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中的尘埃》读后感

 绵阳心理咨询师 2014-08-27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认同一些东西自己却不觉知。每个人都沦陷在自己的认同中,但每个人认同的东西又很不一样,打个粗略的比方:认同财富的人,快乐于戴上一块百达翡丽的名表;认同道德的人,自信于婚前还是处女;认同权利的人,满足于名字后面的头衔;同样,认同灵修的人,安心于闭关的次数或者见过几次活佛。。。。。。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定会有认同,那些听到占星就抗拒的人,因为他们认同物质的观点,认同眼见为实的逻辑。所以要想获得心的自由,首先就要能看清那些繁杂的束缚,然后从中跳脱出来。有个方法很简单很实用:当一个观点或者一个举动让你不舒服的时候,你一定就是执着它对面的那个观点或举动,被它奴役。只有当我们不断通过种种观察,打破桎梏,我们才能继续戴着名表而不自得,或者失去美貌而不伤心。这个时候,你就会对各种事物都不抗拒,有足够开放的心量,从而升起非常可贵的好奇心。

我们看了很多书,接触到了很多概念,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架构,渐渐地,交谈中也能经常引经据典。但要想真正掌握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一定要经过体悟。伟人说过,实践出真知。克氏也说过,要想知道榴莲的滋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尝尝。可能有很多人给你描述过榴莲的味道,你甚至也能一字不差的说出那些形容词。但是,榴莲到底什么味道你却没有真正的吸收,当它变成榴莲糖或者榴莲糕的时候,你可能就不认识它了。但只要你吃过榴莲,你的眼睛,舌头,鼻子和胃都体验过它,你还需要那些形容词吗?当然,首先建立起正确的见地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会帮助你提高你的觉知力。就好像先有人给你讲过一些红酒知识,你喝的时候味蕾的丰富程度会增加,或者先有人教过你怎么欣赏名画,同一副作品你看起来也会更有感觉。但是,最终,体悟才是最好的内化,正如四法印中提到的”证悟超越概念”。而且,这个证悟的过程也是随着你的觉知力的提高不断精微,不断深化的。

我们经历了好奇心的“闻”, “思”而升华的内化之后,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这个“修”了。佛陀说,法不贪多,任何一个法门,只要我们愿意精进地修下去,最终都能到达同样一个目的地。可我们总是拼命地去了解新的事物,买很多书,上很多课。就好像养生有很多办法,每个人喜欢的各不一样,太极,跑步,气功,艾灸,辟谷,瑜伽,数不胜数,但是,哪怕是最简单易行公认有效的睡前泡脚,也没有几个人能一直坚持下来。因为我们总觉得另一个方法可能更有效,我们总想一蹴而就。我们更愿意转发南怀瑾的微博而不愿打坐五分钟,因为宗萨说过,对于小我来讲,修行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当我们因为可贵的好奇心而不断探索到真知以后,不去实践,那就算我们知道的再多,课上的再多,书看的再多,一切还是空谈。我们需要用最大的热情,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优化自己。哪怕只是做到一天不发火,甚至只是做到一天不憋尿(这是我个人认为锻炼觉知力和离执的很好的办法)这么一个小的进步,也是非常大的成功。

心是不会成长的,因为它本来已圆满,只是尘埃阻碍了智慧,拂去它,我们就能获得清静的本心。而拂去尘埃的办法,也不是讲出来,而是做出来的。让我们在这条路上诚实而勇敢地面对自己,老老实实地实修,像样的生活,这样才能不断的得到祝福!【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