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如屏风 毛德西

 123xyz123 2014-08-27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如屏风 

河南·毛德西

 

组成: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

 

功效:固表止汗,益气御风。

 

主治:表虚自汗,畏风易感冒;预防因气虚所导致的多种疾病。

 

用法:散剂,一次6克;片剂,一次6片;大蜜丸,一次1丸;颗粒剂,

 

    一次12袋。温开水送服,一日23次。

 

说明:服药期间,避风寒,并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品。

 

出处: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玉制屏风

 

屏风之名,原指作为挡风或遮蔽的用具,为室内陈设之物。《史记·孟尝君传》云:“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吏,主记君所与客语。”玉屏风,是指玉制或有玉饰的屏风,大则可以遮风,小则可供欣赏。本方因有益卫固表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如同玉制屏风一样,可遮挡风寒,并主治因表虚而致的自汗等症,“珍如玉,体如屏”,如立屏障,故取名“玉屏风”。

 

散补互用

 

本方所主之证为:表虚自汗,以及虚人卫气不密,易于感冒,自汗恶风,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等。肺主气而属卫,而肺气之源来于脾,脾主肌肉,是以脾气足则肺气充,肌表乃固。故方取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实卫固表;另用白术补气健脾,使中气健旺,肺气乃养,肌表自然可固;防风为治风之要药,别名“屏风”。黄芪得防风,益气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外祛风邪而不伤正。两药一补一散,相辅相使,而功效愈宏。三药合用,能使卫气充足,腠理固密,自汗恶风之症,自然痊愈。

 

品尝黄芪

 

黄芪,古名黄耆。耆,长也,本品色黄,为补气之长,故名黄耆。清·黄宫绣《本草求真》云:“黄耆,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

 

黄芪,在我国北方各省均有分布,以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所产黄芪质量最佳。

 

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其性味甘温,入肺、脾二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汉代张仲景可谓善用黄芪的大家。他立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至今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剂。又如防己黄芪汤,是一首配伍严谨,药简效宏,治疗风水的常用方剂。现在常用于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病等气虚湿滞之候。其后,历代医家对黄芪的应用每有发挥,南北朝时期,《刘涓子鬼遗方》用黄芪治疗痈疮的方剂,竟有39首之多。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拟黄芪汤治疗消渴,至今仍有实用价值。金代张元素言黄芪甘温纯阳,功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长肌肉,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而善用黄芪者,当推李东垣。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均以黄芪为主药,现在仍然是补益脾胃、升阳举陷的良方。明代张景岳对黄芪的应用有所创见,他立“举元煎”,治疗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之证,可谓补气固脱之主要方剂。清代王清任亦是善用黄芪的医学大家,他对中风半身不遂的病机推出“气虚血瘀”的理论,并立补阳还五汤,应用黄芪四两,成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名方。民国时期的张锡纯也是一位深悟黄芪功效的临床医家。他认为,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故立“升陷汤”(黄芪配升麻、柴胡等),以治胸中大气下陷证。又云黄芪能滋阴,立“玉液汤”(黄芪配山药、知母等),以治消渴。他还认为,黄芪又善治中风抽搐及破伤风,取黄芪配当归、羌独活、全蝎、蜈蚣,名“逐风汤”治之。其他如加味黄芪五物汤、加味补血汤、加味玉屏风散等,均显示出张氏对黄芪运用之娴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调节胃肠运动,影响消化液分泌,促进代谢,兴奋子宫,增强心肌收缩力,抗肿瘤、抗突变,提高细胞免疫等多项功能。临床多用于胃肠病、子宫下垂、脱肛、崩漏、重症肌无力、乳糜尿、低热、慢性肝炎、低血压、失眠症、放射病等。对肾炎蛋白尿有抑制作用,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也能增强抗癌的效果,放化疗期间还能减轻毒副反应,保护正常细胞,防止骨髓抑制。

 

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报告称,黄芪是无法估量的珍贵药草。它可恢复和强化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干扰素和白细胞的活性,促进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使人的精力充沛,加大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例如慢性病毒感染、慢性免疫功能低下、职业性过劳综合征等“亚健康”人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黄芪药膳

 

 1.芪归羊肉羹:黄芪10克,当归5克,羊肉200克。先将羊肉洗净,切小块,与用纱布袋装好的黄芪、当归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再下姜、葱、料酒。以武火煮沸,去浮沫,再以文火煨炖至肉烂,弃药袋即可。此羹有双补气血、滋补身体的作用。可用于肾气虚所致的遗尿、遗精、夜尿频数等,也可作为产妇或老年人的保健饮食。

 

2.黄芪粳米粥:黄芪1520克,粳米100150克。先将黄芪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左右,再加热煮1小时,滤去药渣,下粳米,再加适量清水,煮至米粥汤成即可。此粥有补气养胃的功效。可以用于反复感冒无上火症状的病人,也可用于老年人的饮食保健。

 

3.黄芪鸡:黄芪30克,小鸡1只(约600克),冰糖30克。先将小鸡内脏挖去,黄芪用纱布袋装好,入鸡腹内,加清水文火炖煮,冰糖后下。待鸡肉煨熟,吃肉喝汤。此法有补中益气、润肺健脾的作用。可用于中老年人的日常保健,也是病后及产后恢复身体的佳品。

 

医家经验

 

岳美中先生对黄芪研究多年,推出许多新的认识。他认为《伤寒论》不用黄芪,而《金匮要略》用黄芪者有7方,说明黄芪对慢性衰弱性疾病有肯定疗效,但必须多服久服。而对急性衰弱病,绝无救亡于顷刻之功。并指出黄芪之于神经系统疾患的瘫痪、麻木、肌肉瘦削等,确有疗效,且大证必须从数钱至数两,为一日量,持久服之,其效乃显。他还善用黄芪粥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

 

对于玉屏风散,蒲辅周、岳美中两位前辈更是常用善用。他们应用之法是:黄芪120克,白术180克,防风60克,共为粗末(注意不要碾碎,细则不宜煎服)。每服9克,水煎2次,早晚服饮。用于表虚自汗、恶风,经常感冒的人,坚持服用,自然取效。蒲老用玉屏风散,白术量每超过黄芪量。考白术是脾胃药以资其健运,脾健则运化有权,这是培本,对慢性病非常重要。

 

笔者受先辈经验启发,常用玉屏风散防治上呼吸道疾病。每遇肺脾气虚,卫阳不固,因外感或劳累发病者,不拘主症如何,依此方加味,屡获良效。若作治疗药用,汗出畏风者,加桂枝、白芍;自汗不止者,加地骨皮、桑叶;咽痛者,加射干、蝉衣,或山豆根、牛蒡子;音哑者,加凤凰衣、木蝴蝶;排痰不利者,加前胡、桔梗;热痰者,加天竺黄、竹沥汁;痰稀者,加清半夏、干姜;顽痰者,加海浮石、贝母;燥痰者,加北沙参、天门冬;过敏性鼻炎发作,加乌梅、五味子、柴胡;小儿汗出,加焦三仙。

 

本方性味甘温,作用缓和。用于扶正祛邪,需少量久服,方能收到预期效果。即所谓“补药无近功,久服自有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