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油画艺术《仕女赏花图》

 书画雅苑 2014-08-15
 
       中国传统肖像画创作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对形的把握,于是出现了顾恺之“传神写照”的著名论点。之后,随着绘画创作的发展,“传神”论被不断地丰富、充实,到南宋陈郁在《藏一话腴·论写心》中提出“写心”主张,标志着“传神”论发展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
          中国早期典型的肖像画,《仕女赏花图》描绘了一位夫人正在悠然赏花的画面,色彩清新淡雅,表现手法独到,是十分珍贵的城市历史绘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遗貌取神。

古典艺术《仕女赏花图》 - 石墨閣画廊 - 石墨閣画廊--雨濃的博客

黄达生 执扇仕女 油画

古典艺术《仕女赏花图》 - 石墨閣画廊 - 石墨閣画廊--雨濃的博客

清代仕女 布面 油画

古典艺术《仕女赏花图》 - 石墨閣画廊 - 石墨閣画廊--雨濃的博客

清 仕女 纸本 油画

古典艺术《仕女赏花图》 - 石墨閣画廊 - 石墨閣画廊--雨濃的博客

佚名 仕女读书 布面油画

         以外国人为销售对象的贸易油画产生于19世纪后期,也是中国早期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几个通商口岸都出现了一批画家开始学习西画技法,并尝试创作反映当时中国风土人情的油画作品,销售给西方人士。不同于以往欧洲传教士画家及其弟子所绘的宫廷油画,这些作品大都出自清末广州一带坊间中国画家之手,是西画东渐的重要见证,过去不入正史而今天日益受到重视。 这幅仕女读书图是布面作品且品相完好,殊为难得。笔触细腻柔和,人物五官清晰,面部解剖准确,衣服质感很强, 在光线的运用上吸收了中国人物画传统的“写真”技艺——在重视线描与晕染的同时不表现明暗强烈的凹凸感,而是展示被画者不受光线变化常态下的相貌。画中人手执书卷,托腮沉思,书卷内容,亦依稀可见,在同类作品中,是少见的题材。

古典艺术《仕女赏花图》 - 石墨閣画廊 - 石墨閣画廊--雨濃的博客

王达生 仕女赏花图 油彩 画布

        《仕女赏花图》是中国早期典型的肖像画,以写实为主,描绘了一位夫人正在悠然赏花的画面,色彩清新淡雅,表现手法独到,是十分珍贵的城市历史绘画。该作品生动地再现了西方人眼中的18、19世纪广州历史与民俗风情。外销画既是融汇中西绘画技法的艺术品,也是珍贵的历史图象资料。题材十分广泛,记录了各行业的场景,还有各类植物、鸟类、昆虫等方面的内容。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的年代,绘画是记录历史画面的理想载体,前来中国经商贸易、旅游观光的西方人,回国时往往会购买一些外销画作品,用于馈赠或收藏。 外销画—中国最早期的油画 中国早期油画通常是明清以来在中国本土的西画东渐为基本内容的,其主要是在中国北方的宫廷、南方的口岸以及江南民间等地出现,其中既有西方传教士艺术家的传播,也有中国民间艺术家的参照,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例举18世纪宫廷中的新体绘画和18至19世纪之际南方外销绘画为代表。这是所谓“欧西绘画流入中土”的历史过程。—李超 在那个时期,外销画所采用的材料基本上依靠进口,其基本分为底材和颜料两大类,如油画,画在画布或象牙上;水彩画和水粉画,画在纸、叶或象牙上,等等。进入19世纪以后,通草纸常被用于绘画。当时,欧美的纸张已开始输入中国,其中一部分也被用于绘制当时欧洲人在中国广东地区进行买卖的真实场景为典型的19世纪中晚期的“贸易画”。“贸易画”又称外销画。“外销画”作为一个新起的行业,在18世纪的中国南方口岸应运而生。由于自1757年开始,广州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一处开放口岸。自18世纪中后期开始,广州珠江北岸专营中西贸易的“十三行”地区,逐渐形成了外销画的中心。因此,十三行无疑成为继清宫之后,中国的近代又一处西画东渐的重要“焦点”地区。在近代西画东渐的过程中,继明清江南民间版画之后,外销画现象又一次呈现了民间西画东渐的高潮。这种在南方口岸出现的西画东渐现象,其影响和表现的方式和程度,相对江南地区的西画东渐而言,显得更为直接和明显;而对于清宫新体绘画活动而言,则显得更为开放和自由。 通草画—两百年前的“中国风” 古埃及有纸莎草纸,死海周边有羊皮卷,古印度有佛经贝叶,越南有蜜香纸,中国唐朝有阿拉伯国家传入的撒马尔罕纸,宋代还有高丽进贡的高丽纸。现在,有谁知道中国在两百年前曾经有过通草纸?通萆画见证处于历史大折转中的古老中国,是如何领受西风东来的,又是如何借鉴西方绘画技法来表现中国情怀的。 要了解通草画,首先得知道什么是通草。顾名思义,通草是一种植物,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最初的用途是用来治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的记载:“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升也”。其后演变出的用途是生产人造花。要说人造花啊,历史更悠久了,从晋朝起就有人制作了,一直到唐、宋、明、清各朝,都在做。《红楼梦》里也提到通草做的人造花。根据记载,最迟到1825年,广东一带有人把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纸张创作水彩画。为什么不用水彩纸呢?你或许要问,那我告诉你,水彩纸在当时价格相当昂贵,广东人买不起。而通草在广东种植面广,通草做纸成本低,而且上色容易,表现力强,经久鲜艳,便于外销。”外国人看到这种纸不知什么名堂,它又轻又薄、接近半透明,就猜测可能是大米的浆水做成的,所以国际上早期给它的名字是Rice-paper(米纸)。 通草水彩画的兴起,与当年国际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从18世纪起,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前,走访中国的西方人迫切希望能将自己在东方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带回本国,向亲朋好友传递美丽的东方风情。从清康熙到道光年间,一直是中外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而欧洲人拼命要将本国的货物打进尚处于自然经济形态的中国。在南方最大的港口广州为此聚集了不少欧洲商人和传教士。当时获得朝廷允许与外商做生意的只有广州十三行,十八世纪中叶,十三行的商人就召集了一批广州画匠,他们在西方画家的指引下,将西方绘画原理引入本土画中,创造出了中西合璧式的通草水彩画。通草画是民间艺人的作品,属于商品画,但是对社会生活之描述和反映之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宫廷画和中国传统文人画。 至上世纪初,通草画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摄影术的兴起,另一个是日本浮世绘艺术受到西方青睐。目前,通草画在国内几近绝迹,主要收藏于西方的博物馆中,比如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博物馆,英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甚至英国皇宫都珍若拱璧。但令人遗憾的是,此后的近一百年里,在通草画的故乡,却极少有人知道它为何物。在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里,根本见不到的它踪影,制作通草画的作坊也人去楼空。 通草画的价值再发现 英国约克郡有一位热衷于东方艺术的学者,名叫伊凡·威廉斯,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系统地研究通草画,足迹遍及欧洲、亚洲、美洲等地。2001年他与广州博物馆和中山大学共同举办了《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调—伊凡·威廉斯捐赠十九世纪广州外销通草纸水彩画》展览。展后,就将他收藏的70余幅通草画捐给了广州博物馆。此举大大推进了国内对通草画的研究与搜寻。现在,广州博物馆拥有361幅通草画,其中有些是外国友人帮助购买的,有些是从民间收购或来自国内收藏家的捐赠,还有一些来自文物商店的库房。广州博物馆的程存洁博士还于2002年两次深入贵州贵定县考察并看到了当地手工艺人生产“通草片”的全过程,由此找到了一位懂切割通草纸片的民间老艺人。他撰写的《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研究》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伊凡·威廉斯的捐赠行为,大大刺激了国内文化人和收藏家对通草画的兴趣与研究,远赴欧洲淘宝的人也经常捎回一些,在欧洲的古董店里,还经常能看到两百年前的通草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