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眼中的云雨事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8-10
朱熹眼中的云雨事

      

  □老 梁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南宋 朱熹 《偶题三首》其一

  

  朱熹是儒家的圣贤。圣贤看天地,总要看出个究竟来。这个究竟,不是说用自然科学的眼光去剖析,而是要找出自然现象和人事的瓜葛来,可谓“究天人之际”。

  朱熹的住所前面青山绵延,山势高大,林木葱翠,锦绣成堆,因为海拔高,植被好,湿度高,因此山间云雾氤氲,水蒸气上下循环,从水变成气,变成云,云又变成雨。诗中描绘:“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只看见云海中断的地方,形成降雨,世人只见云成雨,却不知云是从哪里来的。底处者,即何处。

  圣贤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不仅看到大家都知道的现象,又能探究大家都不知道的领域。看云不是云,看雨不是雨,总是寻觅其来源和根底。

  雨从云来,云从水来,那么依次推论,平天下从治国来,治国从齐家来,齐家从修身来,人生和事业的每一个当下的境界,都有一个前阶段的境界作为缘由。

  史上和当下有不少人物如高天降雨云,他们春风化雨,滋润人间,我们只仰望他们的所然,却不知探究他们的所以然。他们滋润世间的能量是怎么来的,探究这个才最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