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三国:董卓之乱内幕解析(35)——最后悲歌

 在野匹夫 2014-08-09
最后的慷慨悲歌⑹

 

    刺杀董卓之后建立的长安新士人政权,仅仅存在了39天就灭亡了。败亡的如此迅速,不是王允的愚蠢,也不是其它士大夫的无能——中央朝廷作为全国士人的荟萃之处,精英众多,远远超过当时任何一个割据的军阀——他们的失败在于其思想观念。

 

    传统士人深受儒家名教思想的熏陶,他们的政治思想是“在德不在兵”(出自士人郑泰)的政治理念和“上安国家,下抚黎民”(出自王允)的政治理想。

 

    所谓“在德不在兵”,见于东汉时期很多士人给皇帝的上书,他们认为只要政治清明,举贤任能,则奸凶自息,国家自安;而兵者,凶事也,不得已而用之,穷兵黩武,必至覆灭。以德政治天下,就可以实现“上安国家,下抚黎民”的政治理想。这么多士人上书中提到这个观点,说明这是他们的共同认识。

 

    过去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斗争,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董卓进京打断了这一进程;为此,他们又同董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现在董卓死了,士人们掌握了政权,已经到了实践这个政治理想的时候了。

 

    虽然关东群雄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但那是董卓造成的,在长安朝廷士人的眼里看来,那是关东士人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关东的士人过去曾和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反对宦官,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理想,董卓的死使得他们之间最大的障碍消除了,他们相信,只要新朝廷纠正董卓所犯下的错误,实行德政,关东的士人会象百川归海一样重新回到朝廷的怀抱。

 

    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王允为代表的新士人政权开始了他们的统治。

 

    他们首先派出了一个叫“张种”的人前往关东,向关东的士人们通报“董卓死了”这一天大的喜讯(《后汉书·孝献帝纪》:夏四月辛巳,诛董卓,夷三族。司徒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遣使者张种抚慰山东),以联络关东士人,共辅朝政。

 

    然后就是对董卓旧部的处置。

 

    吕布因为亲手杀了董卓,害怕董卓旧部报复,就劝王允把他们全部屠杀。王允不同意,他知道新政权刚刚成立,政局不稳,人心未定,贸然行事,恐怕激起变乱,于是就和他的副手士孙瑞商议,打算赦免董卓旧部(袁宏《后汉纪》:允与士孙瑞议赦卓部曲)。应该说这是当时的明智之举。

 

    但《后汉书·王允传》和《资治通鉴》上却异口同声的说王允不同意赦免。

 

    关于不赦免的理由,是这么说的:董卓旧部所犯下的罪行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他们本来就没有罪,却忽然把罪名加到他们头上,然后再下令赦免,恐怕反而使他们因为猜疑而恐惧,这不是使他们安心的好办法。(见《后汉书·王允传》、《资治通鉴·卷60》)

 

    这段话让人疑窦丛生:首先,如果赦免会让他们猜疑恐惧,难道不赦免反倒能使他们安心吗?这在情理上说不过去。其次,《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五月丁酉,大赦天下。说明朝廷还是做出了赦免决定的,(凝重与飞动注:这个时间是在刺杀董卓之后,董卓旧部叛乱之前)这个记载和上面所说是矛盾的。

 

    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是真的呢?

 

    一般而言,朝廷的所有命令是都有史官详细记录的,是有档案可查的;而史书记载的大臣的言行往往含有很多道听途说的成份,不一定可靠,因此《后汉书·孝献帝纪》的记载应该更加准确可信。而且从上面推理来看,王允拒绝赦免的那段话自相矛盾,情理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我认为:在王允和士孙瑞的主持下,朝廷最终对董卓旧部下达了赦令。

 

    赦令下达了,紧张的局面得以初步稳定,但董卓的将领手中仍然握有重兵,屯驻在关东通往长安的大道上。他们的存在,阻挡了关东士人回归朝廷的道路,为了士人们的共同理想,有必要采取第二步措施:解散他们。

 

    当然,需要解散的仅仅是屯驻在安邑、陕县、华阴一带的军队,不包括长安城里的董卓旧部,因为他们对这一目标并没有妨碍。(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说明王允对董卓留在长安的旧将胡轸、徐荣等为何一直没有采取行动,按说王允要想诛杀董卓旧部,首先应该拿他们开刀

 

    但这个措施风险很大。当时就有人告诫王允:因为董卓过去曾经杀了袁家的满门,他的部下都害怕袁绍的报复;他们过去同关东群雄作战,仇怨很深。而今一旦解散,迎接关东群雄的军队进来,他们都会担心性命不保。这样容易造成动乱。

 

    因此他建议说:不如任命皇甫嵩为他们的统帅,到他们的军营就职,留在那里,安抚军心。然后再秘密的同关东士人商量对付他们的办法,看形势的变化再做决定。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的第一名将,而且他出身凉州,过去曾经带领凉州兵打过仗,是他们的老领导了,在他们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由他出任凉州兵统帅,是足以安定军心的。应该说,这招很高,很符合当时的形势,但王允不同意。为什么?因为以王允为代表的朝廷士人和关东士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理想啊,因为只有关东士人才是自己的亲人啊,董卓的凉州兵,那是士人共同的敌人,赦免他们本身就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若再因为他们而阻碍了关东士人的回归,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因此王允说:“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关东那些讨董卓的士人,和我们是一条战线的呀,如果为了安抚凉州兵而让他们对新政权起了疑心,以为我们还和过去的董卓一样,绝对不行!

 

    于是,解散董卓凉州旧部的命令就下达了。

 

    果然凉州兵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惶恐,他们怕解散之后朝廷来个秋后算帐再把他们给杀了,一个个都固守自保。解散的命令执行不下去,怎么办?

 

    看来需要动用武力。

 

    于是王允就派吕布的并州军团去打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凉州兵。长安城里的兵虽然不少,但主要是董卓旧部,是不可靠的,只有吕布的并州军团可用了。

 

    吕布就派了他的部下李肃带兵前往陕县,征讨敢于抗拒朝廷命令的董卓女婿牛辅所部。吕布没有出征,因为他需要留镇长安,以免长安城里的董卓旧部趁机闹事。

 

    李肃同牛辅打了一仗,结果战败,李肃自己跑回来,吕布一气之下把他杀了。

 

    看来并州军团不是凉州兵的对手,局势的发展让王允很焦虑:那个可恶的张种,派他去联络关东士人,他究竟跑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关东士人的消息还没有带回来?为什么关东士人勤王的军队还没有见到?

 

    那个张种究竟怎么样了?他走之后就再无消息,也许是象刘和那样,被袁绍或者袁术给扣留了?也许是象胡母班那样被他们杀死了?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关东士人已经不再是起兵讨董卓时为了国家大义奋不顾身的传统士人了,他们已经蜕化成自私自利的军阀,与长安朝廷的士人不再有共同的政治理想;相反,为了扩展个人势力的野心,他们是不希望有一个名正言顺的朝廷的,那样他们的行为将失去道义上的依据,失去天下人的拥戴。因此对于长安的新士人政权,他们恨不得让它立刻毁灭。

 

    长安朝廷的士人对此还一无所知,他们还在一厢情愿的等待。但十几天后,他们等来的不是关东士人勤王的义兵,而是铺天盖地杀来的凉州叛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