题,你真的能感受到他们在受孤独的折磨。这种情况颇让人忧虑和同情,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人在长时间的孤独中逐渐衍生出对外界和周遭人群的不信任,对教育理想的执著演变为一种传统道德意义上的独善其身、修洁孤高。孤独感最终催化认知和行为上的孤立主义,而这恰是需要警惕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传统道德意义的君子人格之所以不能改变教育现状,是因为教育变革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非常需要对话和共融,依赖于调动群体智慧,因而需要中小学教师与同行、教育行政人员、家长以及高等院校教育专家、学者的广泛合作。教育变革需要集体行动。也就是说,教育变革固然十分需要教师有独立的思考,然而这种独立思考并非把自我的心灵与外界隔绝开来,如果没有思维的相互碰撞,没有思路的相互补充和延展、观点的相互激发和分享,那么不仅问题解决的办法将始终受制和局限于具体个人的经验,而且也无法培植起通往变革所必须的积极向上的理性乐观主义精神,教师可能长期被焦虑、挫败感、对未知的恐惧所控制,内心阴郁,不够明亮。孤立主义之下的心智的闭锁和精神面相的阴暗,会使得教师在繁杂变革面前倍感无能。

因而,今日那些以良心从教的人们,必须认识到冲破孤立主义、谋取合作的重要性。而在此之前,则亟需把体悟和解读自身的孤独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样孤独将不再是折磨教师心灵的负面因素,教师对此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将有助于帮助教师克服和他者的分离,走向有意义的联合。虽然这个任务的完成非常之难,但是对于成功的教育变革而言,不可缺少。因为教育的变革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在创造神话和奇迹,而是志同道合的教师共同体持之以恒的对教育做以改良的行动。

但与此同时,又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深思。那就是,教师在试着走出孤独的过程中,被虚假共同体所迷惑和蒙蔽,融入的是小圈子,而非真正的教师共同体。这里边涉及到对二者的鉴别。小圈子里中,人本身是缺乏独立性的,人情味十足,情感依赖颇强,亲密成了判断共同体的基准。而在共同体当中,人首先是人格和思想的独立的个体,共同体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独立个人之间互相支撑和协作的伙伴关系。人际之间过于亲密的交往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舒缓了教师在恶劣教育生态之中身心的倦怠和疲惫,但是它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实质性的对问题的探讨和交流,缺乏观点的反驳和争鸣,空有联合的形式,但头脑乏力,教育思想贫困,激发不出任何新的见解。

笔者曾经在一个网友全部是教师的教育网站长期驻扎,对这个问题体会深切。网站中很多教师通过撰写博客,相互评论、参加博友会、参加各种研讨会让自己走向他者,自认为找到了同道。然而细致的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教育交往实在需要深刻反省。博客式阿谀盛行,批评的声音缺失,导致教育网站高度同质化,缺乏思性的品质,赞美成为一种风气,它具有强大的力量,同化那些内在自我不够坚实的人。最终几年下来,教师思想水准并没有得到提升,连基本的问题意识都匮乏,小清新的写作比比皆是、华而不实的道理的泛滥成灾。教育变革是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教师得以展开的。

投身于教育改革需要教师把握个人和集体之间的悖论关系。帕尔默曾经有十分精彩的论述:“我们对孤独和集体的需求是一样的,这两种需求彼此对立。构成了一对很大的矛盾,一旦被拆开分离,原本都赋予生命活力的两种存在状态就蜕变为它们自身的亡魂。与群体分离的孤独不再是丰富的、有满足感的内在体验,而是变成了寂寞,一种可怕的与世隔绝。与孤独相脱离的群体也不再能滋养一种关系网,而是变成乌合之众,变成聚集了很多人,发出众多噪音的疏离的人群。”

批评和赞美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当缺乏异质的声音时,赞美本身就容易变质,赞美的作用也变得廉价。混来混去,大家都熟人,当人际的亲密被错置于最终的目标时,真理就会藏身,创意就会被压抑,而深刻的理解和新鲜的创意是一切变革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共同体才生机勃勃。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既有创造又有分享。每个人都被邀请到参与到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当中,共同体中存在着思想的交锋和理智的辩难。对话不再四平八稳,也不追求完全一致。对话的氛围坦率、融洽,人们在发生困惑,出现矛盾时,仍然愿意互相听取批评和意见。当问题和矛盾都没有被掩盖的时候,新的见解自然就容易出来了,我们也容易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真正的共同体帮助教师头脑变得开放、宽阔、灵活。当教育合作缺失这种真正共同体的精神时,无论外在结合多么紧密,教师头脑仍然摆脱不了封闭、狭隘、僵化,这种头脑状态,即为愚昧。这是教育变革的真正的敌人。

人海茫茫中与您相遇于微信,生命就此相逢,面对向死而生,命于同行的岁月,灵魂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你是你王国的国王,我是载你认识教育的行船,弹指之间,无远弗届;无时无刻,让我陪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