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军休“度”之说

 军休强军路 2014-08-13
“度”之说
发布日期:2014-06-30字号:[ ]

“度”之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有15种注释,我采用其中第7种注释,即“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本文试图通过对“度”的这种理解来谈谈自己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现象的认识和看法。通常我们都会把“度”当作一个“量”词,作为“量”的计算不论多寡,实录就是。但它也常常受器具的限止。例如测量人的体温时,不可能没有限止地高上去,因为到一定的温度点人作为生命体已经无法忍受了。又如测量角度,作为一个单位讲,一个圆的最大度数是360度,不可能有361度。
“度”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界限,或说是“红线”,也有不可逾越的意思,一旦超越,就会出事。所以我们常常说做什么事要适度,绝对不能“过度”。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常常会遇到“过度”的事,或是自己会做出“过度”的事来。余秋雨先生是把许多“过度”的事是当作文明的非自然化“表现”来看的,他曾经列举了许多“过度”的表现:繁衍过度、消费过度、排放过度、竞争过度、占据空间过度、繁文缛节过度、知识炫示过度、雕虫小技过度、心理曲折过度、口舌是非过度、文字垃圾过度、无效构建过度……。按余秋雨先生之见,“这一切已经构成灾难”。(摘自余秋雨先生所著《文化苦旅》)当然,我们还可以列举出N个“过度”来。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过度”而成灾。如在经济建设中,盲目追求“高速度”,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往往事与愿违。“过度开采”使资源提前枯竭,大庆油田就是很好的例子,致使现在开采出来的“石油”竟然90%以上是水份。山西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有的地区已经到了“无煤可采的地步”。这实际上是不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必然结局。我们竟然把子孙的“饭”都给吃没了!所以,“度”不仅有经济上的意义,也有政治上的意义。“过度”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苦果要自己来“受”。
“度”的把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认识“度”的意义不容易,把握“度”的临界点更不容易。我认为凡事要“适度”,宁可“欠一点”,也不要“过一点”!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决策的时候,一定要留有余地,千万不要满满当当,一旦情况变化,使原有的决定一点伸缩性都没有。凡事“过度”没有不出问题的。因此,作为决策机构,作为拍板人物,一定要在“度”上多做点文章,经常问问自己“有没有过度,有没有留有余地”!
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说“从量变到质变”,那就是其量变“过了度”便发生质变,这质变有变好的,有变坏的。我们把握“度”就是要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进行质变,防止向坏的方向质变。事物的质变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客观规律性,我们不能逆规律而动,但可以顺规律而为。总之,研究事物发展的“度”的临界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我们的行动少走弯路,使我们的决策少出差错,从而使我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少受损失。
这是我们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认识和研究“度”的重要意义!
                                                         建邺所 张如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