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情商到慧商,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

 麦子宝宝之家 2014-08-29

    情商的发展,不是一条直线。不是说,五岁具有了情商能力,到了十八岁还管用。情商能力是不断发展中的。为了讨论的简便,我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我中心时期。

 

    自我中心,是一种一元思维。心里只有自己。有的幼儿跑到别人家里,看到喜欢的就往自己口袋里塞,这不是偷窃,而是他还没有形成二元思维的意识。没有想到,这样做会造成别人的损失,于社会公德是不允许的。

 

    一二年级的孩子,守纪律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他缺乏守纪律的自觉是正常的。同样是因为他还没有形成二元思维。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是非判断只是从自己出发。老师只有通过奖励,通过惩罚来维持纪律,靠大道理是不管用的。

 

    大概到了孩子九、十岁的时候(根据是科尔伯格几十年前的研究,现在的孩子也许可以提前),孩子开始形成二元思维。二元思维形成的标识是他能够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很可能是出于他人的喜好。这个他人,可能是自己喜欢的老师,也可能是自己的伙伴,或者亲爱的父母。他努力学习,表现出对某样东西的喜爱,可能并非他真正发自内心的喜爱,而是要做出样子给老师看,给伙伴和爸妈看。

 

    这个阶段的孩子,摆脱了一元思维的同时,又可能走入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迷失自我。根据科尔伯格的调查,美国女性有很大一部分,即便到了成年,他的思维方式仍处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情况没有研究数据,但可以想见,在人言可畏,讲究面子的中国,相当一部分人是把面子和取悦他人作为行事准绳的。

 

二元思维的下一个阶段是多元思维。

 

斯腾伯格喜欢引用一个赛跑的例子。

两个探险家打猎。发现一头狮子。
一个二元思维的人,他迅速计算了自己和狮子的奔跑能力。
发现自己不可能跑过狮子,于是束手待毙。


可一个多元思维的人,他迅速计算了自己和狮子的奔跑能力,
发现跑不过。但他没有止步于此,又迅速计算了他和同伴的奔跑能力,
发现自己有可能跑过他,于是,他换上跑鞋,飞奔而去。

那个二元思维的人,可能某个学科学得比较出色,

但这个多元思维的人,更可能是社会中的弄潮儿。

 

再讲一个子贡赎人的故事。

 

春秋时鲁国有一条规定,到国外旅游,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它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

 

孔子的学生子贡赎回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

 

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了帐,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子贡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维。而孔子的思维,则是典型的多元思维。

 

在子贡赎人这个例子中,

 

一元思维,自私自利,

二元思维,利他或者取悦别人,

多元思维,看起来自私,但可能对社会有更大裨益;看起来无私,但可能对全局有危害。

 

当然,从一元思维到多元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情商与道德方面。

情商也好,慧商也罢,其实都是以思维能力为基础的。

 

情商更强调知行合一,这个“知”就是指认知,思维,这个“行”是指行动。

 

从知到行,需要性情的修炼,就像许多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仍然没法戒掉一样,

这个修炼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伴随一生。

 

但无论“行”多么难,也不能否认“知”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连吸烟有害健康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就更不可能采取手段去戒除了。

 

由上面这个全景介绍,我们看到,孩子的情商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孩子的情商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孔子对子贡可以讲多元思维这个道理。但跟一个6、7岁的孩子讲这些,

很大程度是对牛弹琴。因为他还没有进入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道理只能让他头脑发蒙。

 

同样,给孩子奖励这种做法,第一阶段比较好用。可到了第二阶段,则可能适得其反,过于强化孩子取悦他人的心态,对赞美和奖励产生依赖心理。最近网校讨论了怎么看待荣誉。有的妈妈从小就是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却被这种荣誉给束缚住了,迷失了自我,成年后觉得这样做很不值得。

 

成熟人格的基础是第三阶段的多元思维。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固然起到很大作用,

但孩子自身的思维觉醒,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