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昵称18892371 2014-08-27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叠山绿水、亭台小桥

    艺圃的中心是一水池,水面面积约一亩,也即600多平方米。艺圃水池的水面较为集中,中间水面就约500平方米,虽然水面面积不大,但其四周用于观景和衬托的建筑,如延光阁、响月廊、乳鱼亭等,都是很低、接近水面,因此水池给游人的感觉是水面明净、空间迥阔、视野开朗。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图1 从延光阁看水池山林

    水池南岸堆土为山,临池,以湖石叠成峭壁危径。池的东南和西南各延伸出一水湾,深入峭壁之下,给人的感觉如同连接着深山中的溪涧,体现水池之水是源之深涧的活水;在两处水湾入口,架有小桥,因此整个水面被做到有聚有分,聚则是中央的大水面开阔明朗;分则是在小桥、湖岸的围绕下形成好几个沼池,使得水面多变,源流深远,涧曲湍洄,更显自然之趣。

    池东南角,通向乳鱼亭的是罕见的平弧型石板桥,由六块石板构成,其中有三块石板为修复时从池中捞出的明代原物。据介绍:这种平弧型石桥是明代的传统式样,但现在在苏州园林中仅存这一孤例,确实在其它地方没有看到这么样的平弧形小桥。

    池西南角水湾口,也架有六块石板构成的三曲桥,名“度香橋”,该桥对着浴鸥庭院的圆洞门。桥造型古雅、线条简练,桥离水面仅仅十多厘米,比两端的小路路面还低,从山路下来过桥,似乎是从水面上走过。清朝的文人汪琬在《艺圃十咏》里咏了“度香桥”:“红栏与白版,掩映沧波上。两岸柳阴多,中流荷气爽。村居水之南,屣步每独往。”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图2 乳鱼亭旁小桥——平弧形桥                       图3 浴鸥门前三曲桥——度香桥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在水池的正面,也就是从乳鱼亭到浴鸥门洞一线,以石矶为池岸,石矶突出于池面,有的紧贴着水面,有的稍高挑于水面,远近高低各不相同,使水池周边蜿蜒曲折、混然天成,站在突出水面的石矶上,三面临水,戏水、观鱼、赏荷,增添人和水的自然亲近感。所谓石矶是指水边突出的巨大岩石,一般是指在江河两岸山体或峭壁延伸突出于水中的岩石,造成水流的激变湍急,所以石矶都处于江河两岸比较险要的地势。在苏州园林中,石矶成为水池边置景的最重要组成元素,就是取其背靠高山峭壁,而本身位置险要。在园林小小的水池边,巧妙地置上一个或多个石矶,使园景更接近自然之趣。                      图4 石矶池岸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图5 假山峭壁                 图6 假山峭壁                      图7 假山峭壁   

    艺圃的假山范围很小、山也不高,然而石矶连着湖石堆叠而成的峭壁,从远处看去,水池、石矶、峭壁、土山和谐统一,让人仍有置身于荒野山林,看到山势险峻,而又山青水秀的意境。

    假山上有多条小径,路旁堆砌奇岩怪石,似山间险路危径,路径曲折多变;有多条入口可以进入山上:或从乳鱼亭旁小路、或过乳鱼亭边小桥、或从度香桥、从浴鸥门旁边的山洞、或在浴鸥小院内小门和尽头的通道。因此山不大,但也显得错综复杂。为了玩得尽兴,我从每一条小路都上一次山,倒也不觉得重复。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图8 山间小径12                  图9 山间小径                    图10 山间小径3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艺圃的山,是用筑土叠石成山,湖石主要用于池岸的峭壁和山间小径两旁及与浴鸥庭院相连的山洞假山。所用的石头,大的峭立挺拔、纹理奇特,设计者将它们有机地联接在一起,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山上的最高点是朝爽亭,朝爽是指早晨明朗开豁的景象,周围古木葱茏,山石嶙峋,景色秀丽,清爽可人。朝爽亭是六角亭,六根亭柱,亭柱间是低栏水泥坐栏,盛夏之际,坐在亭中,山间微风从林间吹来,带来一阵清凉,一阵清新,享受一时清闲。我来到亭中时,这里就有两个古希老人在此看书哼曲,好不自在。和他们聊一会天,知道他们天天早晨来这里。

    这朝爽亭是修复量重建的,看来是现代产物。                         图11 朝爽亭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乳鱼亭在山下水池东面,突出于池岸,三面临水,亭下用湖石砌成半岛状石矶;在亭南侧与池岸间有平弧形小桥连通。乳鱼亭为四角亭,是明代遗物,单檐攒尖,梁架古朴,斗栱粗放,高3.1米,边长3.3米;除亭四角有立柱外,在东、南、北三面中间还有两根辅柱,临池一面为视野开阔没有设辅柱。亭四周下部砌半墙,上部设鹅颈椅(也称美人靠)。亭内顶正中藻井是方形凹面,上有花纹彩画,梁枋上也有彩绘,其花饰和形状在苏洲园林中並不多见,据说是保留下来的早期原作。

    “乳鱼亭”之名看其字面意思,即为观看初生小鱼的地方。在亭内依栏观鱼、戏鱼、喂鱼,是小宝宝最喜爱的事,亭的名字对我们现在的游人来说,没有什么含意意义了,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图12 乳鱼亭(面向水池)

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已,带小宝宝来玩,仅仅只是观鱼、戏鱼、喂鱼,小孩开心、老人休闲。

    当然园林主人姜埰建此亭并取名“乳鱼亭”,应该有其独特的心思。“乳鱼”就是初生小鱼,含“乳鱼”的典故有两个,其一是王禹偁《诏臣僚和御制赏花诗序》中的一句话“观乳鱼而罢钓”;其二是梅尧臣《送韩奉礼随侍之许昌》诗:“岸之侧,多菖蒲,蒲之下,多乳鱼,乳鱼可以馔,菖蒲可以葅”。

王禹偁是宋朝诗人、散文家,

 

                                                                                                                    图13 乳鱼亭(亭门一面)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苏州艺圃,一个小而幽静又全是精华的园林(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