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力去哪儿——精力的诱惑及应对

 普化散人 2014-08-28
生活中许多没有太大意义的事物在耗费我们的精力。比如,打过多的游戏,不爱惜身体熬夜上网闲逛看新闻,看过多的电视剧和电影,等等。在史蒂芬柯维的分类里,这类活动应该属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凡事都有个度,过度了就会产生问题。就算是工作,也是讲究劳逸结合的。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易耗的,也有机会成本,消耗在一件事上,就用不到另一件事上。有效、谨慎地使用和管理精力,显得很必要。而恢复、储存足够的精力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也是成长和提高的重要保障。那么对于生活中来自游戏、电视电影、上网等等的各种诱惑,应该如何对应呢?   
  (1)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价值观和目标。尽管选择怎样的价值观和目标是个人的自由,然而必须说明的是它们会决定你精力的使用。价值观可以让你对精力的分配心安理得。你认为人生就是奋斗,你就会把精力花在工作上更多;你觉得人生就是享乐,玩乐就会成为重心。目标则是生活的目标、事业的目标等等,是受价值观指导的。以价值观和目标为导向来管理你的精力的使用,才能做到高效能。   
  (2)思考这些活动之于你的意义,掌握适度的权衡。比如看电影,在对你的放松和娱乐的意义上,是可以的;如果能启迪你的人生,那更好不过。而究竟是一周一部合适,还是一个月一部合适,这就是“度”的问题了。一天一部看上去就有些过度了,毕竟不是每部电影对于你的人生都那么有意义。但是我们往往就是面临这样的诱惑,看了一部还想再看一部,控制不住。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纯粹为了放松和娱乐,如果在观影后能作出思考总结,给自己启发,甚至能给他人启发,那可是功德无量了。   
  如果让史蒂芬柯维来选,那么这类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估计要被他排到最后了。   
  (3)增强自控力、自制力。也就是要有自我控制的意识,监视自己在做什么,处于什么状态,也许能马上清醒过来。   
  在这一点上,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书中谈到一个关于运用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制的例子。他一朋友考托福留学申奖学金,为了督促自己背单词,就将奖学金总额除以要被的单词数量,算出每个单词值多少钱。这样每背一个单词,他就想成赚了多少钱。这就将本来背单词这件痛苦的事转变成了开心的事,未尝不是个提高自制力的好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