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同步推进农村“三化” 第5版:理论周刊 20140819期 陕西日报

 无车马喧 2014-08-28

    史贵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陕北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三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们之间互为基础、相互衔接,需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三个关键

    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逐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效益型农业体系,核心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对陕北来说,我以为首先要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榆林有着广阔的土地资源,全市4.357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折合土地6700万亩,其中农耕地1646万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5.6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多。榆林有大规模集约经营土地的先天优势,特别是长城沿线风沙区,土地平坦,水资源充足,非常适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农业机械的应用,产业化开发条件十分优越,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资源的优势。
    其次,要精心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要制定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户实施、统一验收的办法,及时出台政策,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快速成长,扶持涉农企业做大做强。比如对养羊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给予一定的标准化补贴,为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发展以种、养业为主的家庭农场创造条件。对于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法人,不仅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还要加强信息、政策上的引导。
    第三,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通村油路,对农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为农业用电提供保障,争取资金改造基本农田灌溉渠道等,为大规模建设家庭农场提供保障。
    通过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企业等载体,就可以有效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保持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为农村工业化、村镇城市化奠定牢固的基础。

               农村工业化就是农工商贸齐头并进

    农村工业化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逐步建设以农牧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农村工业化体系,以便为农牧产品增值扩效。就陕北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陕北的独特优势,走农工商贸结合的道路,使三分之二左右或更多的农村人口从农业转入非农产业,使他们在更大范围内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农村工业化要以县级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发展集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工业企业。目前,榆林已建成各类农业示范园区100个,实现了县区全覆盖,但面向农牧业深加工的工业园区却很薄弱,既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也没有整体规划,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认为,建设面向农牧业深加工的工业园区,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实现农牧业增值扩效,对农民增收致富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
    在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府应积极培育和完善农牧产品物流主体,加强农牧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农牧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实农牧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搭建农牧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发展农牧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应加大力度建设大宗农牧产品仓储设施,完善鲜活农牧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大型涉农牧企业投资建设农牧产品物流设施;加快发展农牧产品期货市场,鼓励生产经营者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应继续大力促进产销衔接,发展农牧业会展经济,全面推进农牧产品与超市对接,支持农牧产品营销;应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城镇化要注意科学布点和“三位一体”

    按照“资源集中利用、企业集群发展、环境集中保护”的原则,打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实施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联动,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县城和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建制镇作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高标准创办乡镇工业园区,高起点建设蔬菜基地、畜牧基地、林果产业基地、小杂粮加工基地和药材基地。以基地为支撑,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加速向小城镇聚集,吸引各类投资机构来农村小城镇落户创业,实现小城镇建设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制定吸引本土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和本地民营企业家在小城镇创业、扎根,发展乡镇企业、中小微企业、和家庭工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经济发展中心,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当然,小城镇建设还应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集约化思路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个性发展、节约资源”的原则,结合当地历史、现状、人口、区位等实际,合理规划地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紧凑型小城镇。应将小城镇规划与村庄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衔接起来,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行村镇、田块、道路、绿化综合治理,做到科学布点、配套成龙、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从而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复杂历史过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陕西荣民集团董事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