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改,请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

 黄建伟882 2014-08-16

课改,请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

                  江西灰埠中学  胡被群

摘要:现今的语文教学误区不少,重要的一点是语文味的丢失,即语文课成了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语文教学应有自己的特点,它的根本是紧扣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在积累、感悟、品读中学会欣赏、运用语言,就如课改所要求的,要培养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要异化,不要丢失语文味,让语文教学走出迷失的世界,回归“自我”。

关键词:语文味  语言  素养   诵读   实践

十年来,在新课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新方法、新手段、新观念层出不穷。这种状况使语文教学者获得了不少的收益与启示,但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的误区。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的自我迷失,即语文课成了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因此我觉得重提“语文味”很有必要。

“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在2001年上半年由语文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正式提出。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多媒体的使用与普及,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值得忧虑的现象产生了,如:录音代替了范读,屏显代替了板书;不管材料是否合适只管一窝蜂的往上搬,甚至认为用总比不用好,用的多总比用得少好。这就使得部分老师对课件盲目崇拜,完全忽视了传统教学的优势。

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人的语言能力,“而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驾驭能力,图像、音频和视频永远不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那种试图利用课件的展示就想达到语文的教学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

曾经听过一堂《雨巷》的课,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之长,收罗了不少雨巷的图片,又以优雅的古筝作为背景音乐,师生一起沉浸在江南雨巷的神韵之中。接着,教师又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讨论:现在还要不要保留雨巷?现代化的大都市有没有雨巷的韵味?同学们议论纷纷。看似热闹非凡,可我总觉得与语文教学背道而驰了,语文课应该从最本质的朗读开始,诗歌更应如此,可是在这堂课上却丢失了。他把我们的语文课变成了展览课,然后又象是古物考究课,毫无语文的教学目的可言。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就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迷失了语文的本真。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比原来仅定位为工具性进步了不少,但也不能无限制的扩大语文的人文性。因为说到底,语文的人文性的体现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上用很少的篇幅进行语言的赏鉴,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所谓人文精神的培养上,大谈特谈有关思想价值的问题,如此本末倒置,又把语文课上成了德育课和思想政治课。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人文精神固然重要,但前提是“以文为本”,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紧扣文章的语言,通过语言让学生感悟、体验、反思,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再来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才是语文特色的教学。

以上就是语文教学的误区,要走出这样的困境并不难,那就是让语文教学回归自我,走出迷失的方向,即在教学中紧扣语言的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规范的文本教材,在积累、感悟、品读、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欣赏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理解人文性,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这也是现在语文教学减负增效之根本。

那么,怎样使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呢?即怎样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呢?在教学中,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提倡“语文味”,先要提升老师自身的素养

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教师应该先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瘪,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收放自如,必定是一堂好课了。比如,我在上《雨巷》的时候,是这样导入的:十几年前,有一首诗,在我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就被它深深的感动了,甚至它让了产生了相见恨晚一见倾心的爱恋,因为这首诗让我体会到了孤独也美丽、寂寞也芬芳的美妙境界;其实这首诗打动的远远不止一个小小的我,80多年前,它一经产生就感动过无数孤独寂寞的灵魂;今天,我想,它同样会感动在座的各位。当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我相信同学们是被我优美的语言打动了。这就是语文味,也是对学生熏陶的一个过程。

而老师要形成这种味,得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你的头脑中必须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名著的印迹,得有几个崇拜的作家。在此,我想推荐一下古典文学,经过几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鲁迅、郭沫若、胡适、梁实秋,毛泽东、周恩来,华罗庚、梁思成……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此外,还要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了解新的动态,特别是学生喜欢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如:韩寒、郭敬明、满舟等,你可以不喜欢,但不可以不了解,否则就会和学生形成知识上的代沟,影响师生情感的沟通

再次,提倡“语文味”,还要加强学生诵读的指导。

我觉得语文课,就是书声琅琅的,就是摇头晃脑的。可曾几何时,它已不多听,也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解。继而是接二连三的提问,再就是脱离文本的讨论。没有熟读,就开始讲解;没有熟读,就开始讨论。所以课堂上常常出现听而不闻、问而不答的、启而不发的尴尬。(其实,很多时候我也走进了这样的误区,当然主要是学生不听我的谆谆教导了,总觉得我是在骗他们读书,他们实在是不知道朗诵的重要性了,我也很无奈啊!)课堂上没有了读书声,这绝对是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看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诵读,而汉语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是有文气的,不诵读是难以感受的到的。古人学习汉语,特别重视诵读,特别反对把文气读断。朗读也好,默读也好,反复诵读,则“吟咏之间,吐珠纳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从而能够沉浸于作品中去体验、去玩味,学生主体的独特感受、体验,也只有在诵读作品中才可以充分获得。因此,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没有诵读课文的习惯,一篇美文不会朗读,一首诗词不会背诵,又怎能让的学生学好语文呢?

我重视诵读,每个早晚读,我都会放开喉咙,出声地朗读,这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欣赏音乐的感觉相通。有意无意中我就营造出了诵读的空间,在对比班,那些爱好读书的同学就更爱读了,不怎么读的学生,耳濡目染之下也读了起来,当然也有无动于衷的,特别在平行班。在诵读中,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感悟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另外,我根据课文情节教学设计,尝试用不同的读法,或轻度,或重读,让学生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押韵,再现人物和意蕴,体现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的哲理。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一句描写陆虞候的句子:“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把“闪”字重读,经过这一点拨,同学生马上就感受到了陆虞候鬼鬼祟祟,心怀叵测的特点。

最后,提倡“语文味”,还要注重学生作业的实践性。

能写是能力的最高层次,可有许多同学能说却写不出来。因此,在语文情感得到熏陶以后,及时写出心中的感受,十分必要了。

比如,在上完《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后,我要同学做了一道作业:谈谈你对别里科夫的认识。同学们说写道:“我很讨厌别里科夫,因为他扼杀了人性的自由。”“我很同情别里科夫,封建社会埋没了他的人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别里科夫的限制也有他合理的一面,毕竟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各有说法,在品味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中学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不过,前不久听说鲁迅的作品要请出课本了,我很不赞成),北大钱理群教授曾说过,中学语文不可不读两个内容:一是《论语》,二是鲁迅。于是,我就让学生课外阅读鲁迅的小说《兔与猫》并发表评论,同学们都很感兴趣,他们也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心得。请看下面几例:“可怜那生灵,有如昙花一现……生命如此脆弱,要珍惜啊!”,“鲁迅应该很早就有抗黑势力的心了,他想要毒死黑猫,也就是要抵抗不平等的社会”。看,多么精辟的评论,简直一语中的。这才是真正的语文作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

语文味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一环,我们就应该在积累、感悟、品读中学会欣赏、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