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课堂:小心翼翼的“革命”

 潭头渔夫 2014-08-24

 

一所中学的校长说:高效课堂是全面塑造人的地方。传统课堂中很难渗透行为养成,而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会倾听、欣赏、关注他人;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合作,怎样分享……因此从德育和智育来说,高效课堂都没有“差生”。

貌似波澜不惊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静悄悄的变革。近年来,高效课堂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突破口,正在小心翼翼地实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衡和“双赢”。日前,本报记者深入陕西从南到北的课堂,记录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成效和问题。

1 "完美课堂"上,学生却不知所学

对于府谷县老高川学校校长王智军来说,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开始放弃“满堂灌”,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始于对“完美课堂”的反思。

在府谷前石畔中学时,教学多面手王智军带过两个班的初中地理。作为具有极大教学热情的教师,又是府谷县教学名师,王智军的课堂可谓“完美”。据学校老师回忆,王智军的课非常精彩,激情四射,听课的学生经常托着下巴入神,要么瞪大眼睛满脸惊喜,师生们往往听不到下课的铃声,有时候直到下一节课的老师推门而入,师生才意识到早已经下课了。王智军极具吸引力的课堂被老师们称为完美,但就是这个“完美课堂”,效率之低让王智军大吃一惊。“有一天课后我问刚才还听得津津有味的学生们‘我们刚才上了什么’?不少学生回答说‘不知道’”。“完美课堂”上学生却不知所学,这深深刺激了王智军。他开始意识到,老师完美讲述的最满意一课,对学生有可能是学习效率最低的一课。他深入思考以老师为主体的“讲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堂”的本质区别。

从此后,王智军上课只讲20分钟,让学生自学10分钟,评价互动10分钟,学习效果一下上去了。王智军和前石畔学校的老师们开始重新探索预习、自学、讲授、巩固、互动的关系和作用。

一年后,王智军在政史地、生物课上实行211教学:用20分钟检查预习、导入、讲授;10分钟用来自我回顾,复习检查;最后10分钟评估反馈当堂内容。

如今,王智军所在的老高川学校的“211”教学模式,被称为府谷土生土长的高效课堂,和成熟于江苏、山东的高效课堂本质相近、异曲同工。

像王智军一样,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不断进行着主动的探索。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为改革打下了基础。

2 “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这样,多好!”

当山东、江苏的高效课堂模式开始传播时,立即吸引了广泛的注意。推行高效课堂的学校,最后的决心往往来自于对先行学校的观摩学习。

神木中学是榆林市最早推行高效课堂的学校。在改革前,神木中学高考成绩在榆林多年名列前茅,受到家长、社会的赞誉和肯定。

“为什么我们在成绩很好的时候搞高效课堂?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合理的、先进的,对学生好,对培养人才好,因此我们决定推行,尽管需要很大的勇气。”神木中学校长乔振义说。

神木中学高效课堂课题组成员、政治老师贺昌荣说:“在视频上看到山东潍坊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动表现,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这样,多好!”

2011年,神木中学开始小心翼翼地推行课堂改革,却发现阻力重重,压力巨大。

“当时社会上就有评论,说这些老师不想讲,让学生自己学;甚至有传言说老师们都有生意,想了个办法为自己减负。”课题组成员任抗战说。更有社会舆论说,如果拿这几届学生当试验品失败,校长将是神木历史的千古罪人……

在一个应试教育成绩名列前茅、受到全县关注的县中搞教育改革,新任校长乔振义被认为拿自己的前途和荣誉做赌注。

“但我们一定要搞,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高考成绩,我们还要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就是从高考而言,也不能仅仅维持既有成绩,难道不能更上层楼吗?我相信教育的改革,也能解放‘生产力’。”乔振义说。

2014年,神木中学实行高效课堂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今年高考揭榜后,神木中学再次以79.6%的本科上线率位居榆林市第一,比去年略有进步,尤其是一本上线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让神木中学的高效课堂初步受到社会的认可。

2012年,靖边中学全面进行高效课堂改革。靖边中学的改革更为全面和彻底。除了课堂改革外,靖边中学提出自我管理、学生自治,学校重大活动包括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部分日常管理如早操、家长会都交给学生。这样大的“动静”超出了家长的想象,也超出了部分老师的想象,一直面临巨大的压力。

直至今天,靖边教育主管部门对靖边中学的改革“不支持,不反对,静观察”,这一态度比社会和开始阶段的部分家长要理性得多。靖边中学校长郝学利说:学校的教育改革可谓踏着血印前进。

7月10日,靖边中学又一次召开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会议,讨论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制度。两年多来,学校已经习惯让学生、家长参与到课改的议程中来。

靖边中学的高效课堂之所以在政府不理解、社会压力大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在于部分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和“默许”。教务主任张占友介绍,为了打消家长的疑虑,不仅多次开家长会,而且把家长多次请到课堂,让家长直接参与、感受高效课堂,在家长打消疑虑后才继续推行。

3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效课堂最深刻的变化,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教师“满堂灌”的被动客体,变为整个课堂的主体。

无论是神木中学的“3:5:2”,还是府谷老高川学校的“2:1:1”,还是靖边中学的2:7:1,教师直接讲课的时间都大大减少了。

神木中学的“3:5:2”课堂中,课程的预习、导入占30%,合作学习、探究、展示占到50%,老师点评、引导、总结占20%。教师真正讲课所占时间也就十多分钟。

靖边中学也将每个班分成6人小组若干。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导学案贯穿。课前即预习,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研读课本内容,老师指导督促。在此基础上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案部分,老师及时批阅反馈。课后即自修课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训练案部分,老师批阅并反馈。

课中就是传统课堂的45分钟。主要完成导学案中的探究案部分,包括本课预习案和前一课训练案的反馈、评价;课程的导入;目标展示与解读;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质疑;训练提升;总结反刍。而以合作探究学习、展示为主要内容。在这些流程中,老师讲解主要在预习评价、课程导入、学习目标解读、总结上,学生的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质疑、训练占了大多数时间。教师的讲解、点拨只占少数时间。从时间的安排和扮演的角色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这就是生进师退,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靖边中学政治教师李万军说。

会不会有老师被“架空”?在学生为主体,充满探究气氛、随时会出现新问题的课堂中,许多教师有过这样的担忧。神木中学教师贺昌荣说:如果学生足够活跃又掌握知识深入,而教师准备平平,确实有这种可能。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才能在发散性、开放性很强的课堂不被“架空”。

靖边中学高二19班的一次数学展示课,任课老师马慧对一道三角函数题准备了三种解法。想不到轮流上讲台解题的学生逐一用这三种方法解题后,又有人自告奋勇上讲台用第四种方法成功解出,意外的数学老师给予了点评和肯定;正准备下课时,又有人举手发现了第五种解法……老师和全体观课者又惊又喜。马慧说:学生的创造性令人欣喜,对于教师来说,如果知识储备不够、准备不足,就会在课上“露怯”。

靖边中学教务主任张占友说:“现在经常有学生比老师讲得好,学生超越老师知识储备的情况也不时出现”。

是不是教师的作用降低了?张占友说:当然不是,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当发现问题、学生高度不够时,一定要及时讲,要解惑,要提高,要精讲,要画龙点睛。因此,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削弱,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4 “这样的课堂让学习更轻松”

当高中学校在高考的重压下小心翼翼的推行时,高效课堂在小学、初中带来更为显著的变化。

镇安县慧源学校是一所民办12年制学校,2013年后半年正式开展高效课堂。

“学校搞高效课堂一年来,我的视力好了200度”,慧源学校五年级学生韩星辰说。韩星辰的爸爸也证实,原来600度的眼镜本来只希望度数不再加大,想不到减少了200度。

原来的课堂全部齐刷刷面向讲台,现在的课堂每六人一组相向而坐。韩星辰说:“在学校,长时间姿势不动看书写字几乎不再有了,小组内时而讨论,而且大家经常相互提醒读书写字的姿势,这些都帮助了视力恢复”。

与以前满堂灌的课堂不同,慧源学校通过导学案,将每一课分为预习、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评价、提高等阶段。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展示、评价为主。班内学生每组六人,分成六七个小组。每个组内有相互结对的对子,对子之间合作学习叫对学,组内讨论学习叫群学。遇到难题,如果组内有一个人会,就由这个同学给大家讲解。展示环节,各个组会对学习过程、成果和习题解答过程进行展示和讲解,同时接受全班的质询和提问。

7月2日,慧源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岳飞和牛皋。这是一节关于礼貌的课,学生们的表演生动地展现了礼貌的内涵,也让课堂洋溢着一种英雄气概和古典之美。

由于经常上讲台,五年级每位同学的口语和演讲能力都提高了。韩星辰不断地用手势强化她的讲话,而余欣沂的手势被认为更熟练。余欣沂说:“上台讲的多了,就要借助肢体语言”。

韩星辰说:“有的知识在独学和对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但我们依然喜欢参与讨论和展示,不仅热闹,而且可以运用刚学的知识。这样的课堂让学习更轻松”。

5 不再有“差生”

高效课堂带来更多丰富的变化。

“以前许多人不咋听课,也不爱发言,现在爱发言了,听课也更认真了”,慧源学校五年级学生余欣沂这样描述班里一年来的变化。

“以前是整堂课老师在那讲,只有成绩好的学生被提问;现在经常是学生在讲,每个人都会被提问,都有机会发言,每个人更加平等了”,学生郭秦说。

“以前总是不太想学习,提不起劲儿;但现在,觉得学习特别有趣”,学生王海涛说。

“以前遇到不爱听的内容或者不喜欢的老师会思想‘跑毛’,上课没有效果;现在即使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喜欢跟同学交流讨论,也会努力学下去,比以前的课堂学习效率高了”,学生韩星辰说。

“以前上课光盯着老师听讲,很容易打瞌睡;现在学习、讲课成为每个人的事,大家在课堂上交流、上讲台展示,课堂上打瞌睡的很少了,”学生任梦婷说。

“以前的‘差生’觉得课堂跟自己无关;现在经常要上台讲述展示,大家会鼓掌、点评,‘差生’受到关注、激励,在不断进步,展示特长,我觉得没有‘差生’了”,学生肖洁说。

高效课堂也产生过不少问题。高效课堂对拉动后进、消除“差生”作用显著,但是否有可能对尖子生不利?慧源学校课题组成员郭华强说:在课堂上,我们对尖子生的发言是有限制的,适度向后进生倾斜,因此有过对尖子生的担心;但实际上,尖子生的参与率更高,巩固知识的机会更多,而且是在学以致用中应用知识,在帮助别人中升华自己,因此对尖子生的成长更为全面有利。

            作者:韩承伯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