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村的中小学生辍学问题

 牛屋弹琴 2014-08-23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2014年5月31日,在江西抚州市宜黄县神岗乡芦坊教学点,5名一年级、2名二年级、7名学前班学生正共享一个教室上课。

参考消息网8月23日报道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8月23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称,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在让农村孩子上学方面成绩斐然。这推动该国成为一个低端制造业大国。但这都是容易取得的成绩。若该国要打造它宣称想实现的“知识经济”,政府就必须改变农村青少年受教育的方式和乡村学校的经费来源途径。

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在大城市,完成中学阶段剩余三年、也就是高中教育已是惯例。在农村,上高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但远远不那么普遍。1990年只有7%的农村学生读完高中,如今这个数字也许略高于三分之一。就连在初中(尽管政府统计数字表明已全面普及),辍学率也很高:一项研究在对四个省份的农村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个比例在六分之一强至接近三分之一之间。

有的孩子辍学是因为费用问题,与其他许多国家不同,中国的高中要收学费。而高中的位置也往往远离小村庄,所以学生不得不住宿。包括书本费在内,三年的费用动辄达到数千美元——超过农村贫困家庭一年的收入。此外,约有一半的孩子是因为中考失利而无法进入高中。还有一些孩子辍学是因为他们能得到自认为体面的工作。近几年,低技术含量工种的工资大幅上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但中国的户籍制度使他们难以把子女送进师资强、管理好的城镇中学。农民工往往别无选择,只能让孩子留在家乡上学。父母监管的缺乏进一步加剧了许多学生的困境。

就中学就读率而言,中国落后于一些新兴发达经济体在处于类似发展水平时的状况。韩国到上世纪80年代末时几乎所有人都能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的经济学家许霓妮指出,相比之下,中国的城乡教育水平相差约三年。她称农村高中是教育体系的“最大瓶颈”。

中国已着手降低受教育成本。2006年,政府开始取消小学和初中的学杂费和书本费。但城镇中学的预算仍比农村中学要高得多。农村地区政府四处筹钱,而这无一例外意味着让家长交钱。中国科学院的易红梅和她在斯坦福大学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的同事发现,在接受他们调查的学生中,最贫困学生的中学辍学率是其他人的两倍。受家庭财力所限,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的学生也更有可能辍学。他们发现,假如父母生病,学生往往就会离开学校去挣钱支付医药费。学者们得出结论认为,给予学生补助会有所帮助。在一个试点中,经济援助使辍学率下降了60%。在另一个试点中,在贫困学生读初三时给予补助使他们至少读到高一的可能性增加了10%。

政府鼓励教师引导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上职业学校,给予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的补贴。但农村的职业学校跟中学一样受困于经费不足、师资薄弱。而且学生的水平很成问题。有研究发现,学生在读了一年职业学校后数学成绩下降很多。很多专家认为,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留在普通中学有助于他们为参加工作做更好的准备。但那会给政府带来一大笔新的费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2014年5月31日,在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茶培教学点,全校唯一的学生章欣薇在上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