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常用方剂歌诀(四)

 陈禾塬 2014-08-09

16、消导剂

16.1消食导滞

16.1.1保和丸

保和神曲和山楂,

苓夏陈翘菔子加,

炊饼为丸白汤下,

方中亦可用麦芽。

大安丸把白术加,

佳;

小保和丸加芍术,

减去连翘菔子夏,

脾胃不健不化。

16.1.2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曲芩连,

大黄泽泻术苓全,

湿生郁热,

便可消散。

食积甚:加麦芽楂;

腹痛甚:加香附元;

木香导滞:加香槟,

用于痞闷满。

16.1.3枳术丸

枳术丸是消补方,

荷叶裹饭为丸良。

枳术汤即本方源,

心下水饮力能匡,

主治痞气有效方。

本方再加砂术香,

醒脾健胃消气胀

16.1.4健脾散

健脾参苓术草陈,

豆蔻香连和砂仁,

山楂山药曲麦炒,

消补兼施见奇勋。

16.1.5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陈皮,

枳壳莪术黄连一,

大黄牵柏香附齐,

便秘痢脘痞。

16.2消痞化积

16.2.1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全,

麦芽夏曲朴姜连,

蒸饼为丸梧子大,

调和寒热消补痊。

16.2.2大七气汤

行气消积大七气

三棱莪术青陈皮,

藿桔香附大槟益,

肉桂甘草积块医。

16.2.3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疟母方

蟅虫鼠妇及蜣螂,

蜂巢石韦参乌扇,

桂朴紫薇丹芍姜,

瞿麦柴苓胶半夏,

桃仁葶苈和硝黄,

行气活血逐痰湿,

消癥化积保安康。

16.2.4鳖甲饮子

鳖甲饮子术芎芍,

槟榔厚朴陈草果,

芪草姜枣梅一个,

左胁下块消沉疴。

17.驱虫剂

17.1乌梅丸

乌梅丸用辛姜连,

桂附参归椒柏全,

气上冲心饥不食,

腹疼干呕蛔厥安,

久痢亦可痊。

17.2肥儿丸

肥儿丸用使君榔,

肉蔻香连曲麦尝,

胆汁为丸热汤下,

虫疳食积一扫光。

17.3布袋丸

布袋丸治虫疳症,

四君健脾有奇功,

芜荑君子荟夜明,

补中消又去

17.4化虫丸

化虫丸用鹤虱君,

槟榔还与苦楝根,

白矾胡粉糊丸服,

肠胃诸永绝氛。

17.5驱绦虫汤

驱绦虫用南瓜槟,

清晨空腹分开用,

四时腹泻排虫体,

不出半月再继续。

18、涌吐剂

18.1瓜蒂散

瓜蒂散用赤豆研,

散和豉汁不用煎,

逐邪催吐效更速,

宿食痰涎一并蠲。

18.2稀涎散

稀涎皂角与白矾,

救急可祛膈上痰

中风昏迷属闭证,

功能开窍又通关。

18.3盐汤探吐方

盐汤探吐千金方,

干霍乱证急煎尝,

宿食停脘气机阻,

用之及时功效良。

19、痈疡剂

19.1消散

19.1.1仙人活命饮

仙人活命用银花,

防芷归陈草芍加,

贝母花粉兼乳没,

山甲皂刺酒煎下,

痈疽消散能为力,

红热肿疼阳证佳。

溃后无功用则差。

19.1.2五味消毒饮

疔疮五味消毒饮,

银花菊花蒲公英,

紫背天葵与地丁,

走黄加入牛黄灵。

芍芩红肿

痈疮肿疼血毒清。

连翘代用天葵能。

19.1.3加味四妙汤

加味四妙外要方

生芪归芍银草香,

续断山甲皂刺姜,

深部脓肿无症状,

乳痈加公英一两。

溃后甲皂要出方。

19.1.4六神丸

六神丸,次十粒,

蛾疔医,

强心镇静调免疫

肿瘤,益心肺,

病毒性疾效颇奇,

五味消毒同服宜,

外敷内用孕妇忌。

19.1.5阳和汤

阳和汤法解寒凝,

外症虚寒色属阴,

熟地鹿胶姜碳桂,

麻黄白芥草安稳,

疽注痰核膝风诊。

椎突腰肥脉管炎,

血虚加归芪参。

19.1.6小金丹

小金丹内白胶香,

木鳖地龙乳麝强,

归没灵脂草乌墨,

痰淤诸疮服之良。

关节结核流痰,

瘰疬痰核乳癌岩,

附骨疽流注色不变,

肿硬作疼酒服安。

19.1.7消瘰丸

瘰疬由来消瘰丸,

贝母元参牡蛎煅,

阴亏气郁痰凝结,

炼蜜为丸服三钱。

19.1.8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气瘿

海螵蛸藻带蛤中,

陈青皮木香消肿,

日二次,饭前用。

19.1.9乳癖消

乳癖柴芍归附橘,

天葵英甲草青皮,

肿块腺瘤肝郁

连翘可代天葵兮。

19.1.10内疏黄连汤

内疏黄连芩翘栀,

归芍香桔薄草施,

槟榔大黄疏内腑,

痈疔实热用无迟。

19.1.11乳蛾方

乳蛾喉痛挂金灯,

山豆根甘草桔梗,

射干牛蒡子服用。

口干可加玄地冬。

19.1.12小檗碱片

黄连素小檗碱

泻痢百日伤寒,

喉脑炎与炎,

把胃健,

心律失常口腔炎

疱疹痱子腮腺炎

内服外用功效全。

19.2排托

19.2.1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用八珍,

皂刺桔梗生芪银,

下肢去皂针,

痈疡体虚邪实诊。

19.2.2透脓散

透脓散治脓成毒,

服之能奏速溃功,

川芎归芪山甲皂,

初起已溃当忌用。

加党参气虚中;

银翘医局热红

19.3外用

19.3.1口干

舌烂疮疡

口干怕冷尿不利

二克桂粉酒调兮,

夜敷涌泉效甚奇。

19.3.2烧伤

地榆大黄生烧伤

细末油调外敷良。

19.3.3口疮

冰硼砂锡类散

咽喉口舌肿疼烂,

药粉吹撒局患点。

19.3.4眼疾

石斛珍珠滴眼液,

VA,明目或杞菊,

八宝拨云效甚奇,

20、专病专方

20.1痹症

20.1.1体虚痹

痹症体质虚外邪袭,

附子汤黄芪防己;

黄芪桂枝五物宜,

四妙四藤和止痉,

独活寄生、活络效灵。

20.1.2 瘀血痹

痹症多为瘀血故,

丹参二芍枳香附,

当归桃红和乳没,

调气血活络化瘀乎。

20.1.3 藤虫治痹

活络通痹宜用虫,

海络忍冬鸡血藤,

夜交安神又除痹,

虫类药物治痹痛。

全蝎僵蚕与蜈蚣,

破血水蛭下地龙。

20.1.4护胃利痹

护胃利痹症:

砂仁三仙内金苓。

20.2糖尿病 肾病

20.2.1 阴阳虚

肾阴虚:

左归 六味;

肾阳虚:

右归 肾气;

肾气不固:

衍宗 水陆,

桑蛸 金锁固;

阴阳两虚:

济生、肾气;

气阴两虚:

大补 参芪地。。

20.2.2 兼病

脾气虚:

香砂、参苓、枣芪;

中气下陷:

补中益气丸;

情抑:柴疏 逍遥散;

肝血不足:

四物 杞膝;

肝阴不足:杞菊;

阴虚阳亢:羚角钩藤汤。

20.3治胃八法

健脾和胃:参苓术;

疏肝理气:用柴疏,

苏梗佛手、砂仁乌;

清胃泻火:玉女乎,

公英连翘,要加入;

辛开苦降:左金苦;

消食导滞:保枳服;

疏胆和胃:四逆乎,

陈皮佛手和柴胡;

酸甘养阴:芍药甘,

麦冬内金,加三仙;

化瘀通络:通瘀煎,

加入牛膝,瘀血散。

20.4不寐十二证治

热扰神明:凉膈散;

肝郁化火:龙胆泻肝;

痰热内扰:清火涤痰;

胃气失和:半夏秫米、保和丸;

瘀血内阻:血府逐瘀乎;

心脾两虚:归脾汤宜;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汤;

心胆气虚:安神定志:

参神志菖齿;

心肾不交:交泰丸:

黄连九肉桂三;

肾阴虚加六味丸,

心阴虚加补心丹;

肝郁血虚:酸枣汤,

瘀久丹栀逍遥尝;

更年失眠:服二仙,

枣藤皮神志柏痊;

痰湿内扰:温胆玄。

朱砂安神、磁朱丸,

柏子养心、补心丹,

养血归脾、解郁丸,

养血安神曲唑酮片,

五味子合剂针灸痊。

20.5内伤发热

20.5.1 伤食

伤食:保和丸,

槟榔二丑、蒿胡连。

呕恶:藿香竹茹添;

脘腹胀:厚朴木香;

便秘:枳实大黄;

身热甚:知膏强。

20.5.2 气虚

气虚:桂枝合益气,

三仙纳呆脾气虚;

心悸自汗:麦味;

阴虚火旺:知柏齐。

20.5.3 阴虚

阴虚:青蒿鳖甲,

丹皮白薇加。

舌红口干冬粉添;

多汗心悸:加麦味;

干咳少痰:沙紫苑;

午后热甚:知柏诊;

20.5.4五脏积热

五脏积热:按型泻;

心火旺盛:导赤用;

肝胆热:龙胆泻;

心脾热:导赤也;

肺热鼻血:泻白诀。

20.6八种体质治

20.6.1气虚有三:

气血:八珍十全;

肺气:玉屏风散;

心气:天王补心丹,

安神定志丸

20.6.2 二种阳虚

阳虚:附子理中脾;

肾金匮肾气益。

20.6.3 二类阴虚

阴虚:

肝肾:左归兮,

六味知柏麦味;

心脾:归脾,

柏子养心丸宜。

20.6.4 痰湿一种

痰湿:二陈用,

香砂养胃能。

20.6.5 二类湿热

湿热有二也:

痰湿化热:

黄连温胆诀;

湿邪困脾:

藿香正气。

20.6.6 瘀血有一

瘀血:血府逐瘀。

20.6.7 气郁三型

气郁分三种:

心火盛:

导赤用;

肝胃不和:

柴胡舒肝可;

肝郁:逍遥 四逆,

丹栀 越鞠,

开胸顺气。

20.6.8 特禀质

特禀体质,对证治。

20.7肾气丸

20.7.1六味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腰痛消渴耳鸣晕眩。

20.7.2杞菊

肝肾阴虚视物不清,

眼干涩痛眩晕耳鸣。

20.7.3归芍

柔肝养血,填精,

血虚头晕崩漏症。

20.7.4知柏

腰膝酸软,血淋症,

肝肾阴虚,火旺遗精。

20.7.5桂附

阳痿宫冷,温肾阳,

肢腹冷便溏尿清长。

20.7.6济生

济生肾气肾阳虚,

利水除湿水肿尿不利。

20.7.7麦味

肺痨咳喘精遗,

养阴生津涩精敛肺。

20.7.8 都气

七味都气,肾阳不足;

虚咳气喘,遗精兮。

20.8慢性疲劳综合征

滋阴补肾:六味用;

疏肝理气:健胃脾;

小柴胡合益气;

生乐消愁中药宜:

逍遥 开胸 越鞠。

20.9左瘫右痪

左瘫右痪:

气肺血肝,

左还五汤重芪痊;

右边二陈用导痰,

涤痰汤或温胆;

金水六君煎。

20.10热性危重证速效药

三宝美名扬,

清开热闭方,

清热牛黄笑,

开窍至宝良,

镇痉推紫雪,

息风通便强,

20.11中药抗菌素

抗菌素小檗碱

感冒清热双黄连,

三金片消炎利胆,

妇科千金穿心莲

玉屏风上清丸。

20.12脑梗塞通方

补阳还五赤芍芎,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半身不遂中风证,

益气活血通络经,

治冠心病心绞痛,

阴虚血热者慎用。

悸瘀加参枳去红;

失眠加龙骨交藤;

半夏竺黄痰多盛,

语言不利菖远中;

下肢痿软膝杜仲;

加参术医脾虚行;

气短自汗地参茸;

肉桂附子体寒冷;

乳没脉促关节痛;                                    

久服麻痹后遗症;

口噤流涎蚕钩藤;

头眩晕菊花蔓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