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静观守竹

 聽雨軒sjh 2014-08-19

静观守竹

古代文人雅士有四友,曰梅、兰、竹、菊。文士爱竹,自古皆然。三国魏末陈留阮籍、谯国稽康、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为“竹林七贤"。昔张荐家有苦竹数十顷,在竹中为屋,常居其中。王羲之闻而往访,张荐避竹中不与相见,王称张为“竹中高士"。

古天竺创立佛教之时,在王舍城旁有迦兰陀的竹林,迦兰陀皈依佛经后修寺宇奉佛,作如来说法之所,称之竹园精舍。

士子爱竹有个说法,白居易《养竹记》中云: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见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则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原来士子发现了竹子的象征意义。竹有君子之风,以道德立国的中国,当然要提倡爱竹,爱竹体现了对德操的追求。

宋人爱竹者首推苏东坡,他曾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他是画竹大师,所画的竹“从地起一直致顶"①,十分气派!而苏东坡也爱茶,是两宋最著名的茶人之一,可称得上是“茶竹双痴"。

竹子骨格清奇、刚直不阿,而茶质朴淡泊、清白可人,故历代文人爱竹也爱茶,且常常茶竹并称。

唐人认为茶种“阳崖阴岭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竹间茶最佳。联云:“山间竹里人家,清香嫩蕊黄芽。"又有联云:“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香茶。"“春自山中采,香宜竹里煎。”竹里茶是否真的品质超群呢?实在寻不出多少科学依据,其实是文化人主观世界的外化,心内理念的物化。爱竹及茶,爱茶及竹,竹香茶亦香,竹高洁茶亦高洁,人与茶、竹结友,可与之作心灵的交流。观其竹,品其茶,心中的浩然正气便有了寄托。

唐代诗人姚合“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品茗诗》)。“清友"是茶的别称。竹里品茶并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视此为雅事,称之为“林下之风"。

宋人亦喜欢竹里煎茶,北宋诗人王令(1032~1059),字领美,广陵(今扬州)人。他与王安石是“两挑担"(二人之妻是姐妹关系,姓吴)。其《谢张和仲惠宝云茶诗云:

故人有意真怜我,灵荈封题寄荜门。

与疗文园消渴病,还招楚客独醒魂。

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应无谷雨痕。

果肯同赏竹林下,寒泉犹有惠山存。

诗人获得了张和仲赠送的宝云茶,其茶采于谷雨前,叶嫩,可煎出浓浓的茶汤,便邀朋友作林下之游,在竹里煎茶,并声言他存有惠山泉水。

宋代理学家朱熹爱茶也爱竹,有诗云:“客来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竹为邻。"他发现竹子长势迅捷,欲悟其奥妙,便“静观守竹",将竹与哲学联系在一起。古代茶人多如朱熹,凡事喜欢琢磨,琢磨就是“静"而后“悟",“守竹"如此,“品茗"也是如此。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1597~1679),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在《斗茶檄》中说:“七家常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一日何可少此,子犹竹庶可齐名。"他认为茶、竹可齐名并称。《茶疏》中载“明窗净几,轻阴微雨,茂林修竹,清幽寺观”。

明代诗人陆容《送茶》云: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香竹里茶。

法藏明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这首诗赞扬僧家茶事最具“江南风致”,“风致”何在?不外乎是“竹里煎茶”。清人郑板桥(1693—1765),名燮,板桥为其号。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板桥画竹与品茗同样闻名,他作一妙联云: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另有画题诗云: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起间。

《题画》一文中云: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

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1763作1764),名盷,雪芹为其号。他在《红楼梦》一书中多次茶、竹并称,如该书第十七回《题大观园诸景对额》中,贾宝玉给“千百竿竹掩映”的潇湘馆题联是: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生凉。

这些翠竹如林黛玉题诗所云“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竹里煎茶连茶烟也带绿意和凉意。更有趣是明代僧人普真竟别出心裁地请湖州竹工制作了竹茶炉,用来烹泉煮茶。普真是诗僧,任惠山寺住持,他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做成竹茶炉,然后请著名画家王绂画图,学士王达作文,又请名流题诗,装帧成《竹炉茶图卷》。此炉后来不知去向。明成化丙申冬由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秦夔复得于无锡城杨氏家中③。秦夔为此作了《听松庵茶炉记》,内云:炉以竹为之,崇俭素也,于山房为宜。合炉之具其数有六:为瓶之似弥明石鼎者一,为茗碗者四,为陶碗者四,皆陶器也;方而为茶格一,截斑竹为之,乃洪武间惠山寺听松庵真公旧物。

清乾隆十五年(1751)二月二十一日,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去惠山寺礼佛。有幸领略“竹炉煮茶"的风韵,写下一段妙文,曰:

惠山名重天下,而听松庵竹炉为明初高僧性海所制,一时名流传咏甚盛。中间失去,好事者仿为之,已而复得……

辛未二月二十日,登惠山听松庵。汲惠泉,烹竹炉,因成长歌,书竹炉第三卷。援笔洒然,有风生两腋之致。

惠山酒泉天下闻,陆羽品后伯仲分。中泠江眼固应让,其余有冽谁能群?

高僧竹炉增韵事,隐使裴公渐后尘。庄严金碧礼月相,三间茗室清而文。

梅花天竺间红白,蒙蒙沐雨含奇芬。平方木几一无有,恰见竹炉妥贴陈。

篾编密致似周篚,体制古朴规虞敦。玉乳寒渫早汲鲠,明松乾烈旋传薪。

武火已过文火继,蟹眼初注鱼眼纷。卢仝七碗慢习习,赵州三瓯休云云。

政和入贡劳致远,卫公置递嫌逞权。巡跸偶然作清供,听松庵图真迹存。

名流传咏四百载,墨华朱彩犹鲜新。山僧藏箧奉世宝,视彼衣钵犹堪珍。

视彼衣钵犹堪珍,后进君子先野人。

据沙无垢先生的文章称:仿制的竹茶炉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竹炉底板镌乾隆玉笔诗及跋。

诸如竹里种茶、竹里煎茶、竹炉煮茶,让竹子在其中充当角色,除了表达古代士子对“茶品"、“人品"的追求外,从审美上讲是体现“以淡为宗"的旨趣。竹叶入药称“淡竹叶",其味甘淡;竹子简而力,入画疏疏落落,便于“计黑当白"。中唐之后,禅宗兴起,文士在茶与竹中获得禅趣。特别是明代引禅入画,“淡泊"成了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画竹品茶、竹里煎茶最便于文人体悟这种艺术境界。

清代文人爱竹大约还有一个原由:明亡于清,满人入主中原,遭到了许多文人学士的坚决反抗,或举兵反清复明,或归隐山林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清初的统治者,一方面加快满族汉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不屈服的士子采取怀柔政策。当时的士子们,既觉复明无望,臣服又不甘心,基于对大明王朝的“恋母情结"使然,关于“气节"的说法普遍见于文士的诗文和言谈中。当他们拖着猪尾巴似的长辫子沉醉于画竹、写竹或竹里煎茶时,不正是那已淡忘的“气节观"的曲折反映吗! 

注释:

①米芾《画史》。

②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③沙无垢《乾隆与惠山寺“竹炉煮茶"》,载《茶博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