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芝润斋 2014-08-12
百花争春的宋代瓷器

 

 

    宋元工艺美术的最高成就是陶瓷工艺,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得到空前发展, 它在唐、五代南青北白的基础上,受当时商品流通、城乡庶民生活及宫廷御用的推动,产量激增,质量提高,在花色品种和纹饰图案上也有所改进和创新,形成了自由奔放、简练潇洒的时代风格,并出现了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等五大名窑,而当时的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名窑也以其清新质朴的瓷器闻名于世。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汝窑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汝窑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宋代隶属汝州,故简称汝窑,又因其是烧宫廷用瓷的窑场,故也称 "汝官窑"。其烧造时间不长,仅从宋哲宗到宋徽宗烧造了20年。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汝窑碗   
6.7cm
口径17.1cm
足径7.7cm

 


        碗撇口,丰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开细小纹片。制作规整,足内有五个支钉烧痕及乾隆御题诗一首.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汝窑三足樽,宋,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
    此樽仿汉代铜器造型,直口,平底,口、足径度相若。外口及足上各凸起弦纹两道,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底部有5个小支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釉,釉面开细碎纹片,莹润光洁。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汝窑盘,宋,高3.5cm,口径19.3cm,足径12.6cm
       盘口微撇,圈足外撇。盘身满釉,开细碎纹片。底有5个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字。
       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其题字表明此器为当时供奉宫廷的器物。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汝窑圆洗,北宋,高3.3cm,口径13cm,足径8.9cm
       圆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卷。通体施偏蓝的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的片纹,胎呈香灰色,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钉,并有镌刻的字。此洗工艺精湛,釉色莹润。

 

官窑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据文献记载,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州后,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窑,也称内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郊坛下官窑。以上统称南宋官窑。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官窑贯耳瓶

辽宋西夏金时期

22.8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9.6厘米

        宋代瓷器的质地、釉色、式样、产量都远远超过前代。这件官窑贯耳瓶即仿自古代青铜投壶造型,直口阔腹,瓶侧筒状贯耳与足部两侧长方孔相对应,可以穿系绳带。此瓶釉色厚润,端庄典雅,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官窑弦纹瓶
33.6cm,口径9.9cm,足径14.2cm

       瓶洗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穿带。颈至腹部有凸起弦纹7道。瓶通体以青釉为饰,釉层肥厚,呈粉青色,釉汁莹润,具有凝厚深沉的玉质美。
        此瓶体仿汉代铜壶式样,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器身布满大片纹,纵横交错,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官窑圆洗,高6.5cm,口径22.6cm,足径19cm
        洗直口,微敞,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此洗造型端庄典雅,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片纹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上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这件官窑圆洗是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同时,借助于烧成后期的二次氧化作用,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官窑葵瓣洗,高4.8cm,口径18.7cm,足径11.2cm
        洗八瓣葵花式,斜直壁,折底,圈足。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开片,片纹交织如网。足底边无釉,露铁黑色胎。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官窑大瓶,宋
34.5cm,口径9.9cm,足径14cm

        瓶圆口,直颈,垂腹,圈足。通体内外施青釉,釉面开有冰裂状纹片,上部开大片纹,近底处纹片细碎。
        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这是《饮流斋说瓷》中对宋代官窑瓷器的赞美。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官窑琮式瓶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哥窑传世品均为宫中藏品,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哥窑弦纹瓶
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

       瓶广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四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通体开金丝铁线纹片,底足露胎处为酱色。
       釉面开片原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哥窑釉质凝
厚,釉色沉稳,其胎体中含铁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下垂,形成酱口。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南宋 哥窑五足洗
 
        跻身于宋代五大名窑之列的哥窑因窑址至今尚未发现而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
        这件传世五足洗内外施米黄色釉,器身布满深褐色和浅黄色的大小开片,这种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开片被古代文人称为"金丝铁线"。这件作品造型别致,制作极为精美,是一件稀世珍品。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哥窑,高7.5cm,口径19.8cm,足径5.6cm
        碗敞口,弧壁,浅圈足。里外满饰青釉,釉厚润如脂。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深浅不一,如网如织,深纹片呈黑色,浅纹片呈黄色,俗称金丝铁线纹。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哥窑鱼耳炉,高9 cm,口径11.8cm,足径9.6cm

     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形轮廓线上收下凸,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两侧对称置鱼耳,下承圈足。炉的外观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烧钉痕。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哥窑八方碗,4.2cm,口径7.8cm,足径2.8cm

        碗呈八方形,口微外撇,弧壁,瘦底,八方形圈足,足微外撇。碗里外满施釉,外壁施釉较厚,开片较大,为冰裂纹;内壁施釉薄,开片细小而密集,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即百圾。口沿因釉下垂呈现出紫色,足边无釉,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14.9cm,口径4.6-3.7cm,足径4.8-6.4cm

瓶仿青铜器式样,为八方形,口微外撇,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筒状圆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腹下部丰满,高圈足微外撇。底足一周无釉,呈黑色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哥窑葵花洗,高3.5cm,口径12cm,足径8.8cm

       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内凸起,底有6支钉烧痕。通体施灰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
       此洗造型玲珑小巧,典雅可爱,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精细之作。

 

定窑

 

        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等字。盘、碗因覆烧,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22cm,口径5.5cm
足径6.4cm

        瓶平口外折,颈细长,圆腹,高圈足外撇。腹部刻螭龙穿花纹饰。
        此瓶造型优美,胎体洁白,螭龙纹刻划得矫健生动,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为定窑上乘佳作。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宋,高4.7cm,口径23cm,足径10.8cm

        盘敞口,口沿无釉(俗称芒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釉垂流形成泪痕。碗内螭龙纹。胎体轻薄,胎色洁白。
        印花装饰是宋代定窑所采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发明了覆烧工艺,芒口是这种工艺所留下的特征,覆烧可以充分利用窑的容积,大大提高产量。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白釉刻花折腰碗,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碗敞口,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及里心划刻莲花、莲叶纹。
        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罕见,此碗是定窑器的精美之作。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定窑白釉盏托,宋,高6.5cm,口径8.6cm,足径8.2cm

        盏托上呈杯形,口沿无釉,托镶铜口,圈足外撇。里外施白釉,杯口与托口沿各饰回纹一周。
        此盏托造型规整,釉色温润,纹饰简洁,具有美观而实用的特点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定窑白釉刻花梅瓶,宋
37.1cm,口径4.7cm,足径7.8cm

  瓶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俗称梅瓶。通体施白釉,釉色柔和洁净,白中闪黄。肩部刻菊瓣纹一周,腹部刻缠枝莲纹,下部刻上仰蕉叶纹,刻花清晰婉转,深浅不一,莲花简洁典雅,线条流畅,显示出定窑刻花技术的娴熟。
         此瓶造型挺拔,是宋代定窑梅瓶的标准式样。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孩儿枕,高18.3cm,长30cm,宽11.8cm

  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衣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凸起螭龙,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凸起如意头纹。枕身釉作牙黄色。底素胎,有两孔。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宋,高3.5cm,口径17.9cm,足径5.9cm

        盘口外撇呈六瓣葵花状,腹部渐敛,近底处呈折角状,故称折腰盘。器里外施紫色釉,外部施釉不到底,足墙露胎,足底心有釉。
        此盘造型规整,是宋代北方地区常见的器形。其釉色匀净,折角线清晰,堪称定窑瓷器中的精品。

 

钧窑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15.8cm
口径22.8cm
足径11.5cm

        花盆六瓣葵花式,折沿,口沿边起棱,深腹,圈足。盆内外施釉,口沿以内呈灰蓝色,外呈玫瑰紫色,口沿下流釉,凸棱处釉薄呈酱色。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高14.7cm,口径23.318.6cm,足距8cm
      花盆托通体呈海棠式,敞口,折沿,腹上阔下敛,平底,四云头足,盆底有5个圆孔。底面刻有重华宫金昭玉翠用八字楷书及字。盆内壁施月白色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釉层厚润,上有蚯蚓走泥纹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钧窑鼓钉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

        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宋,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花盆撇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外撇,足底开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通体内外施窑变釉,各部位釉色有所不同。口沿至颈部以天蓝色釉为主,又散晕着玫瑰红色釉,犹如晚霞;腹部釉色以玫瑰红色为主,明亮艳丽;外底施酱色釉。此器造型端庄,色彩变化丰富,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钧窑天蓝釉八角龙首把杯  

        杯高5.1厘米,口径10.3---8.2厘米。杯作八角形,直口,浅腹略鼓,腹以下渐收,平底。一侧附一环形把,把上塑龙首。胎质紧密。器内外施天蓝釉,釉色乳浊失透。口沿釉薄,下腹部及底露胎。此杯造型特殊,制作精巧,为钧窑中的少见之作。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钧窑天蓝釉紫斑罐  宋元

        蓝釉红斑是钧窑瓷器中常见的品种,虽不如海棠红玫瑰紫那样名贵,但也是铜红釉的成功之作,故颇受世人珍爱。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转载]【收藏观察059】=【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钧窑天蓝釉红斑贴花双耳三足炉  宋元

        形制高大凝重,胎骨厚重,胎质坚硬颇粗,呈灰色。通体施天蓝釉,釉面肥厚莹润,局部添饰红斑,红蓝相映。为元钧瓷器中少见的大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