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习惯养成的六大步骤

 智夫勤 2014-08-18

“学习”,是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的必修课,也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没有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学习。好成绩从何而来,这与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好习惯密不可分。

马瑛借用书中的话展开了此次分享:“我们总说‘训子千遍,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其实培养孩子就是从培养习惯开始的。”

“家庭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

学习不仅仅是上学、读书或做功课。懂得教育智慧的父母会将学习融入孩子和家庭的各种活动中,帮助孩子建立更广义的学习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马瑛告诉大家:“长期形成的快要成为行为模式的事儿就叫做习惯。”爱因斯坦也曾说:“当我把所受的教育忘掉,剩下的才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剩下的是一个人的素质,素质则是由习惯组成和决定的,习惯是自己意识不到、但经常会表现出来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培养学习好习惯》一书中这样劝告父母们:“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过程,我们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马瑛:能否谈谈你们对于孩子日常学习的行为习惯是怎样要求的?

杜妈妈:我要求我的孩子回家先写作业,孩子老师也是这样要求的。但是孩子有时会提出想先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我尝试同意孩子的想法后,发现孩子写作业更自觉了。

马瑛:这位妈妈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合理安排写作业的时间,这种意识非常好。

葛妈妈:孩子上小学一年级,3点钟就放学了,可做父母的那会儿还下不了班,我只好叮嘱孩子奶奶一定让孩子先写完作业才能玩儿。马瑛:把孩子交给老人代管的父母,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孩子是否存在边写作业边做“小动作”的行为习惯?简单来说就是精力无法集中。

葛妈妈:确实如此,针对这一担心,我每天晚上都让孩子读一小段书,但孩子基本读不进去,我想或许经过这个阶段,孩子集中精力的问题能够有所改观。

马瑛: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尝试“榜样的力量。”父母一味想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却忽略了“我自己这样做过吗”这个问题,家长不妨尝试一下,例如自己看到一段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字,就可以对孩子说:“这段文字真美,妈妈来给你读一读吧。”这种互动的方式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朱妈妈:我女儿的习惯似乎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孩子上学前,我就常常对孩子说些“某某家的孩子回家都是先写作业”这样的话,等孩子上学了,她放学回家后总能做到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事儿,我觉得这个过程孩子过渡的很好。但她的专注力似乎不够好,如果一件事情需要静下心来钻研她总是做不到。

马瑛:说到专注力,家长应该反思,孩子无法专心做点什么,问题是否出在自己身上,孩子从小到大,自己有没有出现“无端打扰正在专心做事情的孩子”这样的行为,哪怕是善意的送一杯水这样的行为,也会破坏了孩子在那一刻的专注力,慢慢使孩子养成无法静下心来做事情的坏习惯。

好习惯养成的六大步骤

《培养学习好习惯》中孙云晓提到了培养好习惯的六大步骤,马瑛就此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习惯培养第一步,需要家长提高认识,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在督促孩子方面不少家长都是无师自通,从孩子放学开始,就不停的催促孩子要先完成作业,特别重视培养孩子在写作业方面的习惯问题。但是父母需要认识到,一味的说教,只能成为令孩子厌烦的唠叨;不如多鼓励和激励孩子,及时捕捉孩子每一处优点,这样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习惯培养第二步,需要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马瑛说:“举个例子,如果一年级的孩子总是边做小动作边写作业,到了二、三年级,他极有可能养成磨蹭、拖沓的坏习惯。针对这一现象,家长应该帮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且明确做事情的步骤。如完成总共20分的作业,家长可以细分到每5分钟需要完成的部分,并硬性规定这5分钟内不能起身顾及其他。这样明确的时间划分远比单纯的唠叨效果好的多。”

习惯培养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马瑛说:“这里指的榜样多是孩子喜欢的某个明星或者孩子敬佩的某个人。但是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体会:到别处去找榜样不如就用身边的例子。父母的榜样效应一定是最大的,身教重于言教。”

习惯培养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马瑛指出:“习惯养成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很简单,难就难在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书上说‘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 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则需要90天。’ 其实到了第21天或者第90天时,父母还需用鼓励、激励、奖励强化的方法和孩子的行为进行再结合。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一个好的习惯,往往就是在父母陪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的。”

习惯培养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马瑛:“在这里爸爸妈妈们要注意‘及时’这个词,要让孩子在阅读、作业、运动等你想让孩子做的事情中体味到喜悦和兴奋的感受。”

习惯培养第六步,养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针对培养孩子习惯的几大步骤,马瑛总结说:“习惯的培养是一门科学,原则在于要尊重孩子在习惯中的‘主人’地位。要让孩子靠自己养成习惯而非他律(即他人的监督和他人的约束)。培养习惯不是束缚孩子、不是压制孩子,而是让孩子从那些束缚他的不良习惯中解放出来。”

让孩子“爱学习”

马瑛说:“培养孩子好学习的行为习惯,首先就是要激发孩子形成浓厚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兴趣’的真谛在于孩子自主的感兴趣、而不是他人强迫才要那么做,是自动自愿主动的。‘持久’简单来说就是时间长。”《培养学习好习惯》一书中告诉读者,兴趣是最持久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又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种。对此,马瑛这样说:“例如,一个孩子努力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或者父母的物质奖励,这就是外部动机;而内部动机是指孩子拿到一本书,出于自己强烈的好奇心,想要追根溯源,从而如饥似渴的去读书。”同时马瑛还强调:“外在和内在动机引起的行为可能都一样:孩子在努力学习。但是对于学习的效果和长久的学习影响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很多孩子在功利的考试过后难以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原因就在于缺少内在的渴望;而内在的动机主导下引起的学习行为,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喜欢所学的科目,并自觉自愿的努力弄懂他们不明白的问题。”《培养学习好习惯》一书还告诉读者,“兴趣”同样也分为两种:个人兴趣和情景兴趣。马瑛说:“个人兴趣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由内向外散发的情感;而情景兴趣仅仅依赖于所做的事的内容对个人暂时的吸引,如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就应归属于情景兴趣。如果能够在学习方面激发孩子的个人兴趣,远比依靠短暂的情景兴趣对于孩子形成的影响大。”

读书分享中,马瑛还指出:“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和智能组合,多数孩子能在一、两种智能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但没有一个孩子能在所有智能上都表现出色。明智的父母在培养孩子广泛兴趣爱好的同时,更应明白扬长避短的道理,让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得到充分认识、肯定和欣赏,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和帮助孩子将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使他们的弱势领域也得到最大化发展。”

时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学习,但很少有父母愿意探究孩子不愿学习背后的原因。其实,孩子不愿意学习有时候只是因为学习方式过于枯燥。《培养学习好习惯》一书中有个观点得到了马瑛的认同:“针对年纪较小的孩子,应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有些孩子在语言上有天赋、有些孩子在数理逻辑上有天赋。如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就明确表达了对数学的厌恶,这时候,做父母的就应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看是否是自己的不恰当的表达,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所以,在家庭中一定要给孩子提供有趣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兴趣和乐趣。”马瑛说。

除此之外,书中还告诉读者,想要孩子自觉主动的“爱学习”,父母还应注重把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暗示;且学会用成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乐读书”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对于少年儿童的认识能力发展、语言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马瑛:大家对培养孩子读书、学习好习惯有什么具体计划?

葛妈妈:孩子刚上小学认字还不多,今后我想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20分钟。

马瑛: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边看图画、边引导孩子规范的说出图画中描绘的情景;或由家长描述前半部分,孩子衔接后半部分。但应注意,阅读万万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侯爸爸:儿子已经上高中了,他小时候我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做相关引导。以后我会尽量少看电视,自己也努力看点书,以身作则。

马瑛:从现在做起也不算晚,可以尝试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为他推荐几本好书。

李妈妈:我明白了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所以我会从自己做起,多读书; 另外我会多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让孩子有读书的氛围。

马瑛:正如前面提到的,父母应该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的行为,也能够让孩子学会选择,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习惯的主人,孩子一定会在众多图书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本书。 (来源:孙云晓的新浪博客—山东商报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