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教中药治疗儿童抽动症

 关东老圃 2014-08-17

请教中药治疗儿童抽动症

期盼帮助 2005-08-23 14:46投诉
  • 基本信息:男  7岁
  •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7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孩子从今年春天(3月)开始发现有“清嗓音”的“毛病”,继而发展到“抽动鼻子”,后来自动好转,但是感冒和考试时又加重。尤其在说话前,总有“抽动鼻子”的习惯。以前认为是孩子的坏毛病,主要是教育甚至喝斥。放假后又好转了,但是到亲戚家住了一段时间天天长时间打电脑游戏,症状又加重。今天8月初带他到儿科检查,确诊为儿童抽动症,服用“硫必利”(早晚各半片),2周后症状减轻,但是偶尔又有别的小毛病出现--“噘嘴”、“点头”。在服用“硫必利”的同时,医生还建议服用“新硒宝”等营养药。医生建议长期服用西药。请问长期服药是否会有很大副作用,例如“反应迟缓”、“肥胖”等?是否中西结合治疗效果会更好?有什么比较好的中西药可以使用?所有症状消失了,是否还需要服药?目前我的孩子症状比较清,如果不仔细观察,表现不是很明显,“抽鼻子”动作的幅度也比以前小很多。知道问题后,我和我先生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有什么小敲门可以帮助孩子尽快走出病症?由于工作变动,这学期(9月)孩子要转学到外地新学校,我们非常期望孩子能尽快适应新环境,不要因为这些小动作,使孩子受到伤害,期盼您的答复谢谢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5个月病史:无

39问医生app
39健康顾问
39健康顾问 www.39.net    2005-08-23 16:10投诉

建议:儿童抽动症
身体任何部位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的、迅速的肌肉收缩。发病年龄以5-7岁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其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有的患儿始终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抽动,有的患儿抽动部位不固定,还有的患儿则是各个部位同时发生抽动。当抽动开始时,患儿本身能意识到,但无法克制这类儿童多数具有敏感、羞层、不合群、容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有些儿童同时还伴有遗尿、夜惊、口吃等症状。
习惯性抽动的病因较多。有的起始时,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1)受惊吓,如突然受到狗的袭击,过马路时几乎被车压伤等;(2)慢性焦虑不快,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常见的躯体因素有: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以及其他急性病症。

39健康顾问
39健康顾问 www.39.net    2005-08-23 16:11投诉

建议:家长和老师怎样正确对待儿童抽动症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或老师碰到这种情形,切莫责怪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孩子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
2.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
3.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要启发孩子建立住处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
4.对极少数顽固性抽动症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法,只要孩子的抽动行为有一点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逐渐消除抽动行为。
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对孩子的精神活动和身体健康并无影响,只要家长懂得怎样去正确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抽动行为就一定会自行消失。
目前认为,儿童抽动症,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服药治疗。如症状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以氟哌啶醇为首选药物,约85%患儿可达明显的疗效,开始剂量为0.5-1毫克,每天2次,以后根据服药效果调节剂量,同时并用安坦,可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杨西宁
杨西宁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2014-05-23 15:26投诉

建议: 你好,详细的情况可以跟我说明一下,比较严重最好是去当地专科医院找专家治疗,也可以来西安。根据你的提问,需要中医医生辨证施治,不能盲目服用药物。cxx

杨西宁
杨西宁 西安新城军海医院    2014-06-10 09:20投诉

建议:  您好,中医治疗将就辩证论治。抽动症,多又1 肝气郁结,肝风内动型.2脾虚健运,肝气横逆型3 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型.具体治疗方案请到中医儿科医师当面诊治。患者不宜服用辛辣食物.治疗该病西医多以镇定安神药,副作用比较大。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到正规的康复中心去了解下相关治疗方式,不要盲目相信一种用药,这个病主要还是靠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注意力!qc

徐建华
徐建华 北京金童抽动症医院    2013-12-23 17:37投诉

建议:目前治疗抽动症有中西医之分,西医应用西药治疗抽动症,一般采用抗精神病或者抗癫痫药物,疗效不那么令人满意,治愈率低而且停药容易复发,副作用也多,所以更多的家长希望了解中医是如何治疗抽动症的,中医治疗抽动症效果如何,是否安全。
中医治疗疾病讲求对因治疗,就是我们常说的从病根治疗。中医认为,抽动症的发生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先天禀赋异常因素是:母亲妊娠期间身患疾病、精神状况不良、曾用药物及出生难产、早产、剖腹产、小儿颅脑外伤或缺血、缺氧等,导致儿童先天不足,身体虚弱,阴阳失调。后天不利因素有:饮食不当可造成小儿气血亏虚、阴阳偏盛偏虚,筋脉失养;情志不舒,精神抑郁,可造成肝气郁结,肝郁日久,化火动风,或情志过极,阳亢无制,均可造成气血逆乱,阴阳失衡,筋脉失养,则挛急而自动。总之,先后天塬因造成机体阴阳失衡,筋脉失养,收缩失制是抽动症发生的病因.中药治疗抽动症疗效显著、从病因上治疗疾病、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抽动症的不错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