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昵称15221501 2014-08-15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班级

 

时间

 

授课人

 

评价

维度

评价

视角

评价内容

评分

得分

希望改进的地方

a

b

c

d

准备

能认真预习,课前能认真准备好与本课相关的用品

5

4

3

2

 

 

倾听

能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和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倾听时有辅助行为(如记笔记、回应等)

5

4

3

2

 

 

互动

学生能基于教师的预设,主动提问、思考、交流,学生之间有良好的合作意愿与习惯

5

4

3

2

 

 

自主

自主学习时间能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学习习惯良好,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学困生也能主动自学、能针对性自学

5

4

3

2

 

 

达成

在学习过程反馈迅速、多样、有效,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获得相应的提高,学习目标达成率高

5

4

3

2

 

 

教师教学

环节

能围绕目标展开,结构严谨,衔接紧凑,过渡自然,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

5

4

3

2

 

 

呈现

教态自然,着装朴素大方,讲解语言清晰,语速音量适中,板书工整;突出重点,能采用合适与必须的模式、手段演示;教学风格鲜明

5

4

3

2

 

 

对话

能亲切、平等地和学生对话,能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提问时机,根据学情和学习对话

5

4

3

2

 

 

指导

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

4

3

2

 

 

机智

能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节教学的节奏与步调,能处理好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能恰当使用非语言行为调控课堂

5

4

3

2

 

 

课程性质

目标

能全面体现三维目标;能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着重学生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能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和不同的教学阶段综合考虑,阶段分明、总体系统;能处理好在教与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目标

5

4

3

2

 

 

内容

能创造性加工整合教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能凸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思想和核心技能,能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突出重点,容量适度弹性,能处理好在教与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内容

5

4

3

2

 

 

实施

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差异开展分层、分类施教,且能进行个别指导

5

4

3

2

 

 

评价

能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能捕捉时机激励评价学生,能关注学生“潜能发挥”并提高其“后续学习动力”

5

4

3

2

 

 

资源

能整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恰当利用教与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教师能向学生推荐课外资源

5

4

3

2

 

 

课程文化

思考

教师能以特定的历史情景驱动教学,能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能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能在学生“愤”“悱”之时启发学生

5

4

3

2

 

 

民主

教师能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能使学生觉得你的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真诚合作,为他人的智慧而欢愉,为自己的发现而自豪

5

4

3

2

 

 

创新

教师能在教学设计、情境创造与利用上有创新,能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尝试、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

4

3

2

 

 

关爱

教师能在学生情绪低落时使他们振奋、过度兴奋时使他们平静、没有信心时使他们“雄起”,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能关注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

5

4

3

2

 

 

特质

能在某些方面体现特色(如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策略、教材处理等),形成独具的风格

5

4

3

2

 

 

点评

 

评委签名

 

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